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甫出刊的高教簡訊中,教育部針對中程校務發展計畫評鑑對本校提出總結意見,其中第一句就明白指出:「該校院系及學生人數眾多,未來以提升教學及研究品質為主要目標」而同時,教育部亦認為本校「教學形式豐富多樣化,通識教育及資訊教育具有特色……。設立核心課程、未來學課程以提升教學品質等措施皆具新意。」因此,在學生人數的不變因素之下,持續的發展本校的教學特色,才能夠有效的調養已經是「高生師比」的先天體質,而其中尤以資訊化最受外人矚目。
在本月底即將展開的兩場會議中,透露出一些些像春天的枝枒般嶄新的訊息:在長時間的醞釀之後,學校將開始研發非同步遠距教材,並且研議如數位無線個人化教學輔助系統、環場式虛擬實境空間(CAVE)等運用在教學上的可行性。這些教學e化的新革命構想,相信將帶來教學上無限的契機,進而發展出資訊化的教學新局。
即將於二十三日舉辦的「e世代新科技網路教學研討會」,旨在為非同步遠距教材「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通識課程」做暖身,包括「淡江特色」、「資訊與生活」、「漫畫與藝術論」等十二個課程預計將在下個學期展開研發工作。
不同於以往同步式的遠距教學,「這是一個可以在網路上隨時隨地的學習,並且能夠提供互動的教材。」遠距教學組組長郭經華表示:「我們希望結合教學科技組,製作不但可在網路上學習,同時也可以讓老師在多媒體教室中應用的教材。」
「過去我們的同步遠距教學已經做得不錯,非同步遠距教學方面我們雖然起步較晚,但只要努力,應該有機會趕上國內其他學校!」郭經華透露,囿於平台建置上的不足,目前已商議與中研院資訊所及資策會合作,由他們提供平台,整個計畫蓄勢待發。
在本校三個校區的規畫下,遠距教學不但可以嘉惠本校的學生,將來還可以推展到推廣教育上,吸收廣大的社會人士為學生,進行社會服務。
另外,由校長主導的多項教學資訊化計畫,正研議成立「前瞻數位科技實驗室(名稱暫定)」的可行性,積極發展具有資訊化教學特色的計畫。包括「數位無線個人化教學輔助系統」及「環場式虛擬實境教學環境(CAVE)」等兩個研究案。在二十七日由校長室所召開的「國際交流暨資訊化成果推展研討會」中亦將提出報告。
規劃人之一資工系副教授黃俊堯表示,前者以建置校園無線區域網路,配合現在流行的「個人數位助理(PDA)」或口袋型個人電腦(Packet PC)來存取所有在有線網路上的資源,舉凡點名、記錄學生成績、傳輸教材……等皆可以此系統來管理。目前他所知道的,中央大學、慈濟醫院都已率先採用。
而CAVE在情境上的模擬,可以運用到教學用途上,如虛擬博物館、數字資料視覺化、企業經營模擬……等。將可以支援教材的製作,讓學生可以更輕鬆的學習與體會教師與課本上所傳授之理論與知識。
遠距教學、無線網路的建置讓學習無所不在,不再受限於時空,可謂e化的教育革命,不過,這一場春天裡進行的革命,還是得受限於私立學校有限的經費,皆仍在未定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