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1999-09-20

創 新 求 變 因 應 挑 戰 邁 向 廿 一 世 紀

編者按:五月二十九日召開的「跨世紀發展指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中,創辦人張建邦及校長

張紘炬針對本校未來發展有許多明確的指示,本報全文刊登,讓全校師生一同來關心淡江的

成長。

今天召集第二次跨世紀發展小組會議,第一次會議是去年十二月十八日舉行的,相隔近半年,

等於一學期舉行一次,希望在明年夏天之前,指導小組能完成任務。

各位今天出席一整天的會議,在聆聽多項專題報告後,將舉行綜合討論,希望各位同仁屆時

踴躍發言,提供寶貴意見,讓淡江在大家集思廣益下,開創更美好未來。

過去半年,欣見在校長、副校長及各位同仁的努力下,充分運用有限資源,發揮團隊精神,

促使學校加速進步,獲得社會極高的評價和肯定,我特別在此謝謝各位。

隨著資訊科技飛躍進展和國內教育鬆綁的衝擊,跨入即將來臨的廿一新世紀,我們將遭遇嚴

峻的挑戰。面對競爭激烈的新情勢,淡江人如何因應變化以迎接新潮流,相信大家都非常關

心。在此我提出數項個人觀點,供各位參考和研究。

過去稱進大學是擠窄門,但隨著政府政策開放,數十年來的「窄門現象」將走進歷史。根據

高教簡訊最近報導,台灣在不久將來大專院校數量將近百。除了目前的七十多所學校外,許

多新校紛紛申請設立,估計將達二十所。在這一股開放的熱潮下,我們看到許多專校申請改

制學院,學院升格成大學,大家競相追求「升格」,忽略了改制應該俱備的相對條件。所以

現在有些學校升格後深覺懊惱,本來維持專科或學院,和同級學校評比,排名在前,改制後

由於師資設備資源不足,學生素質低落,和資深大學競爭,排名遠遠落後,反而影響學校聲

譽。至於師範學院改制成大學,同樣受資源限制,未來不但無法和公立大學競爭,面對私立

大學,也難以超越,所以在許多學校匆匆趕搭教改列車改制之際,背後存在不少值得深慮的

問題。

我個人認為教育雖然鬆綁,但學校有沒有必要升格?取決於董事會及教職員的共識,決策過

程一定要審慎周全,如未體察主客觀條件及可能面臨的挑戰,一窩蜂追求升格,不一定是上

策。有些學校因升格而失去原有特質,變成一所沒有特色的大學,這在吸引學生和追求學校

進步發展的路上將備感吃力,我想這些升格後遺症以後將紛紛出現,有些學校必然為升格付

出代價。所以我覺得比升格更重要的問題,是每個學校先要認清自己的教育目標,擬定正確

政策,掌握大方向,才能事半功倍。

面對台灣高等教育的變革,在此介紹兩本書供同仁參考。一本是前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校

長Clark Kerr 一九六三年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發表「大學的功用」(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一書,我曾譯成中文供同仁參閱,現在已發行第四版,這本書談的是有關一九

六○年代美國大學的寫照和未來。另一本是哈佛教授David Riesman 的著作「教育革命」(The

Academic Revolution) ,書中指出所有學校的進展都呈「蛇行狀態」(snakelike

procession),大家爭相升格正是目前台灣的現況。美國遠在一九六○年就發生這個問題,

卅多年後我們也遭遇相同的狀況。詳細內容各位同仁可向圖書館借閱這兩本著作。

值此變動的年代,我們要認清「目標的危機」,因為辦學校的宗旨要考慮來自外在的壓力,

非可全由自我擬定。如現在流行評鑑,各校無不重視排名先後,因名次高低對學校聲譽影響

至鉅,所以大家戰戰兢兢,唯恐落在人後。站在學校發展的立場這種來自外界的壓力比內部

重要。因攸關形象和學生的招收,但儘管如此,學校內部還是要有自己的目標。

長期以來,大學一直在演變,淡江五十年來的教學研究,教授群對研究的課題不只忠於學校,

也忠於自己的系所,兩者兼顧。最近卡內基基金會(Carnegie Foundation)的調查報告指出,

美國教授群的研究對學校的忠心度最近有明顯上升趨勢。從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九年的百分

