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巨流河 2020-03-01

淡江大學教學實踐研究之推動歷程

【本文轉自2020.1 《評鑑》雙月刊第83期】

編者按:教育部推動「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與高教深耕計畫結合,使學校得以校務發展為主體並與教學相互結合,藉此提升整體教學品質。本校日前本校獲《評鑑》雙月刊邀稿,說明本校如何推動教學實踐研究,全文刊載於《評鑑》雙月刊第83期中,本報特轉載該文,以饗讀者。

文/淡江大學教師教學發展組組長李麗君、淡江大學校長葛煥昭、淡江大學學術副校長何啟東

為符應「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新趨勢,教師的教學不能再停留在「教什麼」及「如何教」,而必須思考學生要「學什麼」及「如何學」。為促進教師追求教學專業成長,激發教師教學能量,本校設有教師教學發展組,依據教師需求提供增能、精進及創發等三種類型的教學知能之研習,辦理課程教學觀摩與成長社群,提供教學輔導等事宜,以強化教師教學品質與效能。

近年來配合教育部多元升等及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推動,本校更積極從機制面及執行面著手,多方鼓勵教師投入教學研究,透過教學研究之補助、獎勵、成果分享,以及教學研究系列研習,協助教師在教學場域進行教學研究。

推動與鼓勵教學實踐研究之機制與做法

一、訂定相關辦法

(一)本校於104年設置「教師教學專業發展辦法」,全面協助教師提升教學專業知能,同年將「教師升等規則」採多元升等制度分為學術研究型、技術應用型與教學研究型。

(二)制訂各類獎補助經費要點協助教師投入教學創新與研究,並逐年將各類獎補助要點提升至校級獎補助辦法,希冀帶動研究創新教學。

1.教學研究補助辦法:

(1)由教師教學發展組,自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中編列經費,補助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包括:102-103年「教學行動研究計畫補助」;104-107年「教學實務研究補助實施要點」。

(2)107年起教學研究補助提升至校級,在本校「重點研究計畫經費補助」下,增列教學研究類,運用校內經費,提供及鼓勵教師執行教學研究,補助經費並逐年增加,從原本每案補助二萬,逐年提升至三萬、五萬;補助案件也逐年增加。

2.教學獎勵辦法:

(1)102-103年運用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經費,獎勵教師進行「問題導向學習(PBL)單元教案」

(2)104年起,於本校「教學獎勵辦法」中新增「創新成果獎勵」類,以校內經費,鼓勵教師進行創新教學。

(3)108年「淡江大學特聘教授設置規則」增設第二條第六項,「申請當學年及其前二學年皆擔任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案主持人且獲選教學特優教師」,獎勵教師持續精進提升教育品質。

二、推動方式及重點

106年配合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上路,本校積極持續透過研習、說明會等方式,讓全校教師對該項計畫有進一步的了解。三年來,推動的重點說明如下:

(一)106年度:宣導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及其意涵

辦理校內教學研究計畫成果發表及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說明會;邀請本校對教學研究有豐富經驗的教師對教學行動研究進行專題演講,並安排4位教育學院教師提供一對一的駐點諮詢,以協助教師撰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二)107年度:提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能力

除持續辦理相關研習活動外,並針對通識教育學門,邀集擔任通識教育課程的老師,舉辦全天的教學研究工作坊,會中邀請該學門校內外專家學者與會,並邀請獲補助教師以自身計畫為個案進行計畫撰寫經驗分享,藉由與談交流,激盪教師教學熱忱、觸發教學創新構思及提升教學研究計畫撰寫能力。另外並邀請教育部計畫專案辦公室執行長前來說明申請要點與撰寫關鍵,協助教師掌握撰寫計畫要點。

(三)108年度:推動重點為經驗傳承,帶動全校教師進行教學研究

為讓更多教師投入教學研究,特別增加教學研究經驗分享及成果發表場次,另新增多項做法:

(1)辦理一天的「實作工作坊」,帶領教師從提出研究問題、形成研究假設,到設計研究方法,逐步了解教學研究的原理與方法。

(2)成立「淡江教學實踐研究Line群組」廣邀本校有意參與教學實踐研究之教師加入群組,共同交流並即時給予相關回饋。

(3)依特定群組(英語授課教師、理工學門教師)辦理計畫撰寫經驗分享,由學術副校長及各院院長具名,發函邀請教師參與研習。

(4)辦理「108學年度教學實踐研究研習會」,邀請2位校外專家學者主講「實踐研究的規劃與經營」、「教學實踐研究論文撰寫」,另由9位獲107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之教師,分別進行計畫成果之口頭與海報分享,透過綜合座談與討論,激發教師進行教學研究之意願。

