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把學生送出國、與名校維持關係,淡江的作法是開設短期暑期華語與文化研習營,吸引外籍生。和「一對一」的交換生制度不同,淡江提供「六對一」的方案,一位淡江學生出國,對方可送六名學生參與暑期研習營。
清楚各國對中國文化的熱愛,淡江在課程中設計了書法、山水畫、陶瓷等課程,還有紅樹林生態之旅,結果早稻田等大學反應良好。使交換學生的計劃得以持續。
去年飛過半個地球前往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就讀,淡大物理系四年級的沈恩照是第一位理學院考上交換計劃的學生。
臉蛋清瘦的沈恩照是南投小孩,北上求學;大一新生訓練那天,他得知淡江的交換生計劃後,就一直努力加強英文與學科成績。
順利成為交換生後,家境不算富裕的沈恩照,系主任不但幫他支付來回機票、母親的朋友也資助他的生活費,協助他完成夢想。
這趟瑞典之旅,對他的人生起了很大的震撼。沈恩照說,「那裡的老師總是說,我只比你多知道一點,你跟我學習,但我也在跟你學習。」
他除了鍛鍊英文、一個人自助旅行、主辦宿舍的聚餐、把物理當成嚴肅的知識經營;這過程中,他學會獨立、勇氣、知識的浩瀚,他也變得更謙虛。淡水夕照把沈恩照的臉照得紅潤,他的人生因這場旅程而開闊,他說,這是他進入淡江前所沒料想到的。
蘭陽校區裡,滿天星空,無法下山的學生在操場上打著籃球、騎摩托車釋放精力。學生還在持續向校方抗議。
但張家宜不想放棄,她說還要觀察幾年,目前堅持住宿學院的想法。主修教育行政的她認為,「學生是能被教育的,走一個精緻的全人教育,在台灣是有空間的。」
走在時代尖端進行教育的實驗,淡江過去的眼光獨到且成功,但未來的嘗試能否成功,需要時間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