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劃千期系列 2016-04-21

【擘劃千期系列2】筆耕逾甲子系列1-緊扣社會脈動

《淡江時報》即將邁入1000期里程碑,在此前夕,本報特別製作系列專題回顧本報作為一個經營63年的校園媒體,自《英專週報》至《淡江時報》期間,隨著社會脈動,透過一則一則的新聞報導、評論、投稿,紀錄許多淡江人參與民歌運動、野百合運動、六四天安門運動等珍貴歷史畫面與軌跡。

文字/陳品婕、蔡晉宇整理

照片/蔡晉宇、閩家瑋翻拍自淡江週刊、淡江時報、本報資料照

校園民歌運動-在淡江發聲

《淡江週刊》記載

民歌「淡江事件」

李雙澤:「我從菲律賓到臺灣、美國、西班牙,全世界年輕人喝的都是可口可樂,唱的都是英文歌,請問我們自己的歌在哪裡?」

校園民歌的發源要追溯到1976年12月3日,本校已故數學系校友李雙澤在淡江文理學院「西洋民謠演唱會」上以「唱自己的歌」號召鼓吹年輕人傳承民歌樂曲。他手拿可口可樂、背著吉他高呼「我們的歌在哪裡?」並一連演唱「補破網」、「恆春之歌」、「雨夜花」、「望春風」及「國父紀念歌」等國臺語歌謠,史稱「淡江事件」。此事一出引起各界關注,造成「中國現代民歌論戰」,《淡江週刊》662、663期(1976年12月13日、12月20日)連續記載當時多面向、熱烈的討論與迴響。

其中《淡江週刊》662期頭版「七日談社論」以〈唱我們自己的歌!〉為標題文末說到:「我們要唱自己的歌,就要唱我們自己的歌!……如果我們缺少歌唱,那我們更要抒放我們的創造力,我們自己來寫歌詞,自己來作曲!」

珍藏校園民歌先驅李雙澤投稿:

〈歌從哪裏來?〉

李雙澤本人更在《淡江週刊》662期發表〈歌從哪裏來?〉,該文寫於1976年11月30日,「淡江事件」發生前。文中提到「六十三年春,胡德夫要辦一個民謠演唱會,從六十二年底,我們就要一起努力著要做自己的歌,要唱自己的歌。」他明白被吹拂於西風下的人民是很難被改變的,但他仍然堅持著,他認為:「我們這一代無法唱出自己的語言的歌,多麼可恥的事……」文中提到「楊弦帶來了余光中的詩,要求在胡德夫民謠演唱會中發表,他在哥倫比亞商業推廣中心的咖啡座上,做了第一次非正式的介紹:『給我一瓢長江水呀長江水……』又是一位有勇氣的人。楊弦敢把那不能唱的詩唱了起來,又可以不理會台下有人在罵……」亦反映當時即使民歌不被大眾普遍接受,他們仍努力唱著。文末提到:「我們曾經努力地走過一條『錯』的路。」彷彿是為「淡江事件」做了預告。

李雙澤的好友、中文系榮譽教授李元貞也在當時發表〈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歌〉一文中,談及對淡江民謠演唱會的感想:「大學生不但沒有自己的歌,不唱自己的歌,而且不喜歡聽自己的歌,甚至根本不覺有此需要。這種情形真使人不寒而慄!」

呈現校園民歌「淡江事件」多元聲音

這場事件引起許多迴響,在《淡江週刊》663期(1976年12月20日)的「民謠演唱會的挑戰與反應」版面刊載來自各方的聲音。

其中,以〈為什麼不唱?為什麼不唱!〉為標題的作者呂欽文回應:「那天晚上他卻以幾首中國民歌震撼了一千多個心靈,也刺痛了一千多個成長在『西風下』而尚保有著那麼一些血性的年輕人的心。」他表示:「我們不妨從小地方做起,讓我們作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對於李雙澤的行為給予認同和支持。不過,以〈我愛陶曉清〉為標題的作者博聞說到:「會唱熱門歌曲的中國人在臺灣到底比較吃得開,再者咱們大學生都會唱西洋歌曲,誰還會去唱中國民謠?」

在正反論戰之餘,也有聲音這場民謠演場會背後的意義,以〈為什麼?〉為標題的作者葳葳指出:「當李校友唱出『補破網』時竟聽到有人說:『啊!怎麼這麼菜,我們不要聽這麼沒水準的歌?』什麼叫有水準的歌?難道民謠真的是沒水準嗎?」文末總結:「試問我們要做永遠迷失的一代,還是要做奮起的一代?」

