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國琛淡水校園報導】通識中心教授李珮瑜「音樂與藝術的對話」課程,11月23日邀請中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陳欣宜解析古典音樂,引領學生對其有進一步的認知與了解。
陳欣宜首先從樂團的編制開始介紹,讓大家熟悉樂團中不同的樂器,扮演什麼角色並如何各司其職,之後她介紹奏鳴曲的曲式,奏鳴曲有三個部分,分別是穩定平穩的「呈式部」、最激昂的高潮「發展部」與舒緩收尾的「再現部」,全曲基本上都在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來回重複和變化,她以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為例,就是在壯闊的第一主題和溫柔的第二主題中不停的再現與變奏。
陳欣宜接著介紹另一種膾炙人口的曲式協奏曲,協奏曲是一種以獨奏樂器和樂團共同完成的一種曲式,古典時期的協奏曲,獨奏樂器和樂團之間雙方地位相當著重平衡,一直到浪漫時期音樂家開始追求個人風格時,在協奏曲中開始偏重獨奏樂器。通常協奏曲會分成三個樂章分別是「快/慢/快」,並且會在樂曲結束前有一段獨奏,稱為「裝飾奏」。
了解曲式,才能了解音樂家是如何鋪成音樂。陳欣宜表示「知道作曲家的意圖才能好好欣賞音樂,不然對你來說音樂就只是一堆好聽的聲音,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她希望透過這次的課程,讓同學們可以透過理解音樂的結構,進一步享受音樂的樂趣。
關鍵字
#教學前線
#李珮瑜
#陳欣怡
#奏鳴曲
#協奏曲
本報導連結
#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NO.1174 A
| 更新時間:2023-12-04
| 點閱:542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