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11-17 NO.1231 學習新視界
【本報訊】航空太空工程學系11月23日上午6時46分,在屏東旭海國科會「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成功發射第4支小型科研探空火箭「淡江二型」。火箭推進時間13秒,最高飛行高度超過7公里,創下本校歷來最高成績。全程依照預定程序順利完成飛行,並順利降落於預定落點範圍內,圓滿完成任務,為本校火箭發展史再添新頁。
下載:
發布日期: 2025-11-17 NO.1231 學校要聞
【記者陳歆伃淡水校園報導】由USR計畫「淡水好生活:大學城賦創設計行動」團隊主辦的「2025淡水生活節:淡味拾棲蒔」,11月15日下午3時在淡水紅樓舉行開幕式。建築系教授黃瑞茂介紹活動,秘書長馬雨沛、永續長蕭瑞祥、新北市學習型城市召集人歐亞美、淡水老街商圈理事長盧育佑、淡水社區大學主任范情、淡水區公所經建課課長黃烱裕及本校多位師生出席,共同見證淡水生活美學再進化。
【本報訊】體育事務處11月17日上午11時在國華高爾夫球場,舉辦「75週年校慶盃高爾夫球賽」,吸引近90位教職員生和校友熱情參與。董事長張家宜、前校長趙榮耀、學術副校長許輝煌、國際事務副校長陳小雀、菁英會會長林健祥、校友總會總會長莊子華,以及菁英會榮譽會長孫瑞隆共同開球,為賽事揭開序幕。
發布日期: 2025-11-17 NO.1231 學生大代誌
【記者彭子薰淡水校園報導】生活輔導組11月17日中午12時在B418聯合服務臺前,舉辦「集食行善.淡江同心」物資募集活動,由航太一「校園與社區服務學習」課程學生協助,號召全校師生以行動傳遞惜食、惜福與分享精神,為弱勢家庭提供實質支持,同時落實校園「永續生活、共好社會」理念。此次共募集到20箱愛心物資及零錢捐,並於11月20日下午,由學務長武士戎全數移交給社團法人中華安得烈慈善協會,協助提升孩童的餐食穩定性,減輕家庭壓力。
【記者陳楷威淡水校園報導】歷史學系、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中心、覺生紀念圖書館11月18日中午12時,在圖書館2樓閱活區共同舉辦《來去北海岸看石滬》新書發表會。該書以「從生活故事理解海洋」為核心,由歷史系主任、海洋委員會計畫主持人李其霖撰寫故事,中文系校友黃冠與葉麗菁共同創作插圖,以易讀的敘事與溫暖的圖像,引領讀者重新認識北海岸珍貴的石滬文化。
【本報訊】本校歷史學系與馬來西亞吉隆坡廣東義山、新紀元大學學院東南亞學系攜手,11月15至16日在吉隆坡廣東義山,共同舉辦「第五屆馬來西亞華人民俗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以華人民俗、文資保存、人文交流與跨國比較研究為主軸,吸引近200人參與,深化臺灣與馬來西亞在人文研究的學術對話,推動雙邊文化合作的新局。
【本報訊】本校航空太空工程學系預計在2025年11月23日上午6時,發射第4枚探空火箭「淡江二型」,除了驗證自行開發之航電系統,並為之後更精進的火箭技術進行準備。
【記者曾晨維淡水校園報導】USR計畫辦公室11月16日上午在HC305,舉辦SIG論壇「地方治理×生活轉型:大學與城鎮實踐對話」,由建築系助理教授朱百鏡與企管系教授涂敏芬主持,安排5場專題發表及與談交流,並同步YouTube直播,展現各大學在USR計畫中的成果。下午則帶領與會者走入淡水重建街街區,分組參與3項體驗活動,實地感受大學深耕地方的成效。
【記者彭子薰淡水校園報導】生活輔導組11月17日上午8時,在H116舉辦「著作權之認識與實務運用」講座,由北辰著作權事務所律師胡中瑋主講,提升學生對著作權的正確認知,避免因誤用他人作品而觸法,近50人參與。
【記者顏群倫淡水校園報導】課外活動輔導組11月17日晚上6時30分在SG316,舉辦「社團增能——『與Eye同行』關懷生命音樂分享會」,邀請視障音樂家賴婉怡與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喜樂傳播中心組長、化工系(現化材系)校友謝國楨分享生命故事,引導學生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理解尊重他人與自我肯定的重要性,近40人參與。
【記者黃佳信淡水校園報導】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中心韌性治理規劃組11月18日中午12時30分,在HC306舉辦永續管理師培訓課程,邀請英國標準協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BSI)總裁策略顧問蒲樹盛,以「大專院校最適合投資的永續行動是什麼?」為題演講,從全球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趨勢切入,分析「數位信任(Digital Trust)」與「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的雙軸轉型,並提出校園推動永續的具體建議,逾50人參與。
#### 文/教設系助理教授彭莉惠 過去十年,全球的性別浪潮幾乎無處不在。從#MeToo的揭露到多元家庭的立法,從女性董事席次的增加到月經貧窮的公共討論,我們似乎正走在一條前所未有的進步之路上。但這幾年我接觸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性別學者談論「平權」時,內心卻常浮現一種複雜的感覺:這條路雖然光亮,卻並不平坦。越是高舉「進步」的旗幟,我們越容易忽略那一層被壓抑的焦慮與抵抗。 <br /> #### 一、進步的語言,何以成為文化的壓力? 我在歐洲參加過一次性別主流化論壇,主持人用一句話...
