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俄國語文學系杜佳馨
赴俄國交換,是我給自己在俄文系學習設立的小目標,終於如願在2023年9月到莫大(國立莫斯科大學)參加語言課程一年。
一起到莫大的夥伴們,其實在臺灣上課時彼此不太熟悉,但與幾位一起討論出國事宜、搭飛機、撐過初來乍到俄國煎熬的日子後,漸漸的我們建立了屬於彼此革命性的友情。剛到莫斯科的前兩週,有學長姐接應讓我們很有安全感,但還是因為不習慣俄國人說俄文的速度、對莫斯科的交通還不熟悉,與住宿安排上需要等文件和做健康檢查等等,感到有些煎熬。但我們很努力適應留學生活,採買生活需用品、參與學院每天的課程,甚至是開始跨出舒適圈參與學院舉辦的社團活動、認識俄國朋友。
除了課程時間,上學期我還參與了戲劇社團「театральный кружок」,期末我們演出普希金的故事〈Царь Салтан〉,我第一次穿上俄國的服飾,覺得非常有趣(但這裡有個小插曲,因為身高差,第一次套上裙子的畫面其實有些滑稽,表演時還特地穿了較高的鞋子以防跌倒);並且藉參加社團的機會,我也結交一群來自中國的朋友,在之後的留學生活上也互相幫助和交流。下學期開始,我則是加入了俄國歌謠社團「кружок русских песен」,不僅認識了一些俄國歌手和歌曲,更開心的是我們也參與表演活動,對我來說聽音樂和開口唱歌真的是個很好背單詞、進步會更快的語言學習方式。
較特別的是,下學期我也開始在小學的課輔班教中文,剛好小學向學院發出邀請,招募語言教學的課程老師,帶學生及學生家長一起在課後時間學習有趣的內容。我準備中文教學,也試著在過程中分享一些臺灣,或臺灣與中國共同的節慶習俗等等,用自己的方式和步調帶著學員們一起學習;我練習開口說俄文,同時開始了解外國人學中文的困難,很感謝來上課的學生和學生家長,和我一起學習他們不吝給我課程回饋,他們學習的同時我也在成長,我覺得這是一份很值得也很勇敢的嘗試。
除此之外,冬天我和幾個朋友去了波羅的海三小國旅遊,搭巴士從莫斯科往返(必須說這不是個很好的選擇,唯一值得選擇這個交通方式的原因就是便宜)欣賞了古城美麗的舊建築、吃當地的美食,體驗了在台灣感受不到的冬天樣貌和氣氛,覺得有機會還會想再更深度的拜訪這幾個國家。春天之後,我也聽從老師建議,開始拜訪了金環城市(回國前還會有好多新的印象和回憶)。平時,我和朋友們則常在莫斯科大大小小的聚落散步,拜訪博物館、參觀藝廊或是欣賞劇院表演、演唱會等,自己特別喜愛在俄國的公園裡散步,獨自一人或是和朋友一起都是非常舒服、放鬆的生活時光,是來到俄國之後我才體會到在公園裡散步的樂趣,也深深愛上了這件事情。
這一年的交換時間,學習語言之外也認識了俄國人的日常習慣、生活樣貌。和俄國人相處,會發現也許在莫斯科大家的步調快一些(順帶一提,他們真的很會走路),但男性對待女性表現的紳士(比如冬天進餐廳幫女生開門、脫大衣、取大衣等等)、喜歡彼此幫忙,這些小細節都還是會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對於俄國的認識才慢慢開始,一年說長不長,我也在莫斯科留下了很多回憶:第一次溜冰、第一次看到湖可以是液態也可以是固態,第一次在雪中漫步,第一次感受到雪融化時根本是個災難,還有第一次感受到春天大地重新復甦綠草回歸土地上的新奇感……等等。偶爾對俄國會有些小抱怨但也有很多喜歡的地方,我期許自己未來有機會再回來這裡,用我的方式繼續認識這個包含了很多民族和很多文化、氣候變化和歷史故事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