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2010-04-26

台灣箏樂大師魏德棟 宣揚國粹 名播中外

【記者蔡瑞伶報導】武俠小說中的「楚留香」以「彈指神功」威震武林,而中文系校友魏德棟卻以「十指神功」名揚海內外,他指頭飛快地彈撥古箏,琴韻流暢,音色圓潤,層次感十足,聆聽者彷彿身歷其境,曲畢仍餘音繞梁!

曲風活潑、朝氣蓬勃的〈月桃香滿月桃山〉,是台灣箏樂大師魏德棟的創作,也是他平時最愛彈奏的曲子。「每每彈奏這首曲子,就會想到新竹老家月桃花盛開的景象,越彈心情就越加舒暢。」當時就是憶起這番情景,讓他靈感如湧泉,寫下這首曲子,〈月桃香滿月桃山〉不僅曾在美國公共電視網播放,也常是受邀海外表演的指定曲之一。

魏德棟是台北正心箏樂團的創辦人、總團長,樂團是他於民國66年邀集其門下品德純正、學習認真、技藝精湛的學生組成的,數十年來已辦過超過800場演奏會,更多次受海內外邀演交流,足跡遍及歐、美、加、日、大陸等數十國。他並創立多所大學的古箏社,正由於他努力宏揚箏樂藝術、宣揚國粹,讓他榮獲第三屆中華民國文化藝術薪傳獎。

談起魏德棟為何會與古箏結緣?這要說到四十餘年前,出身農家子弟的他,16歲考上台北師專後,在偶然機會下,聽到古箏演奏,就被那輕柔、優雅、寧靜祥和的氛圍吸引,從此一頭栽進古箏世界裡,幾乎一有空就會拿起古箏練習,並於民國62年拜師國內國樂耆宿何名忠門下,魏德棟憶起過往:「何名忠不僅是經師,還是人師。除了指點我琴技之外,也十分關心我的生活,身教與言教並重。」這段期間魏德棟不僅琴藝精進,更激發他對教育的熱忱。

何名忠對他的指導,他銘感五內,也將這份教與學的關係傳承給門下的學生,目前台灣至少有三分之一學古箏的人,是直接從魏德棟這學習的,學生遍布各階層,從學齡前到80歲都有。位於鬧區中僻靜大樓裡的正心箏社,觸目所及皆是一把把古箏,角落大量的譜和資料更是高到天花板,在這間小小的古箏教室裡,卻有逾萬名學生慕名前來拜師學藝。

向他學箏十多年的現任正心箏樂團團長翁淳樺說,「老師就像慈祥的爸爸,很喜歡跟大家聊天,帶來歡樂,關心大家的生活。不只是教箏,還培養我們內在的修為。」她認為擁有赤子之心的魏德棟和別的老師最不同的,是他強調快樂學習,從不施壓的態度,對所有學生都充滿耐心。她笑說:「潛移默化下,我現在教學生彈琴,都不會發脾氣了呢!」跟隨魏德棟15年的羅靖怡也說:「魏老師是我的良師益友,無論是箏藝還是做人處事上,都帶給我極大的助益。」

魏德棟憶起當年考上淡江後,白天在小學教美術,晚上到淡江上課,半工半讀之餘也不忘抽空開班兼授古箏,那段過程雖然艱辛,但他卻甘之如飴。「很多人學音樂是為了考試、比賽、開演奏會,而後教學,但我彈古箏就是為了快樂而已!」古箏是他陶冶性情、宜情雅興之物,開心的時候彈箏助興,心情不好也能藉此解悶,古箏是他的「心靈的朋友」。

好學不倦的魏德棟,曾至美國夏威夷州立大學音樂學系暨遠東文化藝術學院東西音樂高級研究班深造,擁有一雙巧手的他,花費數年改良創新高音箏與倍低音箏,擴大古箏的音域,讓樂曲的表現更為豐富,連中國都慕名前來取經。至今已改良一半以上的箏族樂器。他笑說:「能隨身帶著琴,興致來了就彈奏,感覺很棒。」

今年2月在本校文錙音樂廳所舉辦的「2010海峽兩岸古箏名家名團交流音樂會」,魏德棟也率領台北正心箏樂團共同演出,回到母校,他直言淡江變美了!「淡江有許多古色古香的亭台樓閣,都很適合撫琴自娛,屹立這繁華都市之上,別有一番韻味。」

今年63歲的魏德棟,已屆退休之齡,未來他期

待能整理他手邊價值數千萬的箏族樂器及樂譜,

設立台灣第一個古箏博物館,「淡江大學對文化產業十分重視,又有海事博物館的成功前例,期待能與母校合作,將這些珍貴的資產放置淡江,成為特色之一。」他笑說:「只要給我一把鑰匙,讓我能隨時進去研究彈箏就好。」自稱「自耕農」的他,期許能在耕地、藝園與心田裡默默耕耘,有朝一日,回歸簡單自適的生活,讀書、寫字與彈琴佐興,便是他往後最大的心願。

NO.784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512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20 20:23:51
  • 線上人數:1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