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瑜霈專訪】人生的每個選擇都會創造意想不到的結果,有人順應時勢、破關斬將,有人跳脫舒適圈,創造新機遇。帶領國內最大產險公司龍頭寶座的富邦產險總經理羅建明,在產險業工作30多年,一路從小職員進升為掌管公司營運,遇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他是如何帶領富邦產險挺過疫情?羅建明力爭上游的人生故事可精彩的呢!
遇到疫情衝擊能危機處理儘早止血
獲得2020年保險系傑出系友的羅建明說,「沒想到剛坐上總經理位子,就遇到棘手難題。」只能順應時勢、與時俱進,他說,疫情對旅遊和航空業衝擊很大,在保險方面主要受影響的旅遊平安險、旅行業責任險和航空險,整個產險市場至少掉了38億,但疫情也創造新商機,「入境要隔離14天,我們就依照消費者需求,提供海外突發疾病的健康保險、法定傳染病醫療和費用補償保險,光是推出的前2個月就達到2億業績。」
而在產品尚未推出時,羅建明透露,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更是在第一時間核准保單商品,因為她認為做保險也能考慮社會責任是很難得的事,畢竟部分投保人士是企業老闆和經理人,更需要妥善的保障。
疫情影響全球的情況下,羅建明分享國外和臺灣在保險上有趣的差異,他表示,國外因疫情可控程度較低,多實施封城,造成汽車保險需求下降,民眾外出駕車的事故率也因此降低,但臺灣防疫好、地狹人稠,所以民眾大多不敢搭大眾運輸工具,反而自駕出遊比例增加, 他笑說:「別國會吵著要保險公司把汽車保費調低,但臺灣沒這個問題,尤其是寒暑假大家都悶壞了,事故率還比以往高。」
了解未來趨勢照顧老年需求宅經濟
羅建明說,當上總經理後最大困難在於,一肩扛起每年訂定的0.3%營業成長率。他表示,想達到目標,公司決策者要先了解未來趨勢,他認為除產險業外,會影響產業發展的項目分別為人口高齡化、社會結構改變、氣候變遷和AI人工智慧。
老齡消費人口在市場占比上會愈趨龐大,甚至變成主要消費族群,所以商品推廣要符合長者需求;社會結構隨著科技演變,許多年輕人在消費習慣、思考模式都有巨大改變,「現在年輕人對於結婚、生小孩和買房,都另有深刻的見解,因應其不同消費模式,公司的商品設計就要跟著趨勢改變。」
羅建明也提到,目前宅經濟電子商務讓網路交易出現新型態通路,而共享經濟也帶動更多元商業模式,但伴隨而來新風險缺口;5G基礎建設費用高,業者在發展5G過程中急需巨災風險保障,也因5G加速遠距和智慧物聯服務的發展,人們生活型態從智慧家庭、房屋工廠和城市汽車自動駕駛等逐步改變,讓資安風險更容易滲透到社會每個角落。
羅建明回憶早期考大學時的競爭壓力,他意想不到最後居然進入淡江保險系。他笑著說:「其實一開始還不敢跟爸媽講,因為我叔叔當保險業務員也才工作3個月就跑路了。」沒想到爸媽知道後沒特別反對,只是直白地用臺語說:「蛤?做保險還要念四年喔?」
學生時代參加社團增進人際互動
大學時的羅建明是不折不扣的陽光男孩,大一時曾擔任康樂股長舉辦班遊,回憶在翡翠水庫附近烤肉的樂趣,因為那一次的班遊,讓同學們的互動變得更緊密。之後他進入學生會參與民歌、舞會的籌辦,也在救國團擔任輔導員,他說:「因為大學有這些社交活動,好玩又有趣,才讓我在出社會後更適應人際互動,也比別人多了很多社團組織能力。」
學習過程他則分享,當初大一「初級會計」是夢魘,那時很多學生期末考不是被當掉就是低空飛過,曾經受挫的他發誓成績過了以後再也不碰會計,但好笑的是「命運總愛捉弄人」,羅建明在富邦第一個升部門經理的職位,就是接任會計室主任,「人生很難想像。」同事們都說他對數字掌握非常精準,處事明快。
大學四年,羅建明前三年都是在玩樂中度過,直到成為大四畢業生,才恍然響起人生警報器,意識到是時候考慮畢業出路,花費一年時間進入當時全臺唯一的保險碩士班—逢甲大學保險研究所。在研究所畢業之際,保險業人才需求不斷增加,當時碩班老師問他:「你要教書還是投入產業?想選壽險還是產險?」於是在老師推薦下, 進入當時臺灣產險業穩坐前排的富邦產險,一路平步青雲,羅建明笑說「我很幸運,剛好都搭上時勢列車。」
「從來沒想過要留學,因為捨不得爸媽,但公司居然讓我留職留薪,還能領獎學金,那就完全沒理由不去啊!」羅建明說,在富邦工作4、5年後,曾經有一段時間想要教書、做學術研究,甚至跳脫現有舒適圈想去其他領域闖一闖,當時的主管想方設法留下他,於是他聽從建議,經公司推薦他到美國哈特福大學(Hartford University)進修保險學碩士。他說,很感激公司特意栽培,對富邦企業文化很認同,回國後更把「誠信敬業」放在處事態度上。
羅建明進修回國後,公司只要有接觸外籍人士商談的合作案件都交由他負責,同事們都說:「英文好,交給你我放心。」他說,印象最深刻是有一場澳洲信用評等報告會議,剛好碰上921大地震、全臺大停電,但隔天要現場報告,電力設備尚未恢復,只能著急用手電筒處理照明問題,他說,「還好理賠人取消現場報告改成書面審查,不然在黑暗中報告一定受影響。」
羅建明現在回想,保險業確實是發展前途最好產業之一,儘管當初是誤打誤撞進入,對保險和理財一竅不通,但回頭看這30年的經歷,公司給予機會,他也努力學習,「算我運氣好吧!」羅建明解釋,若當年選擇企管系,臺灣貿易公司大部分是中小企業,貿易經營上相對困難,很難跟國外大廠並駕齊驅,所以他堅信:「機運、選擇和自身努力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