《淡江週刊》665期,李雙澤好友、民歌手楊祖珺在〈中國人唱外國歌的心情〉文中指出:「我們不妨自忖:『我可曾貢獻出一滴點的心力出來,讓中國人有現代的中國民謠呢?』古老中國民謠的旋律確實迷人;但一昧沉醉於美好的回憶中,我們不嫌自己太不負責任了嗎?」文末她期許不久後能聽到我們自己的歌,希望批評中國人為什麼不唱自己的歌的人們,一起為自己的歌努力。

《再見李雙澤》紀錄片

引用《淡江週刊》報導

《淡江週刊》記錄這場影響世代的民歌事件,也將校友李雙澤的精神保存在歷史中,更在野火樂集唱片公司出版的《再見李雙澤》紀錄片中被引用、翻拍,見證了這場在淡江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也替李雙澤傳唱他的民歌精神。

立碑紀念李雙澤

本校在李雙澤逝世30週年紀念活動為李雙澤立碑,碑文為「唱自己的歌,在這裡發聲」,碑的造型為一把屹立的吉他及音符,「代表了淡江提倡創意、自由的精神。」校長張家宜於揭碑儀式時表示,未來牧羊草坪將成為校園中學生休憩的場地。在「30年後再見李雙澤演唱會」,則由陶曉清與馬世芳聯手主持,來賓胡德夫、楊弦、雷光夏與張懸等音樂人等高唱自己的歌,傳唱著校園民歌的精神。

《淡江時報》689期為此製作專題報導,「淡江事件」的過程及李雙澤後續的作為,介紹李雙澤的第一首作品「我知道」完成於1976年12月。隨後,李雙澤即出國旅遊近半年,1977年初夏回國後,投身民歌創作的工作,陸續創作「老鼓手」、「紅毛城」、「美麗島」、「少年中國」等9首歌曲。李雙澤和他身旁朋友們,把其在淡江後山的住處稱為「動物園」。這裡是當年本校師生(王津平、朱天文、楊祖珺、李元貞、曾憲政等)及其他文藝青年們(蔣勳、楊弦、胡德夫、李昂、梁景峰等)最喜歡聚集的地方,在那裡清談人生,從事音樂、文學和繪畫等創作。在當時李雙澤等人影響下,本校也逐漸形成關懷鄉土文學運動的風氣。

民歌發源地歌手創作故鄉

在淡江這塊民歌發源地,創作風氣鼎盛,出了無數音樂人,如唱紅「龍的傳人」的民歌手李建復、音樂人林生祥、音樂人鍾成虎、五月天吉他手石頭、旺福樂團主唱兼吉他手姚浚民、糯米糰樂團吉他手兼主唱馬念先、星光幫歌手周定緯等;淡江「金韶獎」更在此創作風氣旺盛的環境中孕育而生,造就「河岸留言」創辦人林正如,以及雷光夏、盧廣仲等音樂人開始發光。

盧廣仲曾在《淡江時報》721期專訪中提到:「淡江是我很大的創作靈感來源,『早安晨之美』描寫我每天在學校附近早餐店吃早餐的心情。大學生常睡過頭,但其實早餐是很重要的精神來源,也是我一天搖滾的開始。」 林生祥曾在《淡江時報》757期中提到:「好山好水能激發創作,當你看著淡水的晨昏,享受它的美與特殊,靈感便會源源不絕地湧現。而淡江最特別的,就是會促使音樂人聚在一塊兒。」

民歌‧李雙澤‧淡江時報

民國65年《淡江週刊》662期,一篇關於李雙澤「淡江事件」的報導,到現在民國105年《淡江時報》998期,第28屆金韶獎的相關新聞,這個校園媒體,仍持續關注著民歌在淡江校園之中泛起的點點滴滴,為所有的淡江人紀錄著這校園生活中值得回憶的珍貴一頁。

從李雙澤開始,淡江的音樂創作人才一直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楊祖珺、李建復、林正如、張永智、雷光夏、徐清原、鍾成虎、林生祥、盧廣仲等,有的人仍在音樂創作的領域悠游、有的人執起教鞭培育下一個優秀的創作者、有的人跨足其他領域,有不錯的發展。除了他們之外,有些金韶獎的得獎者,也在其他領域有著傑出的表現:陳玉勳(第一、二屆創作組第二名),曾以「熱帶魚」、「愛情來了」拿下金馬獎;張國瑞(第四屆獨唱組第二名),發明中文盲用電腦造福了視障同胞,這些人在淡江時報的資料庫裡,留下無法抹滅的紀錄。