之廿九躍升至百分之四十,增幅頗大。相對於系所的忠誠度,則多年來均維持百分之七十幾

的比例。而難得的是,不管公立或私立學校他們一概自稱家庭,如同我們談淡江是個大家庭。

在一般觀念,往往認為「小」才是家庭,其實這是不對的。重要的是學校成員間擁有共同的

願景,同心協力,雖人數眾多也可以營造家的氣氛,讓大家生活在團結和樂的環境裡。欣見

美國校園這種風氣復甦,更希望淡江人永遠視校如家,五虎崗是生命中我們共同美好的記憶。

從多元的角度觀察,淡江要定位在那裡呢?我想首先要腳踏實地,認清自我,不好高騖遠,

因為我們只能以淡江現有的聲望和手上的資源來決定自己安置的地位。在淡江時報和一些學

生刊物上,曾有淡江人以「東方的哈佛」自我期許。懷此大願固然可嘉,但我從未說此大話,

因為學校的成就靠點滴耕耘,長久累積,非一蹴可及。我們要成為東方的哈佛至少要經半世

紀或百年追趕,誠非易事。就眼前而言,我們想和台大或清華競爭,要趕上他們發表在國際

學術期刊上的論文篇數,至少也要花二、三十年的時間,並且要投入大量資源。這點我們要

有自知之明,了解差距存在,但不氣餒,加倍努力找到定位,假以時日,一樣可以創造自己

的競爭優勢。

依淡江目前的條件,根據美國卡內基基金會R1、R2、D1、D2的分級標準,我們屬於D2。照

此分類規定,R1每年要產生五十位以上博士,並獲聯邦政府四仟萬美金補助。R2也是五十

位博士,獲得補助款項一仟五百萬到四仟萬美金。D1每年要產生四十位博士,D2則十到二

十名博士。淡江目前正處於D2的階段,這是我們現在確認的身分,也是學校的定位。

未來我們盼望從D2晉升到D1,有賴大家用心努力。不但學校要有定位,每個學院和系所也

需有自己的定位。每次開系務會議時,經常討論的是教師升等、試題、教材、聘任之類的問

題,圍繞這些例行工作是不夠的,要進一步了解自己的系所,特色在那裡?有些系所雖然研

究能力不足,但教學成果優異,這也有可取之處。有些系所以研究取勝,成就卓著,這就要

鼓勵多進行研究,根據自己的優勢發揮所長,創造價值,共同為提升淡江的聲望努力。所以

今後各院、系、所要認清自身資源、圖書儀器設備、師資水準以及教學研究能力,為自我作

最適當正確的定位,這是我今天所講的第一個重點。

第二個討論的重點是有關研究所碩、博士班學生的培養,在此提出十點供各位參考。

一、 加強語文教育:在未來競爭的社會裡,語文是影響勝負的重要工具。本校一貫的政策重

視提升同學語文能力,不但要學好英語,日語也不容忽視,行有餘力,應鼓勵學生多進修各

種語言課程,不但有助個人生涯發展,蔚成風氣,也可展現淡江研究所的特色。

二、 重視科際整合:凡事保持平衡是很重要的,我們平日吸收營養要注意食物均衡,以維持

健康。知識的追求也一樣,有所專精,一門深入,也要觸類旁通,博學多聞。所謂「為學當

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研究所培養的是菁英份子,唯有理工和人文互補,吸收多元知

識,均衡發展,才能提升眼界,豐富生活內涵,加深思想深度,及增進判斷能力。

三、 培養歷史眼光:從古至今,世事不斷循環重演,而萬變不離因果。小至個人,大至國家,

面對興衰成敗,往往事先有跡可循。所謂「以史為鏡,可知興替」,培養研究生具備歷史的

眼光,知道過去與現在的關係,今天的狀況是如何形成?有助他們開拓視野心胸,記取前人

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增進人生經驗,善於判斷世事,走人生正道。

