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專載 2001-06-09

再創競爭力  創辦人 張建邦

四月五日,我應大陸北京大學之邀,參加了他們舉辦的「經濟全球化與兩岸暨港澳地區經濟整合前景」學術研討會,我以「兩岸暨港澳地區經濟合作之願景--以未來學劇情為例」為題,發表論文。會後也曾與許多專家學者交換了意見。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雖然兩岸都在積極發展經濟,大陸似乎更以經濟掛帥。

四月二十八日,我又應淡水真理大學之邀,參加該校主辦的「管理創新與實務研討會」,會中我發表了「管理創新與高等教育--淡江經驗之分享」一文。我特別強調:「值此二十一世紀伊始,人類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回顧過去傳統工業經濟仰賴的是土地、資本、設備和人力。如今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人類已經從依賴有形的天然資源,轉移到無形的腦力資源,知識成了可貴的資產,創新成為立足新時代的必要條件,更是決定一國競爭力的指標。」

四月三十日,我又參與了本校各學術單位均參加的「活化系所與大學課程改革研討會」,在閉幕詞中,我再度強調:「本校舉辦此次會議的宗旨,乃由於外在環境的衝擊,勢必刺激內在本質的改變;九十一學年度開始,教育部實施總量管制,新大學法也即將修正通過,而台灣加入WTO的時程也日益接近,所以當高等教育的需求市場更為擴大之後,而我們面臨的競爭與挑戰也將更形艱鉅而多元化。」

總之,「經濟全球化與兩岸經濟合作」的目的,雖建立在「合作」之上,但促使合作的基本誘因,仍在依藉合作以創造更強而有力的經濟競爭力。再者就「管理與創新」的角度思維,「創新」的此一觀念,不論就傳統經濟課題而言或就知識經濟而言,其目的一樣的也是在追求並厚植競爭力。再就本校推動的「活化系所與大學課程之改革」而言;更是在創造競爭力。所謂「活化」(ACTIVATION),原是化學術語,它有讓能量再予強化活躍的意思;讓生命的最小單元細胞,再增強活力的用意。尤其,教育是百年大計,它具有引領人類思維與行動的作用。所以就未來學的理念觀察,教育不僅要面對未來、了解未來,更應創造未來。

一言以蔽之,我在四月中所參加的三個不同領域與範圍的學術討論會中,幾乎可以一致肯定「再創競爭力」是面對未來二十一世紀的唯一選擇。

NO.473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95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8 19:44:53
  • 線上人數:4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