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人張建邦博士逝世週年紀念特刊 2019-06-03

至誠不息-創辦人逝世一週年追思演講會之一。潤物無聲的民主實踐

報告人-全球發展學院院長包正豪

張創辦人在民主實踐的過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我想引用唐代杜甫《春夜喜雨》一詩,重點在於「潤物細無聲」。臺灣的總統直接民選,一夕之間從威權政治轉型為民主政治,許多政治研究學者都把臺灣視為重要的研究方向。而他們發現,一個平順的民主改革,都有一群自由開放的人士,願意去捍衛民主自由、尊重思想,認為一個相對寬鬆、允許他人表達自由意見的社會才能有利於國家發展,創辦人正是如此。

淡江是一所崇尚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學校,其原因就在於創辦人將「治校惟自由,鼎鼐以民主」的理念內化成為人格特質,無論擔任校長、抑或踏入政壇,只要觀察他的行為,就可以發現「包容」與「尊重」已經成為他的習慣。創辦人在擔任臺北市議會議長期間,面臨的是主張自由民主的「黨外三劍客」陳水扁、謝長廷和林正杰,以及國民黨黨內重量級人物趙少康等,我們看到的是抗議與抗爭不斷的議場,不是一句「我是議長,大家安靜!」就能夠讓議事順利進行,創辦人在如此險惡的環境,抱持的是「臺灣的民主政治要允許人說話,讓民主政治走上正軌」的態度。

創辦人擔任議長期間,臺北市議會作為全國新聞媒體的焦點頭條,雖然總是爭吵抗爭,卻始終不斷通過有利民生的法案。在議會內部黨外市議員面臨著國民黨壓倒性的多數,雖然黨外市議員人數少,卻也發揮了少數制衡的作用,替台北市議會的問政帶來了新的面貌,使民主實踐萌芽;而黨外市議員的問政效果,也影響了一般民眾對黨外的觀感,以及一般民眾對現代民主政治的觀念、擴大了民眾對黨外的認同,對於黨外勢力的發展也具有正面的效果。

「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創辦人實踐伏爾泰信仰的堅持,即使議會依民主原則採多數決,惟仍須照顧少數議員的權益,他認為,讓少數黨外民代在議會殿堂說個痛快,就不必到街頭去搞革命,而這也是議會政治必須堅持的價值。敢突破常軌勇於任事的創辦人,雖在市議會受到同黨大多數議員同仁之抗議指責,但他以他在國民黨內政治地位來維護台灣民主政治之發展運行,讓「道理」在議會衍生而促成民進黨的議會路線勝過街頭路線。

創辦人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當中,扮演並非一錘定音的關鍵角色,他扮演的是如同春雨一般的潤物無聲,在民主化的過程當中,以其對民主自由的認識與力行,讓多元聲音能夠呈現,使民主轉型更為平順。(文/丁孟暄整理)

NO.1088 B | 更新時間:2020-04-04 | 點閱:113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18:23:50
  • 線上人數: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