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方亭筑淡水校園報導】財金系教授顧廣平於10月11日下午1時在商管大樓B713室主持「綠色金融與市場趨勢」講座,邀請臺灣企銀資訊部協理廖丁輝校友,主講「ESG浪潮下企業作為與市場投資策略」, 廖丁輝鼓勵同學運用財金專業,深入研究ESG的評斷結果,是否能反映在投資產品的獲利,而非盲目跟從外部評斷,對政策內容審慎思考,ESG的推行才能對社會產生正向效果。
廖丁輝表示,ESG從公司角度出發,為公司實施企業社會責任的3大構面;CSR則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全方位觀念,投資者從企業執行ESG的成效,作為是否投資該企業的準則。廖丁輝提醒,淨零碳排為ESG的重中之重,歐盟自2021年7月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將於2023年起,針對出口歐盟的高耗能產品收取碳關稅,另一個與排碳目標相關的法案: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ETS),兩者將對臺灣企業帶來重大影響。
廖丁輝以保時捷和台積電舉例說明,保時捷在ESG評鑑中,正負面評價各占一半,即使建立評鑑機制,投資人也很難從中明確判斷,尤其公司治理部分在統計數據中僅有0.3的相關性,顯示質化數據容易出現分歧。台積電對臺灣就業機會和健保稅收均貢獻匪淺,在3大主軸皆獲高分乃意料之中,然在員工工時問題上,是否被如實呈現在ESG評鑑中,值得深思。
ESG在整體制度上仍有許多模糊之處,廖丁輝表示,以Nike童工爭議為例,ESG在未來確實可能淪為企業洗白的工具;企業在整體營運上成本是否降低,亦存在討論空間,唯一可以確定的是,ESG是未來企業經營的目標之一,盡早完善整體制度十分迫切。資工三邱宏宇聽講後分享,最為印象深刻的是,講師說明在ESG的評比中,S和G的評斷標準存在極大爭議,以台積電為例,在3大項目中均獲得高分,但員工高工時卻沒有在評比當中被呈現出來,ESG的制度實行仍待改革。
關鍵字
#財金系
#廖丁輝
#ESG
#淨零排碳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
NO.1150 B
| 更新時間:2022-10-16
| 點閱:652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