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華人第一座視障電子圖書館正悄悄誕生。這「全球華人」聽起來似乎很駭人,尤其是「第一座」到底在搞什麼噱頭?「電子圖書館」在網路時代不是很普及嗎?但是所有的名目若加上「視障」兩個字,您就有所不知了吧。
顧名思義,似乎是一座雄偉的建築,要不最起碼也該是個多麼龐大的資訊機構,錯!事實上,這是一個由本校盲生資源中心研發的網站,集合本校資源,由本校的盲人校友自行建構的一個專門為盲人朋友提供電子資訊服務的網站。
也許在你的身邊並沒有視障的朋友,或者你甚至不曾接觸過盲人,但事實上,大陸上現在有八百萬盲人,臺灣也有三萬七千多人,若再加上全世界各地的華人盲胞,這千把萬的中文使用人口,不論是天生的缺憾或者來自後天的人為因素,他們都和你我一般需要知識甘霖的滋潤。
引盲人走出資訊荒漠
據統計,一般大眾所擁有的圖書館有4830個,其中包括國家圖書館、公共圖書館、以及各學校單位的圖書館等等;盲人的圖書館則只有4個。書籍的數量方面,至今年三月為止,國家圖書館的總藏書有2,418,765冊,而全國的盲用圖書加起來約有15,000冊左右,兩者幾乎是240比1的差距。差距產生的原因,跟經費有很大的關係,盲用圖書的製作成本是非常驚人的,例如製作一冊一萬字的點字書,就必須花費二萬元左右。因此,盲生資源中心站在盲用電腦的研發基礎上,開始為盲人籌備一座電子圖書館,好讓盲人享有跟明眼人一樣便利的資訊來源。
當然,這必定是一段漫長艱辛的歷程,盲生資源中心從開發「金點一號」觸摸顯示器開始,讓盲人跳脫觸讀一本又一本的點字書階段,直接從電腦閱讀資訊,然後逐漸發展到視障資訊介面系統。原先只是受教育部委託製作大專點字圖書,而後著手開發中英文點字編輯器、國字轉點字系統等軟體,又於民國八十二年研發硬體的金點一號觸摸顯示器,而後陸續開發中英文雙向即時轉譯系統、無字天書輸入法等軟體……一步一步將盲人從資訊的荒漠引到綠洲,有了這一些的軟硬體,盲人再也不需要靠明眼人的幫助,打開電腦就能閱報,進了BBS就能和人談笑自若,在網路上暢行,憑他們彈指的伶俐本領,你一定無法相信他們就是需要依靠柺杖的那一群。
三大服務內容
這個圖書館的特色,除了有電子圖書供盲人閱讀之外,還結合聲音、圖片、影像、動畫等,提供全方位的資訊服務;圖書館也提供檢索系統,讓盲人輕易找到所需的書籍。如此一來,不但省去找資料的時間,更省去傳統點字書、有聲書的製作成本。
盲生資源中心表示,「圖書服務」、「學習服務」、「技術服務」這三個內容,將是主要的推展方向。目前該圖書館仍處於測試的狀態,尚未開放使用,不過盲生資源中心已經規劃出清晰的目標,將分階段來實行。
在圖書服務方面,最大的工程就是製作電子圖書,並依照盲人的個別需求,提供電子點字資料的傳送與線上閱讀;同時配合全文檢索系統,「圖書服務」希望達成「出版零時差」與「閱讀無障礙」的目標。
在學習服務方面,視障電子圖書館緊緊結合網路的特性,提供網路搜尋引擎、規劃遠距教學及學習方案、舉辦讀書會及各類展覽,更結合全國各圖書館與教育資源,希望建立一個「視障虛擬學習社群」。
在技術服務方面,以滿足視障者的特性為主,盲生資源中心將不斷地設計開發相關的內容,如圖書編目系統、支援館際資源與網路連結的技術,以及做為「圖書服務」、「學習服務」後勤的搜尋引擎、圖書服務平臺、網站規劃與架設等,並提供各視障機關必要的資訊服務。
盲人不必讀那麼多書?
視障圖書館現階段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取得大眾,特別是出版社的支持。
自從盲生資源中心數年前研發出「中文點字觸摸顯示器」之後,將電子點字檔案存在磁片,然後透過「中文點字觸摸顯示器」這個介面,讓盲人以「觸讀」的方式閱讀。電子檔案最主要的來源就是出版社提供的電子檔案;當盲生資源中心取得電子檔案後,再由志工校對,將電子檔案轉譯成可供盲人閱讀的點字檔案。
在中心服務的盲生校友廖志萍便負責跟出版社接洽。廖志萍以前就讀歷史系時,他同時也修了中文輔系,他喜歡文學、喜歡閱讀,這是親友都知道的。但是當他與外界接觸後,才發現外界對盲人的誤解很深,因為有些人會懷疑,盲人似乎不必讀那麼多書,甚至不必開拓閱讀的領域。三年前,廖志萍曾與某出版社主管洽談,但是該主管在聽了廖志萍的來意之後,非常不解,因為他以為,盲人似乎不需要讀那麼多書。當時兩人談了兩個小時,竟談不出什麼結果。
其實,著作權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中,並沒有強迫出版社必須提供書籍,以供視障服務機關的製作所需;但是,當視障機關為盲人製作這些書籍的點字版本時,出版社就沒有干涉的權力了。既然製作點字書的正當性不容置疑,盲生資源中心所要努力的方向,便是取得更多出版社的認同。也許傳統點字書和有聲書的製作,並不需要出版社的大量支援,但相對而言,不僅耗時費力,更要花費驚人的成本,也因此才造成盲人閱讀資源的匱乏。可喜的是,目前已有少數出版社穩定提供電子檔案。
你不能決定盲人需要什麼
至於盲人需要什麼?盲人不需要什麼?這不是明眼人可以決定的。盲生資源中心的校友彭叔青曾表示,以前視障機關在為盲人製作書籍時,都會考慮盲人需要什麼;以明眼人的想像來講,盲人似乎應該走出悲情,因此當時製作了很多勵志書籍。彭淑青說,現在我們並不設限圖書的範圍,因為並不是每個盲人都需要看勵志書籍,每個人的才性是有差別的;我們應該做的是儘量提供各式的書籍,讓盲人自己來選擇。
廖志萍表示,目前盲生資源中心所取得的圖書資源中,穩定提供電子檔的出版社有遠流、佛光、日之升、非凡、世界電影雜誌、志文、松崗等七家,曾經提供過的有皇冠、麥田、商業周刊、巨流、新學友、南一、翰林、龍騰、大同、正中、圓神、方智、先覺、華英、正文等十五家。
另外一提,明眼人是不可能「看」懂點字檔案的,因為這種檔案在螢幕上出現的是「亂碼」,只有學過點字的人才「摸」得出來。
資訊可以翻「青暝仔」的身
現在是資訊時代,只要你掌握資訊,經濟價值可以創造於無形;而乘著資訊的助力,正可以翻「青暝仔」的身。
盲生資源中心多年來於盲用資訊技術上的研發,已經獨步全球華人,將來電子圖書館運作之後,受惠者不僅是臺灣的盲人而已,更普及全球華人地區。盲生資源中心的長程規劃,將包括成立華文地區跨國電子點字圖書交流服務,並開放全球華人視障使用者圖書製作需求的申請、推動華人地區教育習網站無障礙聯盟,並將建立「全球華文視障電子圖書館」之各國區域網站等。
現在網站已進入最後的測試階段,參與製作的人員已隱約看見往後的願景,但是目前只能分階段實現,因為仍有更多部份需要大眾的關懷與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