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11-08 NO.1230 即時總覽
【賴映秀淡水校園報導】國際知名的越南國立河內工程技術大學校長Chu Duc Trinh,應熊貓講座之邀蒞校演講,11月10日14時 10分,在本校守謙國際會中心有蓮廳,向師生介紹他在生物微機電系統(BioMEMS, Biological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和類器官晶片(Organ-on-Chip)技術的最新進展。40分鐘的演講引發聽眾的興趣,QA時間接連提問,欲罷不能,長達40分鐘。
下載:
發布日期: 2025-11-08 NO.1230 學習新視界
【賴映秀、記者林雅雯淡水校園報導】英文學系熊貓講座,邀請美國麻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教育學院榮譽教授 Sonia Nieto,11月11日下午1時在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有蓮廳發表「全球化世界中的多元文化教育:對教育公平的影響」(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Globalized Worl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Equity),專題講座,分享多年推動多元文化教育與語言多樣性的國際經驗。現場不但有外語學院逾兩百名師生,也因為主講者的教育理念具國際影響力,吸引了董事長張家宜與教育學院院長陳國華到場全程聆聽。
【本報訊】為慶祝75週年校慶,物理學系將於11月14日下午2時在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有蓮廳舉辦熊貓講座,邀請199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荷蘭烏特勒支大學教授Gerardus 't Hooft,蒞校主講「Edu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in Fundamental Science as Bridges Between Nations」(基礎科學教育可作為國與國合作橋樑)。講座全程以英文演說,歡迎全校師生及對此議題有興趣者踴躍參加。
發布日期: 2025-11-08 NO.1230 學生大代誌
【記者陳雅君淡水校園報導】為慶祝創校75週年,學務處11月1日下午5時30分在學生活動中心舉辦「校慶演唱會──青春記憶 Our Youthful Memories」。演唱會由中華民國淡江大學校友總會總會長莊子華全額贊助,邀請寶賤主持,集結多位校友與人氣歌手輪番登場,吸引逾1,300名學生熱情參與,長達4小時的音樂盛宴嗨翻全場。
發布日期: 2025-11-08 NO.1230 學校要聞
【記者陳歆伃淡水校園報導】「選擇你喜愛的生活方式,讓淡水成為熟悉的所在。」由USR計畫「淡水好生活:大學城賦創設計行動」團隊主辦的「2025淡水生活節:淡味拾棲蒔」,將於11月15至23日在淡水街區展開,邀請教職員工生、在地居民與遊客,一同走進街區巷弄,體驗山海河城交織的生活韻味。
【記者林雅雯淡水校園報導】在數位時代,閱讀不只是一種學習,更是一種心靈療癒的力量。覺生紀念圖書館參考服務組11月6日下午1時,在3樓學習共享區舉辦「閱讀與心靈療癒:在數位時代遇見心理學的陪伴」,邀請諮商心理師暨作家李家雯(海蒂)暢談閱讀療癒,帶領參與者在文字中找回與自我對話的勇氣,吸引逾35人到場聆聽。
【記者徐芷儀、李作皊淡水校園報導】114學年度新生盃撞球賽與籃球、排球、羽球賽分別在10月14至15日及11月1至3日開打。最終賽果:男女籃冠軍為土木系、國企系;男、女排冠軍為資工系、企管系;羽球男單、女單冠軍為AI一游秉夆、企管一王品卉,男雙、女雙冠軍分別為運管一鄒宇澤和劉俊瑜、企管一孫際佳和王品卉;撞球賽新生組與公開組分別由經濟一蕭弘祁、國企二曾玥忞奪冠。桌球賽則安排於11月24日登場,為整系列賽事畫下精彩句點。
【林品瑜淡水校園報導】為帶領在台北校園的第三人生大學學生認識淡水校園的特色課程,教務處11月3日下午2時,於「茶與觀光」課程時段舉辦「第三人生大學淡水校園特色課程體驗學習」活動,由授課教師觀光系副教授陳維立帶領19名學生體驗淡水校園的環境、特殊設施與課程。
發布日期: 2025-11-08 NO.1230 特刊
#### 張瑞峰 以讀書會建構跨域能力 在每個轉彎處實現超越 #### 現職:達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 給學弟妹的話:彎道超車的關鍵是態度、人脈與跨域學習 【記者陳宇暄專訪】「人生的關鍵,不在直線加速,而在彎道超車。」第39屆金鷹獎得主、企管系校友張瑞峰以這句話說明自己的人生哲學。從淡江校園出發,走過海外求學、外商歷練到創業挑戰,他在每一個轉折點都選擇正面迎戰,靠著態度、人脈與跨域學習,在一次又一次的「彎道」中超越自我。 <br /> 現任達多科技總經理的張瑞峰,...
【記者吳沂諠淡水校園報導】為歡慶創校75週年,本校11月8日上午9時在紹謨紀念體育館7樓舉辦校慶慶祝大會。校長葛煥昭、董事長張家宜、36所國際姊妹校校長與副校長、淡江大學4大校友會總會長、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教職員生、校友及貴賓等,逾3,000人一同祝賀淡江大學生日快樂。
發布日期: 2025-11-03 NO.1229 學校要聞
【記者陳歆伃淡水校園報導】為讓本校各學系新任種子成員及系助理瞭解招生專業化計畫精神理念以及計畫規劃與執行情形,招生策略中心特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副校長唐硯漁於11月5日上午10時10分,透過MS Teams線上會議,分享高師大在招生專業化的實務經驗,約80名教職員在線參與。
發布日期: 2025-11-03 NO.1229 趨勢巨流河
書名:《築夢未來 (Change Makers)》 出版者:淡江大學未來化委員會 出版社:久裕印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導讀/陳國華(淡江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對未來真正有用的想法,乍聽之下都是荒謬的。(Any useful idea about the future should appear to be ridiculous.)」——未來學者 Jim Dator。 這句充滿哲學思辨的論述,將想像力定位為一種「物種智能」—我們當代人類之所以能夠勝出的原因,正是這種虛構想像的能力,...
