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苑副刊 2001-10-08

第17屆五虎崗文學獎散文組首獎

每年過年回到苑裡阿公阿婆家裡,撲面而來的總是剛蒸好「ㄋㄧㄝˋ粄」的香氣,它已經成為我回鄉下最思念的滋味,晶瑩澄透的淺綠色外皮,內餡是用豬油炒香的菜脯米〈蘿蔔絲乾〉、蝦米、絞碎的豬肉、一點油渣,剛蒸好一入口外皮軟Q清香,內餡豬油濃醇與菜脯米的清爽搭配得完美無缺,香甜的糕皮與鹹味的內餡一口咬下,香氣便從口中擴散,滋味四溢,那種滿足感就是吃了千遍也不會厭倦……

根據血統及無可選擇的遺傳之下,我可以算是一個純正的客家人,血統與遺傳皆來自於父母親,無可選擇倒也不是出於無奈,只是傳統客家小孩的都市版,與現代浪潮似乎激起了更深的衝擊。

我的故鄉……嚴格地說應該是我父母的故鄉,位於台灣省苗栗縣的一個客家小鎮─「苑裡」。總是安安靜靜地從不喧嘩它的存在,使得我每每要向別人多費好多唇舌解釋它的位置,甚至只能倚賴其他地名來標出大概來。從小到大也只有每逢過年過節,才會回去住個兩三天,頂多住一個禮拜,長大後,要多住個幾天心裡也不願意,總還是覺得都市裡的家舒適方便。故鄉似乎只是每年例行公事的地方,一個暫時脫離現實的旅社,我的角色畢竟是匆匆過客而非歸人啊!

父母給予我生命,靈魂屬於我自己,血液裡的濃度雖不曾改變,對於客家文化的情感卻淡了,現代的觀念、現代的流行、甚至是連現代的空氣都是我靈魂所向,我衷心渴望的是種族認同歸屬問題?還是民族高下卑賤問題呢?我從不因為自己的客家身分而自卑過,我想在台北這樣的大鎔爐裡是不會刻意將民族貼上標籤,但也不曾因而得到特殊優待,也許客家人傳統的勤儉刻苦性格,在社會競爭上從來也不是弱勢的一環,即使他們純樸的天性並不刻意爭求些什麼。既然沒有特別的好處,在日常生活上也不會造成妨害,大多時間我是不會想起自己是客家人這件事。

我沒有不愛客家文化,我沒有不認同自己,只是生長在都市之中,生命只剩下忙碌追尋來補白,所謂的客家傳統已逐漸脫離我的生活圈,於是更難使人矯情去愛上一個僅有血緣牽錮而無情感傳承的文化,直到真正回到屬於客家的環境裡,才能稍稍喚起我失落的記憶: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如來」,讓我真正開始對自己的文化產生莫大興趣的,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ㄋㄧㄝˋ」〈客語〉,「ㄏㄧㄚˊ」〈台語〉,這種草類具有獨特的清香氣息,客家人利用其特性製作成一道美味食品,稱之為「ㄋㄧㄝˋ粄」〈客語〉,「ㄏㄧㄚˊ糕」〈台語〉。

對它產生興趣的原因是:在各種飲食文獻,美食節目裡的客家食品不外乎客家小炒、客家粄條,菜包,薑絲大腸…等等耳熟能詳的菜色,但幾乎從來不曾看到有介紹這個客家人都知道的可口糕點─「ㄋㄧㄝˋ粄」。每年過年回到苑裡阿公阿婆家裡,撲面而來的總是剛蒸好「ㄋㄧㄝˋ粄」的香氣,它已經成為我回鄉下最思念的滋味,晶瑩澄透的淺綠色外皮,內餡是用豬油炒香的菜脯米〈蘿蔔絲乾〉、蝦米、絞碎的豬肉、一點油渣,剛蒸好一入口外皮軟Q清香,內餡豬油濃醇與菜脯米的清爽搭配得完美無缺,香甜的糕皮與鹹味的內餡一口咬下,香氣便從口中擴散,滋味四溢,那種滿足感就是吃了千遍也不會厭倦,但其獨特香氣怎麼樣都得靠「ㄏㄧㄚˊ」草來添加,慚愧的是吃了許多年之後才知道原來「ㄏㄧㄚˊ」草才是真正幕後功臣。

