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淡江大學以資訊化、國際化、未來化之三化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環境中持守「樸實剛毅」校訓,培養學生為具心靈卓越的人才。2020年2月《Cheers》雜誌每年的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中,本校第23度蟬聯私校第一,並且在2019年世界大學網路排名(Webometrics Rankings of World Universities;WRWU)表現為全國私校第一,本社特地針對本校育才特色進行專題採編。(文、資料整理/林薏婷,圖/本報資料照片)
●銜接快速改變的每一哩路/校長葛煥昭
淡江大學以70年辦學經驗,秉持與時俱進的「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三化教育理念,規劃專業、通識教育及課外活動的「三環」課程,以八大基本素養,培育具備心靈卓越人才使命,全力打造「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生學習加值」第一哩路。
在講求速度的快經濟時代/大加速時代中,深刻體會未來世界的挑戰,是來自於改變,尤其近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擴散,蔓延全球,疫情變化之快速,更讓大家感受「快速改變」的威力。這「改變」突顯「數位轉型」是未來趨勢,也是本校積極與台灣微軟公司合作,成立虛實結合的「AI創智學院」虛擬學院運作平臺的重要因素。
藉由微軟公司研發的AI產業數位轉型技術,全面提升本校的AI學習、教學與研究多元環境。除整合校級研究中心,並組成AI應用研究團隊,深化大(數據)智(人工智慧)雲(雲端技術)、5G等領域,開發多樣性、跨領域的創新學習課程,設置AI體驗中心、證照中心、展示中心及Hands on Lab,加速結合國際專業認證,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淡江長期深耕國際化,已奠定深厚的根基,曾榮獲2015年「教育部大專校院國際化品質視導特優獎」,累積成果包括:締結38國229所姊妹校;簽署7國22校36項跨國雙學位;108學年度有11系,573名學生,遠赴海外21國,108所學校留學一年;而本校在臺灣首創的「大三學生出國研習計畫」,每年甄選大三學生赴海外留學一年,至今已有8,250位同學完成出國進修的夢想。
為賡續本校國際能見度與學術聲譽,並以未來前瞻思維引導師生國際觀與跨文化涵養,自107學年度起設立「熊貓講座」,延攬國際級專家、大師及學者蒞校講學,截至目前為止,已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奧地利、波蘭、韓國、日本、泰國及新加坡等9國17位講者,讓淡江人及時掌握國際間的學術研究脈動,汲取專業知識技能的養分。
本校連續23年獲選為《Cheers》雜誌企業最愛私校之冠;《遠見雜誌》2020年「企業最愛大學生排行榜」,也位居私校第1名。此外,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在臺灣的表現:世界大學網路排序第10名,蟬聯私校第1名;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名列第19名;英國QS亞洲大學排名第20名;《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則為第22名。整體而言,落點在10-22名之間,優於國內一半以上的國立大學。
從辦學績效驗證淡江大學創新教學品質的成果,因此只要同學遵循學習加值鏈路徑,相信必可通達畢業生的最後一哩路,在融合科技的國際化教育中,增強全方位的軟實力,學習快速地改變自己,既而掌握自主、終身及跨領域的學習能力,適應快速變化的未來,銜接就業的第一哩路。
●2020《CHEERS》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 本校第23度私校第一 囊8項冠軍
2020年《Cheers》雜誌第24屆「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結果2月出爐,成大在整體排名四連霸,本校則持續展現高度均衡表現排名全國第10,第23度蟬聯私校第一,並在私校9大能力指標評價中奪下「專業知識與技術」、「創新能力」、「學習意願、可塑性」、「解決問題能力」、「數位應用能力」、「抗壓性高」、「團隊合作」、「融會貫通能力」等8項冠軍,「具有國際觀與外語能力」拿下第3名;而在全面評比中「產業最愛排名」更拿下「一般服務業」的第3名及「金融業」的第4名,表現突出。
●2020《遠見》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 本校整體最佳大學 私校第一
《遠見雜誌》於2月17日公佈「2020企業最愛大學生排行榜」中,本校於「整體最佳大學」排名全國第8、為私校排名第1;同時在各產業領域企業主最愛大學中,本校在商管類排名全國第5。
商管學院院長蔡宗儒對此表示,本校在國際化和資訊化領先全國,商管學院長期在英語授課、雙聯學制、產業合作等展現院內各學系特色與他校做出差異,如資管四王莉婷拿下「2019世界盃電腦應用技能競賽」Word2013冠軍;會計學系與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獲QS之經濟和計量經濟全球第401-450名,國內第9名、私校第1名等;蔡宗儒表示,未來將在既有基礎上,持續與舊金山州立大學洽談雙聯學制合作、協助院內教師與國際大師教研合作、協助學生參與海內外相關競賽等,展現各學系特色和專業強項,發揮本院多元化的面向,讓更多學生可來本校就讀。
