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曉真報導】英文系主辦第二屆國際生態論述會議於本月五日、六日舉行,國內外學者參與座談發表論文,分別以其專攻發表論文,從當代社會、環境、文學、女性主義、污染、藝術等角度探討國際生態的現狀及發展。
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教授Patrick Mur-phy發表的首場演講,根據自身女兒的經驗,提出科技發達的影響,往往由娛樂中可做知識學習,造成教育和娛樂的界線越來越模糊。論文發表後引起全場熱烈討論,社會研究學者討論樂觀期待這一代學習的新環境,亦討論對網路學習方式的隱憂。
成大教授林朝成及成大中文系博士候選人吳姍姍在第二天的討論會議中提出古典詩歌綠色意象的考察,發表的論文以大自然色彩──綠色,考察古籍中綠色的使用史,分析其演變,藉由多篇詩歌的考察,教授提出綠色不僅代表努力、希望、欣欣向榮,在古代時它更富多種意象,如性格的安適穩定性、心情的不確定性延伸,為後世讀者展示色彩所重組的世界。
NO.557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337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