【何嘉敏淡水校園報導】經濟學系教授林彥伶以線上課程《循環經濟初探》,榮獲2025臺灣開放教育卓越獎「開放教育優良課程獎:MOOCs或微學分組」優選。頒獎典禮11月15日於「2025臺灣教育科技展」舉行,該獎項由社團法人臺灣開放式課程暨教育聯盟主辦,每校每項目推薦1門課程參加徵選,鼓勵大學教師製作優質的開放式課程。
【記者詹妤璇淡水校園報導】攝影社11月20日晚上7時在B428舉辦「商業動態攝影」講座,邀請動態攝影師李麥克透過實例與經典理論,從拍攝手法、構圖美學到後製剪輯,全面解析商業影片的製作流程與核心技巧,吸引約70名學生參與。
發布日期: 2025-11-17 NO.1231 即時總覽
【本報訊】本校在QS(QS,Quacquarelli Symonds)11月4日公告的「2026亞洲大學排名」((2026 QS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中,列名295,東亞排名143,國內20名,私立大學第8,成績皆較去年進步。本次排名共1,526所亞洲大學上榜,國內共57所大學入榜,含國立大學30所,私立大學27所。
【本報訊】本校工學院BIM中心主辦第2屆「土木科技展暨國際研討會」,11月20日在工學大樓一連舉行兩天。除持續關注土木科技與永續發展,更首次將多元、平等與包容(DEI)、工程法律及技術鑑定納入研討議題,體現土木工程領域與時俱進的跨域精神。科技展參展的廠商包括國內大廠:台灣世曦、中鼎集團、泰興工程、工信工程、根基營造、三維工程、璽樂科技、宇沛永續、亞東預拌混擬土等公司,歡迎各界參訪。
【記者徐芷儀淡水校園報導】為慶祝創校75週年,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與系友會,11月8日在工學大樓E787舉辦「智慧永續發展論壇」,頒發114學年度上學期獎學金,師生與校友返校共襄盛舉。
【記者徐若瑋淡水校園報導】賀!戰略所博士生楊文楓,以博士論文《「被遺棄的困境」與「聯盟強制外交」的實施:以北韓—中國關係為例(1992–2022)》獲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2025年度「最佳博士論文獎」。今年該獎項僅頒發給一位博士生,對他而言,是多年研究累積後的重要肯定。指導教授李大中所長同時獲頒「指導有方」獎牌,肯定其在教學與指導上的貢獻。
【本報訊】工學院與群益金鼎證券,11月17日舉行合作備忘錄(MOU)簽約儀式,以「AI啟航・永續共行」為合作主軸,正式啟動雙方在數位科技人才培育、產業應用研究與環境社會治理(ESG)實踐領域的深度合作。雙方皆表示,未來將持續擴大合作範疇,包括進階課程共創、金融科技專題研究、產業實習合作、AI × ESG 創新應用等領域。
【賴映秀淡水校園報導】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主辦的「AIGO淬煉實戰盃競賽」,11月13日在世貿資訊展公佈第二階段競賽結果,資工系特聘教授張志勇所帶領的「人工智慧與產業技術實驗室」,一舉拿下優等獎30萬及佳作獎20萬元,為唯一獲得決賽獎項的學術團體,也是唯一在決賽獲得2個獎項的單位。加上第一階段入圍的7組,總獎金8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