四、 正確展望未來:時空變化永不止息,過去、現在、未來相連相生,關係密切無比。我們

生活在廣大時空中,不但要回顧過去,善加檢討,也要有前瞻的目光,利用時空資源,預見

未來。學校已經推動未來化多年,其精義大家應已了解,不在此多述。

五、 建立社會倫理道德觀念:擁有高深的學問,如果沒有良好的品格和道德情操,淪為有才

無德,終會危害社會,是教育的失敗。淡江提倡「全人教育」,首重道德,希望每位研究生

「為學」和「做人」都表現傑出。

六、 嚴格執行論文口試:撰寫論文報告雖然重要,但透過口試可啟發學生思想觀念,訓練表

達能力,是師生重要的互動,希望各研究所未來在論文口試上嚴格執行。

七、 注重實務運用:碩、博士班研究生攻研學術理論之外,也要注重實務運用,採雙管齊下

策略,不要與社會脫節。

八、 積極資訊化:未來是一個數位化世紀,資訊和語文一樣,是新時代生存的利器,希望研

究生「擁抱資訊,迎接未來」,透過資訊科技的運用,充分培養自我競爭能力。

九、 加速國際化腳步:世紀交接不可抵擋的潮流之一就是地球村、全球化的概念。不論科技、

政治、經濟、教育...各方面都無法自外於此新趨勢,整個世界是個大教室,高等教育只有

邁向國際化,才能跟上時代腳步。

十、 培養教書能力:希望今後碩、博士班研究生至少選一門「教育學程」的課程,如教育心

理、教育行政、教育哲學等課程,以便有心從事教育志業的研究生未來就業的幫助。淡江可

能於不久的將來成立教育學院,有關教育學程的課程,屆時可由該院負責開授。

第三個要討論的是有關College Rankings and Faculty Publications(James C. Baughman

and Robert N. Goldman)。這篇調查資料的文章,提出教授出版與學校的聲望影響學生入學

意願。由於台灣實施了四十年的聯招即將取消,各校轉眼恢復個別招生,所以這篇文章特別

有參考價值。

文中調查美國一三一八所學校,依錄取率高低,將學生入學區分六項標準。一、完全沒有競

爭(Non-Competitive),學生申請入學率達99﹪。二、Less Competitive錄取率86﹪。三、

Competitive錄取率79﹪。四、Very Competitive錄取率 74﹪。五、Highly Competitive

錄取率 63﹪。六、Most Competitive錄取率34﹪。以上每一項都個別例舉校名,如哈佛大

學就屬錄取率最低的第六項。「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請同仁詳閱這篇文章。

文中一開始談到布朗大學,這是美國一所很好的學府,以一九九七年為例,教授發表一七九

七篇論文,平均一百位老師出版三二四篇的高比率。相對的,一九九五年宣佈關門的Upsala

College,前十年教授發表論文總計只有三十五篇,學校雖然採取多種獎勵學生入學辦法,

包括學費打折等等,依舊沒有效果終被淘汰。台灣大專院校最近遽增,未來各校勢必競爭激

烈,美國的情形可作我們殷鑑。

詳讀這篇文章後,深感除了研究型大學外,其他教學型大學也一樣可以擁有好的出版和聲望,

不一定非要歸類到研究大學。一所學校能否正確定位,影響其發展方向,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本身條件屬於教學大學,不自量力改型擠到研究大學之林,反而得不償失影響校譽。

在我發給各位的資料中3 Global Scenarios:Choosing The World We Want(Allen Hammond)