再者,各年度推動工作重點及內容,依活動性質、舉辦方式和規模,及活動時間長短,詳如表一分列。

三、校內審查機制

配合教育部的要求,本校對於教師提出的計畫與本校校務發展及高教深耕計畫的關聯性,特別建立審查機制及成立審查小組。

審查機制分為初審及複審。初審是由業務承辦單位:研發處及教師教學發展組共同針對教師提出的計畫進行整合,先逐一確認各計畫主題及內容與本校校務發展計畫及高教深耕計畫有其關聯性。接著進入到複審,由本校學術副校長(兼本校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及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辦公室主任)擔任召集人,邀集本校品保處稽核長(負責本校校務發展計畫及高教深耕計畫相關業務)、研發處處長(負責推動本校研究與發展相關業務,兼達文西樂創基地負責人)、教務長(負責推動本校教學發展相關業務,以及高教深耕計畫面向一的規劃與執行)、研究暨產學組組長(兼育成中心主任),以及教師教學發展組組長(負責教師教學發展相關業務)組成審查小組,對各申請案件逐一進行複審,確認各計畫案的適切性,必要時,會請計畫申請人進行修正及調整。

從本校所建立的審查機制及由學術副校長主持複審會議,顯現本校對於教師申請及從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重視及慎重。

教師參與研習情形

透過上述各項機制及做法,本校不論是在投入的經費、資源,或是教師參與研習的情形,以及在申請獎補助的案件上都有顯著的提升。

一、教師參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研習的人次,近三年來持續增加,每年都有約1.5倍以上的成長,見圖一。

二、歷年獲得校內教學研究補助案件共48件,補助金額共1,183,700元。

三、獲校內教學獎勵案件共30件,獎勵金額共600,000元。

教學實踐與升等成效

一、教學實踐研究

本校透過前述之機制與策略推動,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申請件數由107年的21件增加至108年的46件,申請案件成長1倍;通過補助的件數更是呈現3倍成長,由9件增加為28件,見圖二;整體通過率從42.9%提升到60.9%,顯現本校在各項機制與策略的推動下,成效卓著。自107年起在學術副校長大力推動之下,期待持續會有更多教師提出申請。

另外從通過計畫的學門類別來看,107年通過的案件分屬四個學門,到108年,通過的案件已擴充至七個學門,另外在大學社會責任及技術實作兩個專案也分別通過3件及1件,顯示本校教師投入教學實踐研究的情形已擴散至全校各院系所,教師也能從不同面向進行教學實踐研究之申請,見圖三。

二、教學升等

本校自104學年度起實施多元升等制度,共分為學術研究型、技術應用型與教學研究型,迄今共有2位教師採行教學研究型升等成功,另1位教師升等案尚待報部核定。

106學年度起,教育部推動之教師教學實踐研究補助計畫,係指教師為提升教學品質、促進學生學習成效,以教育現場或文獻資料提出問題透過課程設計、教材教法、或引入教具、科技媒體運用等方式,採取適當的研究方法與評量工具檢證成效之歷程。

藉由同儕審閱與輔導模式,推動專屬社群之建立與對話,累積教學研究案件之成果,鼓勵大專校院投入資源,協助大學教師增進教學之能力,編寫完整且優良之教案,透過教案於課堂上之正式實施,幫助學生在知識學習上,增進相關成效,提升教學之品質。本校希冀透過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推動,亦可與校務發展及高教深耕計畫結合,挹注教師個人研究經費,精進教師教學品質,鼓勵教師以教學場域做為研究主題,並帶動教師教學創新之風氣,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未來期望更多教師能將教學與研究兩者相互為用,有效將教學、研究與學生學習成效鏈結,進而提出教學研究成果,作為教學研究型升等之代表著作或參考著作,也幫助教師在自我職涯規劃與升等上提供另一個選擇。

推動建議

為全面性推動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效於落實教師端,除了各校須各自努力外,也對教育部提出以下建議:

一、建立分享平台

對於許多非教育背景的教師,在撰寫及執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上仍有許多疑惑之處,如果教育部能建議一個分享平台,讓許多優良計畫及成果分享出來,一方面可以激勵教師改善自我教學,並可進一步從中思索如何從事教學實踐研究,提升教學品質及增進學生學習成效。

