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2010-10-25

彰智阿信李及時 牽孩子的手找生命出路

【記者王育瑄專訪】置身在彰化啟智學校,才得以親身感受,李及時就算是週末,也忙著為孩子們精心設計自己準備的課程。他是本校電子工程學系畢業,甫獲教育部99年度優秀教育人員獎,現任彰化啟智學校的教務主任-李及時。

臉上總是掛著燦爛微笑的和藹叔叔李及時,在彰化執教超過20年,先後在正德高中與彰化啟智學校服務。對他來說,生活際遇雖不同,但相同的是,在從事教育的列車上,以踏實、專注默默付出,讓他的生命在特殊教育中發光,並牽起無數孩子的手,帶領他們走過學習路程。

投身特殊教育,李及時是在同事的推薦下報考彰化啟智學校。進入該領域後,當時為了給學生具體化的課程內容,下課就泡在學校的資源教室裡找教具,「有時候走在大賣場或書局,突然看到與孩子息息相關的學習內容,可以用來給孩子學習,當下就會買回來用!」另外,也會想辦法在網路上搜尋其他老師的經驗,參考可用的教材。「把能在網路download、自行設計的,分門別類整理出3百多份作業單。」就這樣,投資大量時間為孩子量身訂作教材,只為讓學生學會作業單的內容,學習內容包含日常生活接觸的點點滴滴。設計教學內容之外,李及時在課堂上必須示範,且抓著孩子的手一步步帶領,不斷重覆加強實作經驗。測驗時,也不同於在一般學校的紙筆考試,而是運用圖像辨識等方法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他說:「跟一般準備課程,拿了課本就教學的情況相較,要花的心思更多。」

「能夠讓學生學習自理,可以自己盥洗、做家事。」是李及時最初的教育理念。真正在特教領域深入付出後,他開始感受到「孩子不會什麼就給什麼,反而容易造成負擔。」他認為,特殊教育若採補救教學,認為孩子字寫不好的學生不斷練字、書背不好的學生反覆背誦,造成學生學習份量加重,並容易忽略學生與眾不同的特殊能力。

李及時認為,能力較好的學生經課程設計,可以學會部分技能,得以工作分擔父母煩憂。例如,在實際帶領班級過程中,他近身觀察一位頑固型癲癇孩子,不像一般人要對準利樂包的吸管洞,他可以很精準的『啵』!一聲就瞬間插入吸管。他想,這個特質如果稍加訓練,也許可以從事電路板零件作業、鎖螺絲孔等工作,這是其他人不一定有耐心從事的職業。這也是在特殊教育中,由於學生能力的差異需要個別輔導的原因。相對地,教學方法也必須靈活,才能讓學生有效地學習。而李及時生活就此投在設計多感官教學、實物操作學習、角色扮演、實地教學等多樣的教學方式中,不斷進化。李及時的妻子黃明瓊表示,先生投入大量時間從事特教,自然會使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減少,「但我仍然十分支持!」有時我們的孩子會抱怨爸爸陪伴他們的時間少,我會讓他們知道「爸爸在做良心事業,教導一群特殊的孩子。」

彰化啟智學校校長陳素雲表示,李及時除了將自己份內的事做好,也願意為需要輔導的孩子付出時間與心力,連週休二日都不例外。她形容李及時是「彰智阿信」,事情「做的對、做的好、又很愛做」,就是因為他做什麼事都不會預期自己能得到什麼報酬,同仁們更加信賴他,也覺得這個獎項是實至名歸。同樣地,對李及時而言,「教育是一種良心的事業,而特教是良心中的良心!」他竭盡所能以學校各項資源教導學生,他發現,孩子由於在被保護的環境中長大,為了讓他們比照社會真實環境,就得板起臉來,他說:「雖然有時不忍心,但現實中不可能要每個人都對我們的孩子包容。」而特殊教育因與一般教育相異,故面對諸多的評論,他表情嚴肅地談著,有些外賓會覺得老師怎麼對學生這麼兇?「我會說,該糾正的就要糾正,這才是愛心。」雖然孩子的進步與成長不易外顯,而教師們最期待的是孩子們能獨當一面、自我情緒管理。他提及,日前有位學生回校拜訪老師,知道他畢業後一直在洗車廠工作非常開心,這樣的回饋對教師就是很大的安慰與鼓勵,也是特教老師力量的泉源。

未來,李及時在特殊教育這條路上,仍有許多要努力的目標,如:推動居家教育服務,他要讓無法前來學校超過1個月以上的孩子,經過學校的評估機制,在家接受教育。雖然不知這樣的作法對學生有沒有幫助,但就如他秉持的信念:「教育是良心事業!」獲得優秀教育人員獎的他,將功勞歸於學校團隊。他說:「一個人是做不了事的,所有在特教這塊領域上的教師們,都在默默耕耘著,除了獲獎的肯定,教師們從事的不只是一份特殊教育工作,而是一份令人感動的愛心事業。」

NO.799 | 更新時間:2011-03-30 | 點閱:233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1-02 18:14:38
  • 線上人數: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