民國70到90年代唸過淡江的人都知道,自強館閉館後,常會有些想磨膽子的人,抱著一把吉他在館外自彈自唱,聽眾自然是館裡的住宿女生。從叫罵聲、掌聲、到一群人趴在窗邊忘我聆聽的鴉雀無聲,你可以從窗裡人的反應發現這個人受不受歡迎。麗澤廳二樓,除了琴房中飄出的樂音,你也可以聽到有些金韶獎的參賽者正努力練習,只為在比賽中爭取好成績。《淡江時報》保留了這些有趣的回憶,讓看到相關報導的淡江人在腦海中浮現那段時光,臉上露出一抹會心的微笑。

民歌對淡江的影響是深遠的,幾乎完全融入校園生活裡,不管是上述的情況,還是造成學生排隊瘋狂搶票的「忘春瘋」演唱會,吉他社每年都會舉辦的「金韶獎」、「戶外民歌活動」,都是淡江學生的美好回憶;淡江教職員也不遑多讓,女聯會合唱團在重要活動中的民歌演出且103年6月9日「人、樹、珍重-一場人與樹的對話」活動中眾多師長的引吭高唱民歌,這些活動,《淡江時報》都不曾缺席。

淡江自創校以來,即以校風自由開放著稱,讓就學的莘莘學子,涵沐出一股獨具特色的自我體認與判斷。正因如此,當時在時下年輕人都喝著可樂,唱著西洋流行音樂的同時,有個李雙澤跳出來大聲提問,為什麼我們不能唱自己的歌,不因當下社會的流行而忘記獨立思考這件事。淡江持續培育出不少優秀的音樂人,他們創作出許多打動人心的音樂:或為流行歌曲,或為母語歌謠,或為心靈甘泉,多元的音樂呈現,與淡江校園風氣的開放自由不謀而合。淡江的校園媒體亦然,自《英專週報》、《淡江週報》、《淡江週刊》到《淡江時報》以降,在校園生活的遞嬗中,也始終守著本分,扮演著充分紀錄的報導者角色,至於內容的評斷,相信就存在每個淡江人心中。

李雙澤在淡江唱自己的歌。《淡江時報》在淡江,持續參與並紀錄淡江校園的一切。

政治實踐-野百合學運

1990年3月16日至3月22日的「野百合學運」是近代臺灣發生的大規模學生行動,主軸為要求執政黨改革、推動民主化。該次運動中,人數最多時曾經有將近6000名來自全國各地大專校院學生集結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靜坐(今自由廣場),他們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4大訴求。總統李登輝接見學運代表,在不久後召開「國是會議」,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結束「萬年國會」的運作。這一場動員能量強大的學生抗議行動,影響著臺灣民主政治發展,強化部分大專校院師生民主意識,進而衍生出大學自主、教授治校、學生自治等主張。

本校作為參與「野百合學運」的重要大學之一,在歷時6天的靜坐抗議中,許多同學投入其中,《淡江時報》37期報導〈學生靜坐活動結束後,淡江師生座談會討論此舉得失〉,校內外學者分析學運中同學們提出的4大訴求,基本上肯定學生立場中立並和平退場,也做出檢討,例如:同學們需對憲政知識有更多瞭解等,並探討部分傳播媒體在這事件中醜化學生,未盡到媒體多角度報導之責。

在《淡江時報》38期中,報導〈晉見總統記〉(如下圖),由學運時晉見總統李登輝的同學之一鍾炳耀,以第一人稱描述出當時景況,李總統一一和學運代表握手問好,同學亦報告自己代表的學校、系級、姓名。在總統簡單說明後,代表們提出4大訴求,報導更描述李總統在過程中有兩次表情激動的細節。文末更建議同學應多充實自己再參與民主,不能只是憑著當時的直覺、衝勁,而是要長時間觀察、了解周遭社會等,學運才能更加成功。

聲援民主-六四天安門事件

1989年中國爆發「六四天安門」事件,本校作為參與臺灣民主化進程中的一份子,對於海峽對岸的民主化同樣投以高度關注,事件爆發後,由師生共同發起,為死難的參與學運人士舉行遊行與聲討大會。本報也記錄下這段歷史事件,在同年6月26日出版的《淡江週刊》1143期中,報導有〈抗議中共血腥暴行,本校師生遊行並舉行聲討大會〉新聞,其中詳細記錄下1200多位淡江師生從校園出發繞行淡水市區的過程,報導不侷限於特定立場,亦報導有同學對遊行的口號提出質疑等。

NO.999 | 更新時間:2018-03-29 | 點閱:87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19 13:17:34
  • 線上人數: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