二、建立教學實踐研究跨校聯盟機制

目前的教學實踐研究成果的交流是以教育部舉辦的學門成果交流會為主,但舉辦時間與地點可能無法符合教師需求。為擴大交流管道及交流機會,未來可比照區域教學資源中心的做法,整合各校教學實踐研究資源,分區域建立跨校聯盟,以提供資源整合、互惠分享、典範轉移、經驗傳承和共創共贏的校際交流運作模式,讓教學實踐研究的效應能更加擴散出去,利益群生。

〔附錄資料〕

校內教學研究補助辦法

◎「教學行動研究計畫補助」(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經費)

◎「教學實務研究補助實施要點」(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經費)

◎「重點研究計畫經費補助原則」(校內經費)

校內教學相關獎勵辦法

◎「教學獎勵辦法」(校內經費)

◎「問題導向學習(PBL)單元教案獎勵」(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經費)

研習主題:

◎106年

1. 8件校內教學研究計畫主題:「學習品質與成效之提升」、「適性教育應用於法語教學」、「閱讀策略融入課程之教學設計」及「應用問題導向學習(PBL)支援系統與資訊類課程教學」、「捕捉動人的浮光掠影」、「「籃中演練-情境模擬教學法應用於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之研究」、「媒介理論及資訊傳播理論教學研究計劃」、「如何提昇學生的法文文法學習成效?以大二法文文法課為例」。

2. 2場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專題講座,「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你不能不知道的事」及「撰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談行動研究撰寫方式與案例分析」。

◎107年

1. 9件校內教學研究計畫主題:「EXCEL與課程實作以總體經濟學為例」、「Moodle學習歷程資料對教學之反饋研究」、「運用及時反饋系統與雲端環境輔助教學」、「以線上學習、資料驅動教學決定,提升英語授課學生學習成效」及「紀錄片製作─日文系大四生的會話課程學習創作與畢業專題」、「翻轉教學之BIM課程」、「運用iClass學習平台暨專題導向學習於「光纖傳輸實務」課程之創新教學實踐研究」、「應用可編程之觸覺回饋模組於嵌入式系統課程」、「翻轉教室於體育課程中之行動研究─以養生氣功課程為例」。

2. 2場專題講座「提高教研能量─談如何撰寫研究計畫」及「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申請要點與撰寫關鍵」。

3. 「2018通識教育教學實踐研究工作坊」主題:「我國大學通識教育之發展與通識教學品質之提升」、「從教學實踐研究到教學品質之提升」、「有關撰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書相關議題」、「如何撰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書」、「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經驗分享」。

◎108年

1. 4件重點研究計畫教學研究類主題:「大學生學習表現對英語授課課程選課偏好之縱貫性影響分析」、「探討3D遊戲化PBL教學實踐」、「社會行銷方案作為課程創新實踐途徑之行動研究─以傳播科系課程為例」及「應用多元智慧理論導入行動學習於大專院校水域活動教學之實證研究─以風浪板運動為例」。

2. 3場專題講座「以實踐研究為基礎的教學創新」、「教學研究計畫投稿歷程經驗分享」、「教學實踐研究指引及案例」。

3. 3場數位培力工作坊:「實務驅動踐數位培力工作坊(一):數位教學應用─教學實踐研究之經驗分享」、「實務驅動踐數位培力工作坊(二):數位教學應用─案例分享與研討」、「實務驅動踐數位培力工作坊(三):計畫撰寫大揭密」。

4. 「教學實踐研究原理與實作工作坊」之全日研習,進行教學實踐研究意涵、動機/目的、教學方法/策略、研究架構設計等原理解說與實作產出,協助教師提前構思教學實踐研究內容與撰寫計畫。

5. 「108學年度教學實踐研究研習會」主題:「實踐研究的規劃與經營」、「教學實踐研究論文撰寫」,另由9位獲107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之教師,分別進行計畫成果之口頭與海報分享,計畫主題:「從感動到行動─師培多元文化教育課程的實踐與反思」、「PBL教學法是否確實提升學生自我學習、團隊合作與批判思考能力之行動研究」、「戲劇、服務與轉化力:學生與部落協力之行動研究」、「新酒裝新瓶─聚焦於素養導向與學習者中心的UbD課程設計與實施之行動研究」、「日文系大四會話課程中學習製作紀錄片」、「補充教材的內容選擇與多媒體簡報影片製作」、「基於谷歌AIY套件的頂石工程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英語授課情境下之形成性及總結性閱讀評量行動研究」、「運用WebQuest策略輔助問題導向與專題導向程式課程設計以提升非理工學習者之程式與問題解決能力」。

NO.1100 | 更新時間:2020-03-01 | 點閱:985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8 19:44:53
  • 線上人數: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