●WRWU和QS ASIA排名成效佳
世界大學網路排名 淡江續坐私校第一 亞洲排名175 , 全球排名877。(2020年1月)
QS ASIA最佳大學 淡江排名251-260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中心(QS)公布,臺灣25校入300名,淡江名列251-260區。(2019年11月)
●《遠見》2019最佳大學 本校獲文法商大學第3
《遠見雜誌》於2019年7月1日在93巷人文空間舉辦「2019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暨典範大學贈獎典禮」,本校於「文法商大學」中獲得全國第3,相較於去年第四名進步了一名。《遠見雜誌》今年新增「財務體質」為第六大面
向,在六大面向表現傑出。本次由學術副校長何啟東代表,從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接下獎牌。何啟東表示,感謝主辦單位的肯定,本次進步了一名,本校自1950年成立以來將邁入70年,至今持續培育各界所需人
才,感謝高教界的先進和優久聯盟的夥伴,將秉持本校辦學精神,在高教大環境愈來愈艱辛中持續改善精進。
這場頒獎典禮中,高希均致贈獲獎的大專院校之《翻轉白吃的午餐》一書,與在場教育工作者互勉;《遠見雜誌》副總主筆李建興則說明今年第四屆的調查內容,分析社會影響、學術成就、教學表現、國際化程度、推廣及產學收入、財務體質對校務發展的重要性。整體來看高校朝向多元均衡發展。
●師生表現 成績亮眼
▲淡江電機系揚威國際 第24屆世界盃機器人大賽勇奪七金
本校電機系赴韓國昌原於2019年8月11日至16日參加第24屆世界盃機器人大賽(2019FIRA,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Robot-Sports Association RoboWorld Cup),與來自環太平洋地區的國家7國38隊一同比賽,共獲得7金2銀2銅;其中在人形機器人組全能賽項目中9度奪冠,勇奪3金1銀2銅、在「中型視覺全自主足球機器人組(RoboSot)」6項競賽中,拿下4金1銀。本次由電機系教授翁慶昌、副教授李世安、助理教授劉智誠領軍40人師生團隊,在「中型視覺全自主足球機器人組」6項競賽中,拿到避障挑戰賽、傳球挑戰賽、輪型競
速賽開發組、輪型競速賽應用組4項冠軍;輪型競速足球賽得到亞軍。在「人形機器人組(HuroCup)」9項競賽中,全能賽、射箭、聯合足球等項目冠軍;機器人救援賽中屈居第二,在籃球、舉重分項賽中各得季軍。淡江在第24屆世界盃機器人賽中再度取得佳績,證明本校在機器人開發上不斷精進;不論是馬達控制、影像處理、程式開發等項目都更臻穩定。
▲電機博五林怡仲 金牌隊長積極備戰拚RoboCup
本校電機博五林怡仲熱愛研發機器人,也懂得享受比賽並從中汲取寶貴經驗。
自2 0 1 1年起、連續4年參加FIRA世界盃機器人大賽的他,從初期參與動
作調整與模擬場地製作,到後期負責控制系統架設、機器人FPGA硬體系統,終於在第四年擔任「人形機器人組」隊長,肩負起團隊決策之責,當年帶團赴北京出賽,成功在全能賽贏得冠軍,全組總計抱回3金2銅。
他說,「比起待在實驗室裡做研究,我更喜歡比賽。對我來說比賽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可以觀察別人作品、與其他團隊交換想法。一位成功的隊長,不是你能帶領多少人去完成任務,而是你能讓多少人願意跟著你一起去完成使命。」他感謝全員齊心努力將第九代機器人(暱稱小黑)的內裝軟硬體升級,加上團隊氣氛始終維持良好的互動和學習,才能讓大家發揮實力獲此佳績。林怡仲在實驗室的研究發表雖然不是最頂尖,但透過團隊合作和競賽,他希望可以做到經驗傳承,也期待可以激勵更多學弟妹。
▲資管四王莉婷獲世界盃WORD冠軍
資管四王莉婷於2019年7月28至31日在紐約參加「2019年世界盃電腦應用技能競賽」總決賽,從來自65個國家、超過200名選手脫穎而出,拿下「辦公室應用軟體能力競賽(Microsoft Official Specialist, MOS)」(Word 2013版本)世界盃冠軍。賽後王莉婷收到由駐紐約辦事處徐儷文轉頒,來自總統蔡英文、副總統陳建仁的致賀電,蔡總統稱許她「技藝超群,揚譽全球,為國爭光」,陳副總統也讚揚她「智藝精湛,成績斐然,足堪表率」。葛煥昭校長特於9月26日下午親自接見並贈送禮物予以勉勵。
▲外交與國際三蔡昀潔 貼近國際視野
外交與國際三蔡昀潔於大三下學期在家人支持下,毅然轉換學習環境、前往泰國從事志工服務,接續轉往馬來西亞實習3個月,宣傳反貪腐意識、關注經濟犯罪議題及推動修法。今年龍應台文化基金會公布歐洲論壇全額獎學金得主,蔡昀潔獲選成為5名臺灣代表之一,於8月14至30日前往奧地利,與來自全球逾600位優秀青年齊聚探討時事議題。她表示:「在從未體驗過的領域中摸索,身處陌生且全然不同的學習環境,我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發展的方
向,也將學校理論實踐在真實世界中,築起溝通和應用的橋樑。」她鼓勵大家參與國際事務,「海外經歷不只擴展視野,實地參與服務、實習及國際論壇還能增加深度,有助於審視自己的學習成效。」
現在的她努力精進學業,盼能提早畢業;想去拉丁美洲從事文化推廣或是智庫研究工作的她說:「不只是為了有一份可以生活的收入,更重要是收齊各國生活的經驗,且要真正深入了解各個文化就要去實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