由淡江大學出版中出版的《大道公點龍睛》繪本,是一件大學生送給小學生的禮物,也是本校關懷地方民俗發展的心力。2013年資傳系師生到社區和偏遠的小學,把故事演出來,玩出來,畫出來;一個學期的課程結束後,又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出版了繪本,回贈到社區鄉里。
這個繪本帶著童趣,揉合了民俗和傳說。故事構想的發源地,就在新北市的淡水三芝,團隊以當地的民俗和神明大道公為題材,由大學生和小學生一起說故事和玩遊戲,大手牽小手,認識家鄉文化。
在淡水三芝傳承百餘年的〈八庄大道公輪祀文化〉,是新北市政府正式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地方人士敬稱的大道公,就是閩南文化中最重要的醫神:保生大帝。
《大道公點龍睛》將一隻穿越天地,能化為人身的龍族(名為阿龍),設為故事主要配角。阿龍遊走人間的過程中,眼睛因為小朋友的嬉戲而被戳傷,後來知錯懺悔的小朋友四處奔走,找到醫人醫心的大道公幫忙,治好了阿龍的眼疾,神明與龍族和地方結緣,守護鄉土。
資傳系的師生希望能說一個十分鐘就能看完,但十年後小朋友心中仍有餘韻的故事。
這本繪本是2013資傳系服務學習課程的成果之一。課程是由楊智明老師所開設的〈說故事與腳本企劃〉與賴惠如老師開設的〈數位影片創意製作〉共同合作。故事的主要文案和繪者,包含資傳系的學生曾芯敏、洪語鄉、陳盈如、林子晴和劉彥宏。〈大道公點龍睛〉原故事動畫,即將在2014年下半年出版。
故事團隊也與淡水水源國小的杜守正老師合作,正在進行音樂展演企劃。資傳系每學期利用正式課程踏查鄉土,策劃故事和活動展演,2014年的故事主題是「𨑨迌」。
NO.925
| 更新時間:2014-03-24
| 點閱:2702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