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聞 2021-06-06

陳品彣談水下文化資產發掘、保存與呈現

【記者謝聿涵淡水校園報導】海洋與水下科技中心舉辦的「海洋科學與人文通識講座」,6月4日邀請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陳品彣進行演講,主題為「潛入歷史-人類航海、貿易、戰爭的海上足跡」透過MS Teams進行分享。陳品彣為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海洋及海岸線考古碩士、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公眾史與文化遺產碩士,曾參與希臘愛琴娜島水下考古發掘計畫、法國福斯濱海水下考古實習等經歷。

陳品彣首先談到「海洋被喻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舉凡航海、貿易、戰爭等海上遺跡,各式具有歷史、文化、考古、藝術或科學等價值的遺物,週期性或長年位於水下,提供人們透過,尋找、發掘記錄,稱之為「水下文化資產」。這些發掘文化資產的技藝則稱為「水下考古」,因應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的海洋科學儀器,讓研究能深入了解從海岸線擴及到深海,探索更多水下文化。

陳品彣進一步說明,當考古學家利用海洋儀器找到這些水下資產目標物時,會視當時環境進行評估現地不動或搶救發掘,若是後者,則會配合文物修復專長的團隊,規劃遺物出水後數十年的脫鹽、修復、研究、展示與維護措施,並尋找適合保存的空間,防止造成文物之不可逆之損害。至於如何呈現這些珍貴的水下文物,陳品彣以義大利「水下龐貝城」的巴以雅、巴以雅水下考古公園為例,參觀者都要裝備專業潛水器材才能潛入觀賞;「馬他數位博物館」則利用3D建模方式提供參觀;陸上的博物館則通常設立在重要商港、重大歷史事件或首都、其中包含義大利、英國、法國等國的海事博物館,遍佈各重要海港的城市,呈現的方式則各有特色。此外大家也可透過線上資源介紹,深入了解海洋歷史。

「保護水下文化資產,並非是將所有目標物進行挖掘,而是讓它們以最合適的方式呈現。」陳品彣以鐵達尼號為例,1985年被發現後,則引來不少探險、盜寶式的人為干預,之又陸續被取走許多文物,引發不少爭議,「這表示水下文化資產面常會臨掠奪、毀壞與盜寶商業化的威脅,除了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我們應該也要盡一分力,共同維護。」

NO.1125 B | 更新時間:2021-06-06 | 點閱:1122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04 23:28:16
  • 線上人數:3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