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視界 2019-10-20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黃亞歷談風車詩社

【記者姜雅馨淡水校園報導】中文系於10月17日下午在L302邀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共時的星叢」策展人黃亞歷與2位青年詩人、前微光現代詩社社長曾貴麟和曹馭博一起座談「為何現代‧如何共時」,討論《日曜日式散步者》及「共時的星叢」內容。

黃亞歷認為,因藝術與大眾有段距離使得在談論藝術時容易淪為名詞解釋,例如「現代主義」容易會和「藝術家在象牙塔裡工作」劃上等號,但其實文學是和個人生命經驗有高度連結,他以自身在網路上意外發現〈日政時期詩人林修二及其作品研究〉論文後,了解到風車詩社與臺灣當代文學和藝術家的連結性,對於1920、1930年代的林修二將日文轉譯成中文,感受仍與現今相去不遠,令其內心非常悸動佩服,並拍成「日曜日式散步者」紀錄片。黃亞歷分析,早期臺灣藝術家即與外國藝術家有感性連結,「過去臺灣長期處於戒嚴狀態並對日本抱有敵意,使我們沒有機會認識當時究竟發生什麼事,但當嘗試透過文學及文化靠近時,便不再受限於時空,甚至政治意識型態,重新從人與人、人與文學之間產生互動、共鳴。」最後黃亞歷分享自己藉由風車詩社想法,於2017年籌備實驗劇團經驗,鼓勵大家多思考任何藝術作品與生活文化的關連性。

曹馭博認為,風車詩社吸取西方精髓所得到新的東西,藉此延續寫作生命,也是視野更加遼闊;曾貴麟表示,紀錄片可以運用前衛、錯位等手法,跨越80年去觀看詩人寫作過程,展覽相對而言則不需線性閱讀,透過走路形式讓視覺決定自己的觀展速度。中文系同學分享自己雖未看過《日曜日式散步》作品,但是透過黃亞歷與學長的分享,讓她對於1930年代的風車詩社更加了解,也見識到文學與藝術兩者結合的方式。

NO.1094 B | 更新時間:2019-10-20 | 點閱:1077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18 13:34:22
  • 線上人數: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