淡江人以沉浸儀式迎接75週年校慶,印記「雲端智慧•AI紐帶」LOGO,「智領未來∞永續淡江」Slogan,推動全雲端智慧校園3.0。邀請3位諾貝爾獎級學者主講熊貓講座,舉辦第11屆亞太未來學聯盟年會。修建民歌運動文化地景,改造書卷廣場周邊景觀。象徵國際化、資訊化及未來化三化新頁共融,強化「雲端智慧、永續未來」韌性大學城。
淡江大學自1950年成立以來,始終秉持創辦人張建邦博士提倡的「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的三化教育理念。75年來,無論在學術聲望、研究風氣或校務發展上,淡江皆位居私立大學前列。本人承襲三化教育理念,持續推動創新與精進,以「AI+SDGs=∞」與「ESG+AI=∞」 作為校務發展願景,並正式獲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註冊商標認證,展現本校在教育創新與前瞻布局上的實質成果。本校亦成為與NVIDIA合作的AI University,積極推動「全雲端智慧校園3.0」,並與微軟、遠傳電信等國際企業深化合作關係,持續推進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的結合,致力培育兼具跨域素養與未來競爭力之新世代人才。
現職:達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給學弟妹的話:彎道超車的關鍵是態度、人脈與跨域學習 【記者陳宇暄專訪】「人生的關鍵,不在直線加速,而在彎道超車。」第39屆金鷹獎得主、企管系校友張瑞峰以這句話說明自己的人生哲學。從淡江校園出發,走過海外求學、外商歷練到創業挑戰,他在每一個轉折點都選擇正面迎戰,靠著態度、人脈與跨域學習,在一次又一次的「彎道」中超越自我。 現任達多科技總經理的張瑞峰,談起求學時期,語氣中帶著幽默與謙遜:「課程、社團、戀愛和打工這四大學分,我可能只有打工那一科比較及格...
現職:辛耘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給學弟妹的話:機會只留給準備好的人 【記者陳楷威專訪】「獲得金鷹獎,對我來說是極大的榮耀。但我更覺得,我只是代表了許多非常優秀的淡江校友來領取這個獎項。」本屆金鷹獎得主、物理系校友許明棋,一開口便展現他一貫的謙遜與真誠。現任辛耘企業副董事長,同時也是肌活麗學創研所及鋒魁科技董事的他,始終堅信成功並非個人之功,「所有成就都不可能靠單一人完成,我只是剛好很幸運地搭上了一個順風車。」 許明棋自本校物理系畢業後,便進入當時僅有20多名員工的辛耘企業。這...
現職:臺中巿政府建設局局長 給學弟妹的話:專業與能力固然重要,但正向與有溫度的成事態度,才是成為成功領導者最珍貴的特質 【賴映秀、記者陳雅君專訪】土木系校友陳大田近40年公職生涯,在他2018年接任局長之後的短短7年之間大放異彩。他所主導的多項公共工程及景觀建設屢獲肯定,成就臺中為「全臺最好玩的城巿」,而他個人則陸續獲臺中巿政府、行政院頒發公共工程個人貢獻獎,獲得工程人的最高榮譽。 這些廣受好評的代表性作品包括:臺中美樂地計畫,打造「全齡共融、友善無障礙」的公園綠地;於太平的馬卡...
現職: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會長 給學弟妹的話:勇敢去想,努力實踐 【記者陳浩專訪】談吐穩健、眼神誠懇,帶著親切與溫暖的笑容,會計學系校友、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會長彭慶和,將校訓「樸實剛毅」四字印在公司名片上。他說,這不只是淡江的校訓,更是自己的人生信念——做事要踏實,為人要誠懇。 從馬來西亞到臺灣淡水,彭慶和的人生路程,始於一段不放棄夢想的旅程。1990年代初,他懷抱對知識的渴望與教育能改變命運的信念,毅然離鄉赴臺,就讀淡江大學會計學系。「那時候我以為人生完蛋了。」回...
現職:中華紙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給學弟妹的話:別太急著找答案,因為找答案的過程,遠比答案本身更重要 【記者楊成勤專訪】從實驗室到造紙廠,從化學研究到產業實踐,化學系校友、中華紙漿董事長黃鯤雄,以一生的專業與熱情,讓「紙」不只是日常用品,而成為帶動循環、永續與創新的語言。他始終相信,森林是「需要被善加保護,也需要被善加運用」的資產,多年來致力以纖維素與綠色化學取代部分石化材料,讓傳統造紙業邁向低碳、循環、可持續的未來。 在淡江求學期間,黃鯤雄以天然纖維素為研究主軸,1974年自化...
現職:台塑生醫科技公司總經理、台塑新智能總經理 給學弟妹的話:人生有夢,築夢踏實 【賴映秀、記者吳沂諠專訪】1991年畢業於化學工程學系的劉慧啟回憶大學新生訓練那一天,恍如昨日。來自彰化縣芳苑鄉路上村的化工系小大一聽到系上老師說:「民生所有的需求九成都跟化工有關」;教務長則說淡江學生最好參加3個社團,「如果不行,至少一個。」劉慧啟回憶當年往事不禁莞爾,他說自己腦洞全開,照單全收。38年後的今天,這位一手掌管生技、生醫、新能源的台塑生醫科技總經理驗證了:老師要他走的路全都是正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