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9-03-16

外卡效應在淡江─德文系:博學德語交流利器 五育教化務實競爭力

德文系國內外優秀校友請點選右下角"檔案下載"處

文�李佩穎、黃雅雯、陳若&#20264

引言

在21世紀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多學一種語言,可提升自我競爭力,在全世界十大母語排行榜中,德文的使用人口將近一億,分布在德國、瑞士、奧地利與荷比盧等。德文更是被歐盟國家視為第二外語,德國也被譽為「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可見德語在全球不容忽視的地位。而淡江德文系秉持著一貫嚴謹的教學態度,積極朝向全方位發展,培育學生五育並進的優良學習精神,為學生學習注入務實的精神元素,成為淡江德文系歷久不衰的傳統。

系主任魏榮治

本校於民國52年因應國際化,成立德文系,至今已有46年的歷史,旨在培育德語人才、傳播德語語言及文化、促進與德語國家文化學術交流。德文系課程注重豐富多元的發展,以德國人的教育方式來教導學生,由於德文為外語中較艱澀難學的語言,是一種很有邏輯的語言,因此也培養出同學利用學習德文的精神,發揮於各個領域。系上課程安排也幫助同學能夠具有邏輯系統性的思考:發掘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運用嚴謹的態度自主學習,而為培養多元化及國際化的人才,本校更首創大三出國留學機制,推行至今已15年;嚴謹的師資更是德文系重視的一環,德籍專任教師比例高,讓學生可以在充分的德語環境下學習,此外,經常邀請多位國內外優秀的系友,回母校進行實務演講,如:TVBS主播詹慶齡、開喜旅行社顧問高英洋等,同時系友也提供實習機會給學弟妹,增加實務經驗。

系上所舉辦的課外活動,如:彩蛋復活節、聖誕德語學習站等,開啟學生全方位的文化知識,同學們也有極高的參與率;此外,由系學會每年發行德文系刊,刊載與德文系同學的各項訊息,提供學生發聲管道,促進師生互動。另每年由全台德文系輪流主辦文藝與體育性質的「萊茵盃」競賽,本系更是囊括前三名的常勝軍,顯示德文系同學五育健全發展的優良表現,德文系課程理論與實務的並進,以及豐富的課外活動,為德文系學生打下深厚的底子,使其未來發展更具競爭力。

術業有專攻的課程

為培育德文系學生朝全方位的發展,使學生具德語能力與人文素養、國際觀及跨文化溝通能力,除不可或缺的「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外,德文系課程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進。以語言、人文、實務及跨學科四個方向規劃課程,大一、大二著重基礎德語的訓練,如德語語言練習、德語文法等,著重聽、說、讀能力提升,並依照學生需求及興趣,將翻譯課程分成一般翻譯組和商用翻譯組。人文課程則以德語國家面面觀、德國文化史等課程,提升學生跨文化素養,其中,大一開設「德語國家面面觀」講座課程,邀請德國相關各行各業專家學者演講,讓新生及早認識德語國家相關事物,部分德語專業科目如:德國文化史、德文作文,更以英語講授。此外,規劃跨學科領域為讓學生即時掌握其他領域的資訊,如:大一必修的資訊概論及通識課程等,大三、大四注重專業進階德語與實務能力的培養,實務課程方面以就業導向為目標開設課程,培養學生的就業專業技能,如:觀光德語、新聞媒體德文等。

德文系更每年舉辦德語能力檢定機制,規定大四畢業生都必須參加的德語檢定考試,培養學生的德文聽、說、讀、寫全方位的語言的能力,自97學年度開始,每位學生須通過「歐語能力評量共同參考標準」的德語能力檢定Zertifikat Deutsch (B1)等級(含)以上的考試,才能畢業。德文系積極安排學生大三出國,自83學年度起甄選學生赴德國波昂大學修習一年,截至目前為止,德文系已有199位學生至波昂留學一年。另自90學年度起,交換生赴姐妹校德國波昂、科隆及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進修一年,姊妹校亦派遣交換生到淡江學習中文、國貿等,至今已有35位交換生至姐妹校留學,亦有45位姐妹校的交換生到淡江就讀。除此之外,德文系每年積極輔導學生利用寒暑假赴德語國家語言學校短期進修,提升國際化的德語能力,與世界接軌。