這篇文章,指出廿一世紀的社會以市場、創新和顧客為導向。首先談現在社會的市場導向。

跨進新世紀,教育市場由早期中央集權,教育部全面管制到進入壟斷性競爭局面。在學校林

立,供需產生變化情況下,學生錄取率雖然節節攀高,但如果學校管理不善,風評欠佳,還

是會招收不到學生。相反的,辦學認真,聲望高的學校,在任何情況下,學生都競相湧入。

過去我在推動全面品質管制時,就特別提到要注意整體市場導向,在開放競爭下,校際間各

顯神通,比師資、圖書、儀器、設備、出版、交通、住宿、校友等,進入壟斷性競爭,不怕

不識貨,只怕貨比貨,真正健全優異的學校文化,才是學子心目中嚮往的學府。

其次要注意的是科技。環境在變,科技快速演進,技術不斷翻新,求變是新世紀人類重要的

課題。世上沒有永遠贏的第一曲線,端視是否能掌握第二曲線,創新求變因應挑戰,才是致

勝之道。

最後要重視顧客的需求,除了學生之外,各單位服務的對象都可視為顧客。如系所是品管會

的顧客,師生是圖書館的顧客,學生是學校的顧客。我們要知道顧客在那裡?他們的要求和

期望是什麼?如何滿足其需求?用心提供最好的服務,以達成雙贏的目標。

未來社會的演變,將朝完全競爭的市場,自由競爭、國際化、資訊化、民主化、未來化的方

向行進。在此潮流下,樂觀派認為自由競爭帶來繁榮,學習型社會提高知識水準,文盲減少,

他們對人類的未來懷抱希望。但悲觀者認為全球貧富差距嚴重,在一百多個國家中,只有二

十多個先進國家是富有的,這些國家人口只佔全球四分之一,其他尚有七十多個國家,全球

四分之三的人口深陷貧窮痛苦。他們的真正所得較之一九八○年不增反減,在這種情況下,

悲觀者眼中看到人類的未來,充滿貧窮衝突,環境破壞,許多人得不到溫飽,是不完善的世

界。

以上兩種看法,由於所持觀點不同,各走極端。另有中庸者認為未來是個轉變的世界,透過

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改革,以適應新的環境,產生新思想、新文化、新價值。若能如

此轉變,人類雖有許多潛藏問題,但可化解從中謀得兩極的調和。

上述樂觀者認為開放競爭、創造財富,世界就會和平繁榮,悲觀者持相反的看法。淡江經過

半世紀耕耘,已進入良性循環階段,台灣也一樣,五十年的努力,我們躋身富有的二十多個

國家行列,步上良性循環,如何維持盛況不墜,有賴全民知福惜福、再接再厲。

我覺得在網路世界裡,悲觀者有其憂心的道理。電腦網路席捲全球,一場新的生活革命正在

登場,雖然打破傳統致富的社會階層結構,但造就新的知識上的分配不均,未來享有網路資

訊的國家和不知網路為何物的落後地區,差異將持續擴大。前者不斷躍進,強者愈強,後者

封密閉塞,弱者更弱,又見「馬太效應」的兩極化發展。由此觀點來看網際網路,對有能力

使用者是福音,轉動滑鼠即可突破時空限制。但對沒有能力上網的無資訊階級而言,卻是可

怕的惡夢。當資訊科技份量愈來愈重時,資訊隔離和分化日深,這何嘗不是廿一世紀人類要

面臨的弔詭!

社會快速變遷更迭,在競爭激烈的環境裡,如不求新求變,力爭上游,是很快會被淘汰的。

有鑑於此,當淡江配合國家社會的需要發展時,盼我同仁能認定自己的角色,了解自己和學

校的資源、聲望,明確定位後,擬定確實可行的短程、中程和長程目標,大家為共同的前景

努力。相信在各位的團結合作下,學校將不斷進步,評鑑成績一年比一年提升,到公元二○

○ 五年時,我們進一步在國際上贏得聲譽,屆時可以驕傲的說我是淡江家庭的一份子。讓我

們以此互勉,向共同目標邁進。

■副召集人張紘炬結論

今天大家踴躍交換意見,成果豐碩。從各位所提的問題可見大學在變,當我們努力跨越公元

兩千年的途中,要體悟歲月和傳統無法鑄造著名的大學,追求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必須要

