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雨荷淡水校園報導】為鼓勵本校教師以教學研究成果進行升等,教發組11月5日中午12時,邀請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吳貞慧老師在覺生綜合大樓I501,以「人文學科教學型升等之路」為題,分享其教學研究及升等經驗。
吳貞慧說明,教育部102年開始推動「多元升等制度實施」,希望透過建立多元升等制度,引導教師專業分工,藉由結合學校教務發展及教師評鑑,賦予學校自主審查機制而建立教師完整的職涯發展途徑,而自己也在當年提出「教學型升等」。她以「新竹教育大學教學型升等審查要點」為例,說明教師在準備教學型升等的過程中,應先了解學校法規,並且反思自身專業與學校發展方向,透過課程實踐收集相關資料及開始主要著作的撰寫。她認為教師應檢視所處的環境,將個人目標結合學校發展及系所特色,並符合學生需求,才能將效益最大化;而升等著作的撰寫過程中,應不斷反思教學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法,探討教學中有那些值得研究的問題,她也建議多參與過學校的研習會,透過別人的分享為自己帶來更多啟發。
至於如何「開頭」?吳貞慧提醒,下筆之前,應反思「自己的亮點在哪裡?」、「可以自豪的跟其他人分享自己教學成果卓越的地方在哪裡?」,將這些亮點凸顯在著作內,以表格替代文字敘述,讓審查委員能夠一目了然。最後,她以清華大學副校長林紀慧的話「每位老師一年不一定有三個計畫,但一定會教至少三門課」作結,點出教師應藉由課堂發現的問題激發研究動機,而非因想像困難停滯不前。「教師像一位教練,用多元、適性的教學方式訓練學生;學校則像一個微型舞台,幫助學生與社會接軌。」希望教師們能夠透過制度找尋與自身契合的升等管道。
教發組組長李麗君總結時表示,「教育部透過多元的制度協助教師升等,林紀慧副校長說的話讓人有感而發,若是老師們覺得教學型升等過於困難,可以從針對單一學科的『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做起,透過課堂上發現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式,不僅能提升教學,在未來升等也有加分作用。」
NO.1096 A
| 更新時間:2019-11-10
| 點閱:1328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