學術交流頻繁持續致力研究計畫

在研究計畫方面,德文系狄殷豪老師,已達10年身兼本校「全球化與文化差異研究中心」主任,並進行「歐洲文化差異」研究計畫,其中心於英國牛津設有辦公室,為本校建立起與英國牛津當地的數所大學的學術交流,並經常拜訪本校姐妹校牛津哈福特學院(Hertford College, University of Oxford)、牛津布魯克斯大學(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及布里斯托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的學者教授商談相關合作事宜。另外與英國牛津大學、牛津10所優質大學結盟之組織,持續進行的「歐洲文化差異」研究計畫,針對該主題舉辦一系列之國際研討會議,第一屆2003年於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學及第二屆2006年於波蘭克拉科夫Jagiellonian大學,第三屆選擇於本校舉辦,已於96年4月27日至28日與本系合作舉辦完成,第四屆目前計畫於西班牙馬德里Com-plutense大學舉辦。在學術研討方面,每年參與德語文學者暨教師協會年會暨國際研討會,由全國德文系輪流舉辦,德文系於96年4月27及28日舉辦「第三屆歐洲文化差異國際學術研討會」及96年10月27及28日舉辦「2007年中華民國德語文學者暨教師協會年會及國際學術研討會」,藉由大會上發表各教師的論文,並與各界德語文教師學者參與討論,相互交流。

多元化學習增進學習效果

豐富多元的課外活動更是德文系不可或缺的項目,其中包括安排德國交換生駐德語特區,目前安排每週11小時,藉由與外籍生交談,能讓學生學習到更多德國的現況及風俗民情。德語特區的安排,也成為系上同學一大福音。此外,學生亦能藉此活動,糾正德語發音及增進本身的德語口說能力。德文系每學年度均於下學期戲劇公演,於95學年度演出「來去歐洲」 (Besuchen Sie Europa!),由德籍老師狄殷豪指導;96學年度演出「誰是灰姑娘?」(Wer ist Aschenputtel?),由德籍老師施莫尼指導。主要參與之演員及工作人員大都選讀系上選修課程「戲劇導讀」,並利用課餘時間排練,透過該演出讓同學在大學生涯留下紀錄,同時充分訓練同學團隊合作的精神。

德文系也經常安排系友演講活動,德文系教師依其授課課程需要,邀請學者專家、系友進行相關的演講,並針對不同年級給予適當的講題,讓系上同學對未來出路有概念,就業較容易。另外,系友們也提供機會平台,讓德文系學弟妹實習觀摩。競賽方面,系學會每年舉辦有趣的課外活動,如:德語歌曲卡拉OK比賽、朗誦比賽等,藉由豐富多元的課外活動,增進系上向心力及團結力量。

校友憶當年

閱讀使具備邏輯思辨能力

TVBS主播詹慶齡

記得系上開過一堂課,要求學生閱讀德國文學,當時閱讀德國著名文學-浮士德,對我而言是一大難題,不只是因為須以德文閱讀,更困難的是文中的意涵,文中提到的魔鬼、靈魂等,對於當時的我更是艱澀難以領會,但進入社會才發現當初學校要學生閱讀的,並非看懂文學而已,而是要了解它背後的意涵後,具備邏輯、思辨的能力,才是系上老師要求我們閱讀的目的,也是在淡江德文系求學時所累積的態度。