有創新的學習精神,充足的設備,良好師資及具備企圖心和使命感的學生。

針對剛才綜合討論同仁的發言,有下列幾點說明:

(一) 目前校園週邊宿舍已男女同住一棟大樓,問題是假期許多學生回家,容易讓歹徒有可趁

之機。女性安全自己維護的能力比較薄弱,住女生宿舍比較安全。但從兩性平權的角度

觀之,有人不以為然,這問題我們再行研究。

(二) 學校的自我評鑑調查,部份由我負責。完成後張創辦人特別指示,其中教職員生有共同

認為不滿意比率偏高的項目,我們要成立專案小組,探討原因,設法改進。今天馮副校長「如

何提升學生素質與讀書風氣」的報告,和圖書館長有關圖書館藏書之質與量的措施,這兩項

專題報告是針對調查結果所做。民國七十三年,創辦人擔任校長時,朱立民教授任學術副校

長,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研究如何提升學生的讀書風氣,當時提出一份報告,但發現執

行上有困難。未來教育部的自我評鑑,這是其中一個項目,現在我們完成調查,發現這是最

弱的部份,所以特別請學術副校長成立專案小組,研究如何提升同學的讀書風氣。同時BBS

也經常有學生自己反應素質低落,讀書風氣不佳,也有家長對老師不以為然,我想只要大學

的錄取率偏高,這種衝擊就陸續發生,別的學校也一樣,和我們面對相同的問題。創辦人有

鑑於此,這幾年特別注重教學法與學生的互動。所謂因材施教,配合學生的程度,如果沒有

適當的教材,自己可考慮編撰,以適合學生的需要。整個教學環境的改善,教學方式的調整,

最重要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這項工作也附帶在系和院的課程委員會,每個系自己

要討論此問題,再提報院,院再提到學術副校長及專案小組,由下而上推廣,學術副校長以

後召集開會時,可召集院長、系主任,每個系、所進行觀摩,透過觀摩,知道缺失,加以改

進。我們凡事要勇於嘗試,找出最有效的方法,有必要時也可以開研討會,大家一起針對問

題,尋求解決改進之道。

(三) 自八十八年度學年度入學新生開始,博士班研究生要有論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上,這