從來不曾看過「ㄏㄧㄚˊ」草的真面目,因為疼愛我們的阿婆總是趕在我們抵達之前將「ㄋㄧㄝˋ粄」做好,直到某一年阿公刻意想嚇嚇我們這些都市小孩,便說:「恁呷ㄟ糕攏係用野草啊做ㄟ捏!」我頓時難以相信,媽媽看我一臉狐疑的樣子,就帶我去浚溝旁採了一些小草,果然那個熟悉的香氣就是從這種葉片圓而小、貌不驚人的小野草所散發出來的,於是激發了我大大的好奇心,我很想知道如何將從浚溝邊採來的野草加工,搖身一變成為我魂縈夢牽的「ㄋㄧㄝˋ粄」,所以我央求阿婆教我做,這下子所有大人們都圍了過來,表面上取笑著看我這個都市小孩如何挑戰傳統糕點,實際上我想他們也多少想來重溫從前的記憶吧!

首先,阿婆將採好的「ㄏㄧㄚˊ」草就近用浚溝裡的水洗淨,然後用大一點的石頭將其搗爛,汁液不要只需留下莖梗等纖維部分,然後回到家中,調入搗好的米粉團中搓揉,就會將米粉團染成清涼的綠色,調整一下甜度就可以包入炒好的內餡,放在從山上割來的新鮮月桃葉上,最後再用大灶蒸熟。做法大致是如此,但是之後媽媽跟我再怎麼模仿製作,不知何故味道總是差了那麼一點……。日後,曾經看到市面上有賣類似的草仔糕、艾草糕,日本也有包甜餡的姊妹品,只是與阿婆的更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少了月桃葉,多了化學的塑膠袋,少了一股暖洋洋的溫情,裡頭的滋味少了很多,很多……。

客家湯圓也是客家菜中的絕妙滋味,客家人並不在元宵節吃湯圓,這一天是客家人掃墓祭祖的重要日子,與閩南人在清明節掃墓有很大的不同。湯圓是冬至吃,過年也吃,口味多半煮鹹的,將芹菜、青蔥,蒜苗,蝦米,肉絲,豬油渣……等爆香後加入水煮沸,再加上揉好煮熟的湯圓拌和,有時會放入蘿蔔糕跟茼蒿菜,更添香氣。客家人使用最簡單的材料豐富了飲食藝術,現在我終於明白,原來我從來不曾離開客家文化的懷抱啊!

有人說:「人生是一道食譜,而我們自己就是其中的調味料。」記憶跟隨著我們的成長經驗而憑添各種不同的滋味。爸爸一直很討厭吃地瓜飯、粥,甚至一切有關地瓜的製品都一律列為拒絕往來戶,媽媽要是主餐裡煮了地瓜,爸爸就會發脾氣,甚至賭氣不吃;但他卻對豬油渣情有獨鍾,看在我們的眼裡真是怪事一樁啊!地瓜鬆軟香甜怎麼會厭惡至此?而豬油渣對於吃不慣油膩的現代人,才不敢恭維呢!事後我才知道,原來小時候爸爸家裡十分困苦,餐餐都以地瓜來果腹,實在吃怕了,而豬油渣在那個物質缺乏的年代是難得的珍饈,即使現在餐餐有魚有肉了,爸爸依舊很懷念那種難得幸福的滋味。

除了飲食的藝術外,在傳統客家的大家庭中,男尊女卑的觀念是十分注重的,這點可以從用餐時的座位安排看出來。男家長與成年的家中男性成員都在客廳吃飯,而女人、小孩都得在廚房的飯桌吃飯,菜色都以前桌為主,女人、小孩吃的則較次等,份量也明顯較少。女人負責烹飪、收拾、洗碗……等,男人吃完飯就泡茶、休息,就算是在現代這個主張女男平等的時代,也還是一樣,奇怪的是因為傳統就從沒有人反對過它,在那樣的環境裡男女共桌反而不協調,男人下廚、洗碗好像什麼地方不太對勁,卡榫錯了位般地不順暢;若是在都市家中我一定大發不平,發起女權運動鬧家庭革命了。

客家女人在家中的地位是很低的,或許我不能太主觀看待這整件事,在那樣的傳統社會中,妥協是必要的,也是大家安之若素經過千年的基礎。印象中的阿婆,待人總是和和氣氣,除了勤奮積極的工作外,其它的事物皆溫和的讓出,這也是我所看到大部分傳統客家女人的特質。廚房裡的飯桌永遠嫌小,容納不下那麼多的妯娌、小孩,於是阿婆吃飯總是讓位給大家,自己端個小凳子在門旁吃,還得關心每個大人小孩有沒有吃飽,小孩子哭鬧幫忙安撫,一頓飯下來,免不了一番折騰。常常讓我覺得心疼阿婆的孜矻辛勞,犧牲自我才換得整個家庭和諧完整。