在社團及課外活動方面,記得唸淡江時,對於淡江的印象便是具有多元活潑的青春。記得大一時因社團博覽會,參加服務性社團嚕啦啦,因團體的關係,必須接受服務員的訓練,同時幫助當時害羞的我,邁向開啟人脈的第一步。另外參加社團康樂輔導研習營,學習到做為輔導人員所應具備的領導、口條及服務能力。記得當時研習營帶領我們學習如何帶團康活動、上台表達及教學計畫等能力,我認為對我往後從事新聞業的工作可以游刃有餘有極大的幫助。也因活動的關係,拓展我的人脈,並帶領我踏入新聞業。思考未來,對於未踏入社會的學弟妹而言是嚴苛的,但可以確定的是「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並朝目標邁進。雖然社團或課外活動中所認識的人脈極為重要,但讀書仍是學生的本分,書中所累績的知識及態度更是決定你未來工作的附加價值。

資源善加利用不怕沒出路

輔仁大學德文系助理教授羅燦慶

「在淡江的四年大學生活,是讓我至今仍難以忘懷的回憶!」,淡江的環境實在優美,記得當時學校建築物少,可以很輕易的觀賞到美麗的風景,學生時代常常在宮燈教室上課,望著灑落的夕陽餘暉,真是美極了!這樣中國式的特色建築,也給外界一種美好的憧憬,也是他校所沒有的,擁有這樣的學習環境,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在學時期,系上老師們也給我很多思想上的啟迪,記得當時曾經上過楊翠琴教授德文讀本的課程,當時楊教授要求極為嚴格,學生必須上台講解讀本中的內容。於是每次在課前我總是需要花費許多時間研讀讀本的內容,以防上台無法完整表達,我想就是因當時楊教授的訓練,讓我的臨場台風愈來愈穩健。此外,大三我擔任系學會會長,接觸到許多在業界的學長姐,也參加製作系刊,由於要找贊助廣告,與廠商的實體接觸,對我現在在職場上的應用有很大的幫助,使我更懂得如何與人應對進退,這種實務上的經驗非常難得。也曾參加國際事務研習社,社團常邀請校外人士來演講,讓我除有基本德文的訓練外,還可與國際事務接軌,為未來鋪路。建議學弟妹除了欣賞美麗的淡海夕陽外,還可多參加社團充實自己,除了系上所學的基礎德文外,還能培養第二專長,增進學養,善加利用系上提供的豐富的資源,就不怕沒有出路。

德語是交流文化的利器

長榮海運協理游清溪

回想當年對西洋語言學有興趣的我,進入淡江德文系。當時因楊翠琴教授的教導使我有了德文基礎。回想當年上課時,楊教授會要求學生背德文的句型、變化、文法,教授的上課方式極為嚴格,且時常抽點學生回答問題,對當時的我而言,十分有壓力,但也因當時楊教授的磨鍊,使我的德文發音更加標準。發音是學習任何一種語言的基礎,發音沒學好,背單字就會有困難,尤其是德文。所以課後我經常前往系辦,向現任系主任魏榮治、副教授陶緯討論關於文法及發音的問題,藉由互相切磋,使我的德文專業度不斷提升。此外,還有另一位啟蒙導師影響我極為深遠,馬艾克老師當時教導我文學作文,他是位東德人,但卻前往西德發展,並來淡江教書,根留台灣嫁給台灣人。她的冒險獨立精神,給予我極深的影響,讓我萌生出國闖蕩的念頭。畢業於淡江德文系後,因當時公司欲闢歐洲航線需要專精德文之人,使我進入長榮海運公司,也因工作關係出國,期間接觸德國人,他們對於我的標準發音極為吃驚,讓我似有比別人多了一把交流文化的利器。淡江德文的特色在於中規中矩、一絲不茍的精神,使我在進入社會後,能夠專注精進自我能力。勉勵學弟妹在未來進入社會後,能以此為目標,努力學以致用。

