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2025-07-03

彭啟東 曾秋桂同場分享淡江未來理念與AI教學經驗

【賴映秀淡水校園報導】本校校友,未來敘事工場執行長彭啟東、村上春樹研究中心主任曾秋桂受邀,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北區基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主辦的「AI超進化:想像、實作與教學協作」講座上,對80位大專教師提出淡江的未來理念與教學分享,展現本校AI+SDGs∞的高度影響力。

該主題講座由教育部指導,6月30日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行政大樓2樓第二演講廳舉行。主辦單位邀請5位學者專題發表,分享AI趨勢、工具的應用與實作經驗,兩位淡江師資同場演說,展現影響力。其他3位講座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特聘教授劉遠楨、君邑資訊內容總監王錦宏、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馬尚彬。

彭啟東兼具本校未來學所校友、教育未來設計學系博士班學生、教育科技學系兼任教師的身分,繼去年擔任北區工作坊教師之後,今年第二度以「AI、教育的未來進行式」為題,擔任首位講座。他首先以「未來學」導入,帶領大家思考過去的「關鍵事件」如何改變教育趨勢,而未來又將發生什麼「關鍵事件」,能夠改變未來情境?他以日劇演進帶領教師觀察老師形象的轉變。從1979年的〈3年B組金八先生〉、1997年GTO漫畫改編的〈麻辣教師〉、2024進入AI時代的〈富翁教師〉,他請教師們思考:「AI進入學校跟校園、整個教育產業之後,老師需要如何改變?」

此外,他提到另一個教育趨勢:「遊戲化」,他以遊戲的3個重點機制來談「學習」:「很困難等於好玩;失敗的時候是一種樂趣,且提供一種需要解決的謎題。」他認為在不久的未來,在元宇宙虛擬空間裡,需要借助這些特別會玩或擅長複雜遊戲的學生,他說:「他們可以思考出未來的理想模樣。」

連續7年通過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案審查的曾秋桂打頭陣,分享在教學現場,深耕AI融入教學的實際經驗。引言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研發長王維元介紹時,讚賞曾秋桂自108學年以來的的計畫題目引人入勝:「都是具有前瞻性,關心當時重要時代課題的AI與SDGs」。主持最後綜合座談的台灣海洋大學副教務長林泰源也推崇曾秋桂的科技與人文融合的教學實踐研究運用AI實例,是一項革命性的創新壯舉。

曾秋桂話說從頭,提到五年前首度在本校外語學院開設共同科「AI與外語學習」時,一開學就被深具AI概念且資質不錯的學生來信強烈要求更改課綱,希望刪除AI概論,直接進入實作技術的指導的例子。她鼓勵教師勇於接受學生的建議,隨時調整教法:「大學生是數位原生世代,土法煉鋼(背誦式)的語言教學,可能難以被接受。」

此外,曾秋桂也整理出自身2019年至2025年間應用AI技術於語言教學的經驗,區分各時期的特色。強調AI加HI(人類智慧)才是王道:「2025年以後,AI工具應用固然重要,培養學生具備分辨生成AI給予的答案真假的專業能力更形重要。」

關鍵字 #教學前線 #未來敘事工場 #彭啟東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北區 #村上春樹研究中心 #曾秋桂 # AI超進化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7夥伴關係

NO.1220 | 更新時間:2025-07-03 | 點閱:36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7-03 15:32:01
  • 線上人數:1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