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2012-09-10

臺灣文創發展公司副總經理 康文玲玩轉藝文 用最美的人生風景 打造文創新視界

【記者李又如專訪】解開社會束縛,學運力量翻騰的1980年代,有個少女踏進了學風自由的淡江大門。她憶起,在校園中看見幾個學長扛著紅色的木製大門,她好奇地走向這個超現實的畫面,掏出了10元票錢,就此和「河左岸劇團」結下不解之緣,而這道紅色的大門,也開啟她熱愛文藝的路,不曾偏離。她是康文玲,法文系畢業,創辦「影響」電影雜誌、進入中國時報超過10年、到後來擔任嘉義縣文化處處長,現任臺灣文創發展公司副總經理,經營華山1914文創園區。她形容自己是「一輩子的文藝少女」,而在大學、20歲這個關鍵的年紀,「要成就康文玲這個人,真的要感謝淡江這座學校,這個沒有圍牆的校園,給了我無窮的可能性!」

淡江最美的風景,是人

法文系畢業的她,形容「語言」是讓她接觸美好藝術最好的鑰匙,法國的女性文學、太陽劇團的創作、電影藝術;而「學運」讓她明白知識份子對國家的責任,從此懷著理想向前。「社團」則是另一個實踐的管道,曾擔任本報記者、參與詩文社活動,串聯全國大專院校舉辦詩展、也因加入河左岸劇團,在多次社運之中參與行動劇,「這些反抗大時代的能量,都成了我創作的靈感。」在康文玲的淡江記憶裡,印象深刻的始終是這些,「社團生活養成一個青春文藝美少女!」康文玲笑道,「淡江最美的風景,是人。」她透過身邊來自各地的同學們看見了不同的在地文化,彼此在校園裡互相接觸、合作、碰撞,讓她的大學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絕對不要錯過認識這些人的機會!」康文玲覺得淡江是個非常特別的地方,「這裡沒有設計學院、社會學院,卻培育了一群又一群個性鮮明的人,聚合在一起。」她表示,在不同的藝文領域中都有「一群」淡江人。

做好準備,工作自己找上門

進入媒體業,源自一股衝動。「當時我聽說有人要做電影雜誌,我就覺得我必須要找他談一談,」康文玲笑說,當時她和出資老闆一聊就聊了12個小時,就此誕生了「影響」電影雜誌。「我希望臺灣能有一本好的電影雜誌,不希望這本雜誌變成廣告期刊,我就我的知識,幫他分析臺灣現在需要什麼樣的電影雜誌、還有我們可以做什麼樣的嘗試。」康文玲說,雖然很幸運,「但在有任何資源之前,是要做好所有準備工夫的。」大學時期每天堅持看一部以上的電影,成就了她的實力。「後來我從影響雜誌光榮『畢業』了!去了中國、法國遊歷充電,回來之後,中國時報副總編輯楊澤找我去做人間副刊。」陸續做了三個藝文版面的編輯,「我很享受能邊工作、邊維持興趣,跟自己喜歡的藝術家聊天、策劃講座活動的生活。」長達14年作息不正常的壓力,康文玲想要休息一下,離開媒體,而多年來在文創事業、媒體界的努力,讓她受邀去嘉義縣文化處服務,「一個文藝青年可以把她的獲得養分回饋給土地,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

謙卑學習 回饋給土地的養分

在擔任嘉義縣文化處處長的那幾年,她謙卑地說,「其實不是我去領導嘉義的文化事務,而是去向地方學習,是一個連結者,不是播化者。」她實際參訪在地的文化,「我學習到要拋棄很多都市人的本位主義去觀察,這些地方反而是發展文化最好的地點,你會在『很土的』地方發現第一手資料,那是直接來自土地最珍貴的東西。」她提到在嘉義縣鹿草鄉占地不到5坪的余慈爺公廟,在每年余慈爺誕辰都會有近200團的布袋戲和歌仔戲佈滿道路兩旁酬神,綿延1、2公里,近40年來未曾間斷,「這就是年年都有、不用策畫、尚天然的偶戲節!」她不讓這些美好的藝術成為造勢的大型活動,而是保留它們最原始的模樣,再由官方、媒體廣為推行,讓更多的人觸及。康文玲從創作者出身,更能瞭解藝術創作的內涵,幫助地方找到最適合的推廣方式。

進入華山,致力成為開放式大學校

結束在嘉義的政府的工作,她回到家鄉臺南幫忙策畫鹽水蜂炮節,這時,臺灣文創發展公司董事長王榮文邀請她到華山來,「王董事長是嘉義人,我在嘉義縣服務的時候時常向他請益。」於是她來到華山。走在1914的老建築中,每個古蹟、建物的故事信手拈來,她深愛這些老建築背後豐富的故事和靈魂,細心維護。「但我更希望文化可以成為全體國民一起去努力的基礎。」目前在華山主要任務是文創專案的執行,她常常把自己的感動帶來華山,像她之前看完導演林育賢為景美女中拔河隊拍的微電影「夢想離我四公尺」,哭得唏哩嘩啦,就想把她們找到華山來,與更多人分享,豐富了一年有超過300檔活動的華山。「希望華山能讓各個年齡層的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成為一所開放式的大學校。」

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東西留給未來?

另一個任務,是與政府接洽,「文創法於前年通過,但文化部於今年才成立,對於文創法來說,今年其實才是它的元年。」康文玲說,「臺灣窮了快要300年,到近30年來才開始富足,開始品味生活,新的時代之風已經吹起,因為這樣的氛圍,文化創意產業才會出現。」她表示,不只是商品設計要創意,連思維也要有創意!「在經濟的基礎之上,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東西留給未來?」康文玲覺得,我們這個世代的任務,是做出一些具長遠影響力的改變,不再只是為了解決既有的事情去改變政策、建設,並努力地向下紮根、理解文化並且傳承,「這是我們這一代、下一代必須要去做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的『工作』,為人類集體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正面向前 成為勇於改變的新份子

「從淡江走到華山,這一張生命地圖,是我在大學怎麼樣都畫不出來的,但我現在很喜歡它,也很期待它未來的樣子。」她鼓勵同學,追求學問之餘,也不要錯過身旁的人;也要從大學生活中培養學業以外另一部份的你,「我希望我以後遇見的年輕人都不是一張白紙,空有文憑卻沒有能力。」康文玲不怕挑戰,持續完成她心目中「覺得臺灣應該要有的事情」,她說,「20歲的時候你可以罵大人不好、怪這個社會的體系;但是30歲以後,若你不嘗試去改變它,那你就只能罵自己。不要害怕成為那些勇於改變、有機會改變的新份子!」就如她這一路走來,永遠抱持著正面能量,沒有Why、只有Why not的勇於實踐!

NO.866 | 更新時間:2012-09-17 | 點閱:2817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8 19:44:53
  • 線上人數: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