是教務會議的結論,已規定得很明確。校內有些研究所博士班對此規定不產生困擾,但有的

有困難,如SSCI不刊登中文,所以這個問題學術副校長要加以研究。今年的校聘審委員會

對老師的研究能力要求加強,這也是一個因素,所以此項政策是一定要執行的。學校不會做

不合理的規定,也不可能每個系、所有不同的標準,我們希望藉此促進老師對研究的投入,

學校整體聲望有賴老師交出好的研究成果。如果我們放寬標準,學生的素質不高,學校評鑑

就不會有理想的成績,如系、所有特別的困難,學術副校長可以研究可行的替代方式,但基

本原則是不變的。

為了老師與學生互動的問題,今年學務會議也發給所有導師兩份資料,「學生價值觀」及「學

生學習的壓力」的研究報告,如果有老師未領取此項資料,請學務處查明補發。我們要學生

學到東西,是需要方法的,未來各系、所可舉辦教學觀摩,或由院爭辦教學觀摩,透過老師

互動,對教學成效會有幫助的。我們評鑑教學,有的系分數很高,有的系低,結果發現技術

學院老師表現優異,他們已培養師生互動非常近的文化,學生樂於主動參加系裡各項活動。

以這次建技系的畢業展為例,學校支援廿萬,學生自己外募三十五萬,學生全部投入,充滿

自信、自豪,將展覽辦得有聲有色。所以系主任的工作不純粹是系上的行政,面對教學活動,

要發揮創造精神,思考的能力,如何有效帶動。所以讀書風氣一定要從系出發,認真執行,

才能確實改進。

(四) 剛才祝院長提到理工要再投資,事實上學校空間和經費有限,我們應該注意到還有許多

軟體具開發空間。人的腦力無窮,應思考以現有的環境和人力,在方法上如何拓展突破,從

這個觀念出發,而不是一味要求增加空間和經費。

(五) 過去各學院選優良教師,往往沒有考慮其教學好不好?結果有的選出來的優良教師,學

生對其評鑑並不好,以後要注意選優良教師不能全靠投票,還需具備其他客觀的指標及很多

參考資料,建立健全的遴選標準制度。

(六) 教育發展中心向系所老師從事教學示範時,建議用觀摩、研討或專題演講的名義舉辦,

避免直接用「教」字。

(七) 本次期末考,從校長、副校長到院長,全數出動帶頭示範,認真防止學生舞弊,務必改

善此不良的風氣。

透過今天的綜合討論,大家從交換意見中取得共識,希望全體師生對學校的事務更投入、更

關心。今年的評鑑比往年進步,第二曲線是永遠要比過去好。我們要比別人優異,時間的掌

握非常重要,以遠距教學為例,最早提到的是淡江,但到現在我們才開始試教,這表示我們

雖然有在做,但我們沒有跟時間競賽,所以在台灣的遠距教學我們算是落後了。所幸此次教

育部評鑑,評審委員對教學設備、環境給很高評價,認為遠距教學做得很紮實。科學進步快

速,我們擁有好的設備,要積極投入,認真執行推廣。有關遠距教學提出的進度太慢,六月

一日佛羅里達大學校長來訪,雖尚未簽姐妹校正式合約,但最重要的就是以遠距教學方式簽

定協議書。跨國的遠距教學我們不能等到公元二○○五年才開始,現在就要快馬加鞭,請教

發中心重視此問題。整個的推廣希望能國內和國外同步執行。姐妹校與我們合作的意願比國

內學校高,煩請學術副校長擔任遠距教學推廣委員會召集人,組成專責團隊,執行工作。

今天也提到科技發展產生Y2K的問題,我們已成立專案小組處理,未來再召集全校舉行Y2K

研討,作一總體檢。

五十週年校慶籌備有幾項措施,對提升學校社會聲望,配合現在評鑑很重要。請大師級學者

駐校,在學術界會得到高的評價,不過我們要加強文宣,擴大推廣,讓全國知道我們的活動,

以後要打開門戶和外界交流,不要像以往採取封閉式。

淡江要成為一所有特色的大學,我們要鼓勵學生扮演校園特色的主角。平日重視生活教育,

不但專業能力強,為人處事也要有好的表現,學務處和社團活動在這方面可作更高的投入,

期許二十一世紀帶領學生共創特色。

資訊化的全球資訊網務必做好,隨時督導放進最新資料。不但學術活動、各項演講及社團活

動要上網,國際學術研討會一經定案,也要將日期、地點、內容上網,發揮預告的功能,吸

引國外學者參加。

圖書館購書經費從三年前的兩仟五百萬元增至七仟五百萬元,調整幅度極大,但圖書館長還

表示不夠,主要因電子期刊成本高,各大學目前都面臨此問題,我思考是否由學校建議教育

部作整合,由學校之間分工,同樣上網,分配訂閱,每個學校共同享受資源。如果教育部資

訊中心願付費最好,否則學校也可以自己推動,減輕各校負擔,享受更多資源。

圖書館部分,因為Y2K因素取消IBM3090,未來圖書館要用的系統軟體和硬體都要未雨綢繆。

本來以為今天會有完整的報告出爐,結果還是停留在理論,切記自動化的運作不能有空窗期,

腳步要加快。

加強學校文宣,不是發言人和文宣小組的事,因為每個人各有不同的社會關係,希望這方面

大家群策群力,所有同仁共同投入,那麼淡江未來的評鑑將會更好,要對創辦人提出更亮麗

的成績單。我們今日的成就有目共睹,是大家全心投入的成果,我個人在此表示最高謝意。

兼顧求學和做人

未來應加強生活教育

■召集人張建邦結論

謝謝大家踴躍發言,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剛才校長已根據各位的建言作成結論和指示,非

