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江淡水校園報導】5月26日上午10時,大傳系助理教授馬雨沛在B302A舉辦USR微學分課程,邀請ACP園藝治療師王卉蓁分享「與綠療師有約」,帶領社區與師生打造個人專屬「生態盆」。
在初老階段退休後發展園藝證照的王卉蓁說明「園藝治療」是學習與自然對話,藉助植物的力量達到陶冶生活、放鬆恢復的目的。她介紹園藝活動可分為純觀賞型和活動參與型,「園藝治療」屬於後者,是在有限空間裡打造一個專屬生態系,發揮綠色的療癒作用,並從園藝中獲得豐富生活的力量。隨後,依次介紹本次活動所用迷你左手香、竹柏、迷你薜荔等8種植物之特性,示範製作生態盆的步驟,包括水池定位、放土澆水、布置植被等。王卉蓁強調:「生態盆DIY的過程中,重要的是將自己的想法融入自然之美當中。」
現場逾30位師生與8位中華種子教育與關懷協會的社區長者們,在彼此協助與觀摩中完成生態盆製作。該協會王副理事長表示,長者們進到淡江大學與年輕人互動,與做生態盆一樣地療癒,活動後大家還紛紛上傳自己的作品到群組分享。中文四劉怡欣與同組的長者互動愉快,主動協助長者與作品拍照;通核中心胡延薇講師認為活動在疫情下舉辦,特別紓壓,大家不用因為社交距離限制不能相約聚餐而苦惱,這樣的活動有雙重效用。長者呂正華分享作品的創作心得:「彷彿在過程中,自己已進入一座香草花園,似乎嗅到芬多精了。」學務處組員吳春枝指著作品上的小豬公仔說,這是「山坡上的懶豬」,懶洋洋很紓壓的感覺。大傳三古佳立表示:「我已經很久沒有手作,這次活動讓我很有成就感。」
NO.1106 B
| 更新時間:2020-05-31
| 點閱:1173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