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花園 2016-03-17

正向思考 「自造」積極正面的向上螺旋

文/諮商輔導組提供

請你用一天的時間,觀察自己和身邊的幾位朋友,並且記錄一下,每個人會對生活中的那些事情感興趣?會拿什麼當作話題?另外,說出來的話語背後,通常是隱含著正面(愉快、喜悅、開朗、希望……)或是負面(悲傷、怨恨、遺憾、焦慮……)的情緒?每個人當然會有不同,而這些不同,除了來自於生活背景與成長訓練的差異之外,更重要的是「你過去是怎麼受他人影響,進而自我催眠的」?

1960年代,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Rosenthal與Jacobson兩人做了個實驗,他們將小學裡的學生們找來做智力測驗,接著隨機地將他們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使兩組的測驗表現無差異),並作假地跟老師說實驗組的學生是比較聰明的,而對於控制組則無任何說明。一年後,這些學生再接受一次智力測驗,結果發現實驗組的學生表現遠勝遠過控制組。教授回顧過去一年來的觀察紀錄後發現,老師們對那些被標籤為「比較聰明」的學生,總是給他們較多的表現機會和讚賞;對其他的學生則是有意無意的忽略、少讚賞多責難。但是老師們都不覺得自己是有意這麼做的。

Rosenthal與Jacobson將這種現象命名為「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指的是一種「在有目的的行為過程中,個人的行為表現會被外在他人的看法所影響,而使得行為結果朝向預期而去」的過程。換一個角度來看,我們其實也會受到自己對自己的各種看法而影響到生活的各個層面,心理學家以「自證預言」(Self-fulfillment prophecy)來說明此現象,亦即一種在無形之中「自我驗證的預言」。在這種「心想事成」的日漸累積之下,會大大地影響自己日常的心情、想法、行動、成就表現,甚至是身體的健康狀況。

想要幫自己喚醒愉悅的心情、培養積極正向的思維習慣,其實並不困難,正向心理學之父Seligman教授曾提出經過實驗驗證的技巧,可以有效地降低個體的憂鬱症狀及負面情緒,並且提升正面情緒,具體方式有:(1)感恩拜訪:想出一位曾經對自己有恩,但自己一直沒有機會表示感謝的對象,試著寫出心中的感謝並寄給對方;(2)生活中的三件好事:睡前寫下當天發生在生活中的三件好事,並對這些事件做出自己有所貢獻的解釋;(3)以新方式使用個人長處:試著寫下自己具備的長處,並在生活中試著以不同方式來表現它們。

大腦如肌肉一樣,越鍛鍊才會越強壯、越有效率。若你本來就是積極正向的人,恭喜你,請繼續維持;而若是你想將心智鍛鍊得更正向,請從今天起進行前述提及的練習,要有耐心、持之以恆,這就如同練習使用非慣用手來刷牙或吃飯,一開始或許會頗為彆扭,但是身心的可塑性會漸漸地讓你發現自己具有驚人的成長潛力。

NO.995 | 更新時間:2018-03-19 | 點閱:112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08:19:20
  • 線上人數: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