常希望透過彼此的互動,大家不但凝聚共識,更積極落實各項決議和改進方案。

有關綜合討論部份,再補充三點說明:

(一)有關圖書館新系統問題由校長組成專案小組研討。

(二)蘭陽校園宿舍男女生採用何種方式住校,我沒有特別意見,希望同仁自行研究。

(三)學生讀書風氣低落,我們要探討是同學不用功?還是老師的教材太深?太淺?使同學難

以接受,或是老師的教學方式有問題?功課太鬆?作業太少?令學生沒有壓力。希望校長及

各系所重視此問題,好好研究,下年度提出檢討。

這次會議重要的主題,是學校未來發展的目標。不僅我們要認定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各系所

也一樣,要思考方向和定位,確立目標後,努力以赴,發展各系所的特色。

今年我們已就各項議題進行充分的討論,希望學校在現有的基礎上加速進步,其中我覺得最

重要的是人格教育。大學是人生學習過程中確定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裡,我們要負

起陶冶學生性情的責任。不管科技文明如何進步,如果未能結合人文智慧,終是偏頗。所以

未來我們要更加強同學的生活教育,除了知識的傳授,令學子們學有所成外,也要有良好的

道德情操和人文素養,建立五虎崗上重視「求學」和「做人」兼顧的學風。

在馮副校長「如何提升學生素質與讀書風氣」的專題報告中,提到教會學校的學生注重儀容

整潔,應對進退的禮節,這是教會學校特有的風格。宗教精神追求心靈的淨化美善,首重學

生的人格教育,這是很優良的傳統。但當學校面對外來評鑑的壓力,有時不免理想和現實產

生落差,難於兩全。以輔仁大學而言,這所耶穌會的學府,如完全照著教會學校的目標發展,

培養學生濃厚的宗教情懷,人人溫文有禮,具有良好的氣質,雖然令人激賞,但這些是無法

量化的。而大學評鑑重視的是師資的學位、研究著作、資源的運用等等。在這種情形下,教

會學校也面臨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是保持傳統教會學校的特色?還是為了評鑑,提升學校的

聲譽,而調整辦學理念和目標?輔仁大學每次開校務會議就經常討論要走什麼路線?擺盪在

理想和現實之間,要重新尋找出路。

我覺得美國喬治城大學是這方面可供研究的一個範例。耶穌會散佈在全球有幾十個學校,喬

治城大學是其中之一,但卻脫穎而出,和哈佛大學齊名。其邁向卓越,表現優異是否犧牲教

會的使命?或是繼續保持教會的傳統,依然可以達到高的聲望?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題目。

我指導美研所一位學生的博士論文就以此為題,這篇文章出爐後,將對教會學校有很大的參

考價值。

對教師而言,最重要的任務是教學,但僅教好書並無助升等,所以如何顧及教學和研究,對

老師是考驗。淡江目前定位在D2,尚未達到D2的標準,所以現階段首要之任務是老師一定

要把書教好,然後增加研究,追求更高的聲望。

至於隨時更新本校全球資訊網的資料,這問題談論已久,一直未見改善,在此特別重申,希

望今後負責單位善盡職責,即時提供正確訊息,這是學校對外的窗口。若不能提供正確資訊,

予人觀感不佳,影響學校名譽。其次,隨著國際化腳步加快,外賓將愈來愈多,觀海堂餐廳

應準備數套正式餐具,招待外賓時專用,雖是小細節,但這涉及禮儀和文化水準,不能不慎。

諸如此類的小事,各單位發現缺失,應及時改進,不一定等到開會再提出來討論。

此次評鑑本校得到高評價,除了校長及各級主管認真盡責外,也是各位多年努力耕耘,才展

現今日成果。在此謝謝各位對淡江的付出,但願我們能保持現有的成就,並繼續不斷向前進

步。

NO.408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057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6 09:19:37
  • 線上人數:1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