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的發源地究竟是哪裡?是烏茲別克?土耳其?或是中國?印度咖哩與泰式咖哩有何不同?味道有何差異?又為什麼有這些差異?一粒麥子可做出中國人的「燒餅」、巴基斯坦人的「帕帕爾」及印度人的「恰帕提」。為了追求溫飽,有些人必須與大自然搏鬥,克服氣候與地理環境限制,才能獲得一餐滿足;有些則可利用周遭隨手可得的材料,變化無窮。
「人類的文化、歷史、生活習慣、社會狀況、宗教、氣候、風俗習慣,在在都與飲食有關,飲食和人的精神生活更是息息相關。」透過飲食可以窺探人類生活的另一個世界。本文作者是個旅行者,每次出門總是利用吃的機會深入了解各個民族的生活文化,除了親自品嚐研究,回國後也會邀請朋友觀賞出國旅遊的幻燈片,順便做國外的料理招待朋友。作者認為,共享食物是人與人心靈交流最快的方式,做著旅行中學會的異國料理,鍋裡盤中彷彿會浮現當地人熱情招待的面容,這樣的回憶也是種難忘的味道。
全球化時代,各國或因政治與經濟利益而紛爭,然而每一塊土地都有屬於他們的溫暖人情;各地語言或有差異,但是,使用全身肢體語言表現出「好吃!」的時候,欣喜與滿足卻是相同的!同學不妨三五好友共讀本書,嘗試跟著作者做道異國料理,在「閱讀」、「飲食」與「玩耍」中體驗多元文化的樂趣!
NO.713
| 更新時間:2011-07-21
| 點閱:1595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