阿婆從來沒有接受過教育,目不識丁,不會講什麼大道理,但我總覺得她的話不是那麼好違拗的。通常小孩子聚在一起就開始搗蛋、作怪,自製彈弓將隔壁家種的檳榔射下來,在廟裡點燃炮竹,泡在溪裡摸蛤仔……等,諸如此類的調皮事件每天不斷上演,即使搬出再多的大人來警告,甚至一頓藤鞭都沒有用,只有阿婆苦口婆心讓人不忍違抗,最受小孩子們的尊敬。

傳統給予客家女人的包袱,雖然我已經沒機會去背負了,但還是能從阿婆、媽媽們這裡找到蛛絲馬跡,在道德上她們絕對的遵守三從四德,在生活上她們是能幹的一群,早上女人永遠趕在雞啼之前就得起床,記得媽媽每次回鄉下總是繃緊著神經,在都市晚睡晚起已成習慣,難免會睡過頭卻又擔心遭人閒話,所以幾乎都睡不好。早起除了操持家務,還得種菜、養雞鴨,甚至利用藺草編織草蓆來貼補家用,克勤克儉付出了人生的精華,來成就整個家族生命的延續。有人說女人的命就像油麻菜籽,我覺得客家女人的命就像「ㄏㄧㄚˊ」草一樣,隨遇而安,雖然卑微不起眼,卻在適當的地方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散發樸質迷人芬芳,用生命粹煉出最精采的地方。

過去刻苦的年代在父母親的心中,似乎已經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常常聽著他們將往事一一細數、回味:其中,我覺得很特別的是客家人的衛生紙,用削細、削薄的竹片替代,也許並不是客家人專用的,但至少在故鄉爸媽的童年裡維持了一段時期。爸爸笑著說:當時衛生紙還沒流行,上完廁所都要用竹片刮屁股,有時一不小心就刮個皮開肉綻,另類竹筍炒肉絲,要是在冬天可真是苦不堪言喔!不過媽媽倒是覺得當年的竹片衛生紙,可是比現今的衛生紙效果好很多,而且用量非常的節省。

還有一件滿特別的情形,那是我也曾經歷過的時代,當時臥室裡多半都會放著尿桶,用布簾與床作分隔,因為當時廁所是設於屋外的,半夜如果要上廁所就得外出很不方便,因此才有此設計,不過這卻是我童年回鄉下的夢靨啊!半夜總是有一股異味伴隨入眠,實在是不習慣,溽夏更是令人難以忍受,到後來時代進步,衛生起見也就不再放尿桶在臥室內了。不過,當時每天一早都使用這些新鮮天然肥來給家裡種的蔬菜澆肥,媽媽說那也是她童年的夢靨之一啊!

除此之外,媽媽在童年的時候,就必須幫忙分擔家務,煮豬菜、餵豬,然後洗衣服、照顧年幼的弟妹……等等,與現在養尊處優的我相比,實在是天壤之別,尤其媽媽從小學開始就必須打工賺錢,當時農家婦女流行編織草蓆,母親的技術又快又好,一天的工資等於普通農家一個月的收入,這個紀錄媽媽至今仍驕傲不已呢!我曾經看過阿婆編過,一根根亂無章法的藺草在她的巧手編織下,很快就形成一張張有美麗圖案的草蓆,晚上睡覺躺在上面總是覺得格外安心,容易入眠了。

過往的舊夢在心底永遠長存,然而如今傳統農村面臨轉型,大量青壯人口外移,在我的父母這一輩多半都已遷出農村,下一代能繼續體驗客家文化的恐怕會越來越少,而完整的客家村落亦難復見。有時回到苑裡,心中總會有一種悵然,也許過往的傳統不比現今社會的便利,規矩也不合時宜,但原貌總該還以原貌。我們已經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新紀元,傳統的文化不是過往遺落的灰塵,訴諸於文字形式來保存,總少了一點味道,只有真正身歷其境品嚐原味之後,才能真正獲得內在文化精神的傳承啊!

NO.478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092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30 20:08:42
  • 線上人數:15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