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佩維淡水校園報導】「當我拿起麥克風時,絕不允許三分之二的學生不看著我。」這是教心所教授柯志恩在教學路上所堅持的信念。教發中心11月10日中午在I501舉辦講座,主題為「如何讓沒動機的學生願意聽課」,近70名教師到場,座無虛席,蘭陽校園同步視訊。
「正像沒有買主就沒有銷售一樣,除非有人學習,不然就沒有教學。」柯志恩引用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的名言,提醒教師們反思如何在有限注意力及不違反底線下適時作出改變與調整,並讓學生們從課程中有所收穫。有時需要放下身段與學生做出互動,如透過小活動連接師生,不過度放大自己,在有限注意力之下給予回饋;也可以搭配教學工具中的討論區,將回應數量統計後於下堂課分享結果,不僅能表現教師關心且在乎學生任何回應,更讓他們認為自身存在有所價值。當然還可以在課堂中讓學生們彼此回饋,指出問題從中學習;鼓勵學生踴躍發言,也可以藉以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態。
柯志恩接著談到大班教學中如何舉出好的例子,使學生更有感?她認為從學生論壇中著手尋找時下關注以及流行事物並設法融入課程內容,拉近彼此距離;講授課程中,盡量不以平淡口吻講課,要適時的轉變語調把學生注意力拉回來。她勉勵現場教師多思考過往教學經驗,同時相信學生的回饋,「時間花在哪裡,回饋就在那裡。」,教學路不好走,更需要共同努力。
資工系教授王英宏分享,透過這次研習活動不僅了解在較為生硬的專業課程,也能有啟發性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構想,更能帶動學生參與課堂並改變聽課態度;講座中提及的教學工具,他認為需與自身創意搭配教學經驗媒合,才能真正善用。
關鍵字
#教發中心
#柯志恩
#沒動機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NO.1132
| 更新時間:2021-11-14
| 點閱:1051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