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 2000-06-17

關於學生生活的悠遠記憶  ■Scuba(國戰所碩士班畢業生)

S:

妳來信要我寫點關於學生生活的感觸,令擅長胡思亂想的我想起這一個很久不曾思索的領域。尤其,S,我是一個學習心情與能力均不良的老學生,說真的,要我去回首前塵僅僅會使我產生更多感慨。雖然,在校這麼多年的回憶本身就像淡水河邊的景致:遠遠看去真的很不壞,但就跟我在此十三年一樣,或許近看之後就會發覺不見得是那麼悠閒與美好的一回事。在很多時候,這種挫敗的心情,例如念了許多系所都還沒辦法畢業的故事本身可能早被廣為流傳,講白了,根本就是笑柄(我不是危言聳聽:我從在台中縣的表姐處輾轉聽到我在學校成為死賴不走老骨灰的「事蹟」;傳頌這荒唐事的表姐同事要不是略顯遲鈍地發覺當事人就是我,恐怕閒言閒語早已不知道被說成什麼樣子)。多年來面對許多人的詢問,自尊心很強的我總是淡淡一笑置之,沒有意願多講,更多的時候是自嘲給學弟妹:原因很簡單。

一來,這些心情的苦難終究是自找的,二來,說出來的行止背後心情一再的沮喪,根本不會有任何人能理解。第三、幸或者不幸的,我的家裡雖然沒多少錢,但是供我唸書十三年卻也剛好夠用。因此一旦跟許多需要自立更生賺學費的人比起來(呃,妳知道我要講的是誰唷,呵﹍^_^),所以,我根本沒資格說出任何抱怨的話語。提到這,我的朋友曾經開玩笑建議張創辦人應該頒給我們家匾額一副,上題「惠我良多」……雖是戲言,可也道盡我的青春歲月都已經留給淡江的尷尬事實。

且別再訴說這種客觀上來看根本是推卸責任、吐苦水的話了。畢竟妳要我寫點感想,而這個季節是許多比我年輕多的學弟妹要勇敢的各奔前程之瞬間,他�她們需要的可能是更多的鼓勵、建議與看透未來迷霧的一點啟示:或者他們初生之犢不畏虎,比起我來可又多了些少不更事的自信。那我還能講的感觸也就很有限,只能瑣碎地說些變遷。想起羅馬史家柏里比亞斯說過,學習歷史目的之一,就是學得歷史教訓後,莊嚴的忍受人生的苦難。但是這概念對於現代人來說,實在過於沈重,也僅使我個人受益。不過往好處想,某段時間淡江的滄海桑田能都為我所見:若不論所付出的鉅大代價,好像也挺有趣的。

想起進來的時候,戒嚴尚未解除,北淡線是我不得不時常來往於市區跟淡水的必經之途。商館那時已經啟用,但力霸大學城剛剛蓋好……喔!捷運在聲稱要通車卻連連跳票的數年間,在校的朋友們分批畢業,可是我卻硬是等到阿扁市長(現在該叫總統了)死ㄠ著通車的一天。老天,我的記憶已經回溯的如此久遠……。嗯,假如這些形容對於現在的晚輩們還不夠具體的話,我還可舉些例子呢。比如說,大一時的我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種叫「呼叫器」的通訊器材,今天,我住的地方樓下店家貼出辦X 傳電信的門號配Nokia手機只要990的廣告。今天,只要錢多,手機上網路好像也滿酷的,或說很多人乾脆自己牽一支電話打到爽也不會有人廢話。更別說ADSL之類的便利之處。可是我大二時要求務農的房東裝一支電話給在五樓居住又沒有電鈴可用的我們,他還怕我們盜打國際電話污他的錢。跟現在比起來,這些回憶跟我的存在一樣,聽來荒謬得可笑,但我只能說它們都確實存在過。或許歷經這些事情,只會令我更珍惜現有的一切。不過這僅屬於私房心情:不足外人道也。

待得久,真的一點收穫也沒有嗎?

有的,網際網路是其中之一。我們這個學校說好不頂好,但是絕對算優良的。有天跟某網友傳訊息的時候,她(新竹華X大學的學生)說:她覺得我們學校建設有跟國立差不多的水準。這點我是不敢武斷地講,可是就我到過一些學校的感觸,正如我的一個社團學弟說:至少學校把錢花在我們看得到的地方,這已經比很多大學厲害啦。本校花了許多年想追逐先進國家潮流,依我看真的達到一定的成功。資訊化畢竟也不是叫假的呢。第二個重點是圖書館。以木柵某國立大學的圖書館為例,他們的學生自己說:是把本校的館長挖過去之後,建設的成果才令大家滿意多多。我不清楚學弟妹們是否有同感,可是當我連滾帶爬地通過了碩士學位考的口試之後,回首往事,我不得不說:假如一個大學的圖書館是學校重心之一,淡江的似乎表裡兼具:像SOGO的大門,有人還覺得比公館某大學的新總圖氣派呢。

總之,終於到了要跟這裡說再見的時刻。潛意識裡,我本總覺得自己並沒有要離開這裡的一天。不過還是該面對現實啦!二次大戰期間,德國空軍的將領阿道夫˙加蘭德曾經撰寫過一本自傳「開始與終場」,標題滿能代表我這篇瑣碎短文擁有的心情。雖歷經滄海,總歸是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是該走的時候了!想起當初見到妳的時候,妳還只是一個蹦蹦跳跳一路從宮燈道跑上來的小學妹,如今也變的成熟許多,並已嫁作他人婦。廣堂軒老闆有時候也會笑著問我,我到底在這裡待了多久,連他都搞不清楚了。親親麵包老闆好幾年前就滿臉狐疑的問我:我怎麼還沒畢業?嗯!記得沒錯的話,可能連校警警衛長都對我有印象;更別說驚聲大樓比我還晚來到學校並任職的宜姊……。跟淡江的緣份,歷經這麼久才結束,也不曉得該說是好還是壞。可是,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雖然只在我心裡,而且無病呻吟的部份在旁人看來必然佔了絕大部份。但我只想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終於能走出校門,其實更是種解脫。無論如何,我將永遠忘不了美麗的校園、所來往的人們,以及淺淺地悼念我失落在此的青春歲月……。

NO.440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15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3 15:19:38
  • 線上人數: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