心定,4年穩固基本功

禮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森雄

回憶當時自己的學習歷程,台灣的環境學德文系並不吃香!但淡江德文系上的外籍師資充足,教師使用引導式的教學,啟發我們對德文的興趣,並總是不厭其煩導正學生的發音,因此,只要學弟妹能秉持「不害怕接觸德文」,就可以很容易上手,並學出興趣。大學期間,我同時自行研讀日文,培養另一項外語能力,提升自身職場競爭力。雖然,當時德文並不實用,但我認為學弟妹應該秉持好學的精神,許多工具未來可能具實用性。以我自身為例,在職場上交換名片時,分辨出名片上德文姓名,是與客戶更加貼近的大好機會。而現今是多元發展,德文也比以往更加實用,也可同時發展自己多元的興趣。

現在全球經濟衰退,人人都持悲觀態度,但是換個方式想,這也是百年難得的投資自己的好時機。「心」定,找對自己的方向,善用4年的大學生活,蹲馬步,穩固自己的基本功,提早作準備,因為,「我們沒比別人聰明,就必須比別人更努力。」

習得德國人務實的態度

德商美名格公司台灣區總經理陳癸華

擁有德文這種特殊語言,與他人相較,是一種優勢。從小我就對德國的科技、文化等各方面感興趣,進入德文系後,除了基礎德文語言課程外,德文哲學課程使我對德國人務實的態度印象深刻。記得當時,系上馮殿俊老師的人格特質深深影響我,他在德國的思想、表達、意念、組織等各方面都有研究,這些技能在職場上也帶給我不同面向的思維。語文是工具,因此,除德文外,我也自修日文,也參加校內辯論社,多方發展自己的興趣,增加職場競爭力。相較過去淡江的學習環境及資源,現在的學習環境使學弟妹可以有更深入的學習方式,尤以赴國外研習一年,更是足以增進知能,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同學可藉此機會增進語言表達能力。

淡江的學風自由多元,讓學生有自我管理的機會,因此,淡江的學生進入職場總是能很快上手。建議同學在寶貴的大學4年中,及早與社會接觸,規劃人生方向,預先準備。身為系友會會長的我,對於學弟妹的資源提供也將不遺餘力,不管是在工作實習等機會,只要學弟妹向系辦反應,我都會盡力幫助。

多方涉獵把外界可學習enter進來

開喜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顧問高英洋

「淡水真是個天堂!」還記得當時淡江沒有什麼建築物,沒事就去松濤館後方的相思樹林走動,悠哉極了,記得以前在德文系有「西洋文化史」和「哲學」課程,那時候開始對國際事務有些認識,但碰到當時系上教導我的馮殿俊及Frank老師,才真正開啟我的國際視野,讓我想從台灣走出去,走向世界發展,Frank是一位德籍老師,他常叫我們要把德語當作母語學習,當時才大一下,他就以德文授課。馮老師告訴我,要把自己放大,事情看遠一點,聽了老師的教誨,畢業後就決定往旅行社發展,期間也不斷自修如:日文、法文、義大利等語言,到現在走遍世界語言都不成問題。

另外,自己在體育運動上表現不錯,同學常笑我是淡江體育系的,對田徑、橄欖足球都有興趣,過去也得到德文系的拳擊比賽冠軍,因為當時年少鍛鍊不錯的體力,所以現在的工作常需要到處跑,耗費大量體力,對我而言不是很大的負荷。學生時代,過去沒有加入社團,但在大三的時候自己創作民謠,與現在是北原山貓的成員之一陳明仁及阿通伯樂器行的阿通伯(當時是日文系),一起玩民歌,因當時的歌大部分是日文翻譯歌或哭調仔,而我覺得應該創作自己的歌,我們的創作,後來也在當時中視及公視播出,也是在淡江唸書時難忘的回憶!期勉學弟妹,要多看多聽,多方涉獵,才能把所有外界可學習的東西「enter」進來。

"附加檔案:"

NO.744 | 更新時間:2011-07-07 | 點閱:2825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3 15:19:38
  • 線上人數: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