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特刊 2018-09-25

宋鴻燕關懷學生 20年教學不綴

【記者丁孟暄專訪】「對學生的好奇是我教書的動力。」榮獲資深優良教師的通核中心暨教心所副教授宋鴻燕談起她在淡江20年的教學生涯,採訪過程不時聽見她爽朗的笑聲,親和力十足。宋鴻燕對人的本質保持高度興趣,因此選讀心理學這項專業,「什麼樣的家庭背景讓他成為今天這樣的人?好奇對我來說很重要,否則我就不會想要接觸學生了!」

「我喜歡不斷學習,而在學校的學習是不會停頓的。」自美國亞特蘭大大學畢業,宋鴻燕起初沒有預計日後會從事教職,但她樂於嘗試,發覺自己求知慾強烈、喜好挑戰,每學期接觸新的學生就是更新自己的機會,她能從學生身上獲取資訊,暸解現在年輕人的想法,加上當時臺灣的心理學知識不如美國成熟,宋鴻燕最終選擇了教職工作,「淡江沒有心理系,可是很多學生想要學習,或許能透過我將知識傳承給學生,培育年輕的一代。」

宋鴻燕課堂常離開講台走動,看見學生使用手機太久、趴著睡覺,她會從健康、心理層面切入,「我會關心一下他是不是在擔心、焦慮什麼?身體是不是不舒服?」她表示自己上課沒有過多的規矩,但偏好以Q&A的方式引起同學們思考,「我希望學生上課要動腦筋,不要呆坐,靜下心好好聽課,或許會聽到還不錯的知識。」結合實驗發展心理學、音樂治療等專長,宋鴻燕的教學十分多元,心理測驗、聆聽音樂、時事討論或個人經驗分享等,獲得學生良好的反應。

隨著時代變遷,宋鴻燕的教學教材從個人心理健康擴大至社會文化,「現在網路發達,同學們很容易得到四面八方的訊息,接收後是否知道會有什麼影響?」課餘時間有些同學會來尋求協助、建議,她憶起7、8年前遇過一位中文系的學生,「她過去在學校有不愉快的經驗,和同學們十分疏遠,畢業前修了我的課,後來決定投入輔導領域,想幫助和她一樣的人。」看著那位學生順利完成夢想的過程,讓宋鴻燕印象深刻,她笑道:「人跟人的相遇真的蠻奇妙的!」

堅持從事教職工作20年實屬不易,教學熱忱偶有起落,因此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宋鴻燕提起學生超乎預期的表現,「當他們向我反應我的課堂出席率很高,我會覺得這是對我的鼓勵。」她慶 幸這份工作擁有自主性,可以自由規畫時間來做教學研究,也會利用寒、暑假期間學長笛、練瑜珈,與家人朋友聚會。談及日後的教職規劃,宋鴻燕期待自己努力做好本職,嘗試更好的教學方式,如PBL(問題/任務導向學習),曾做過5年遠距教學的她其實更熱衷與人面對面,「我喜歡看到每一個學生學習的過程,不想依賴電腦瞭解,受電腦控制太多。」宋鴻燕在淡江教學20年,她感覺時間過得飛快且充實,「淡江校風自由、尊重師長,用心維護環境,學生也重感情,像一個大家庭。」

NO.1072 | 更新時間:2018-09-25 | 點閱:131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20 20:23:51
  • 線上人數:1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