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傳真 2025-07-09

【留學傳真】看過古人看過的山水 陳笙瑋更懂更喜歡自己

文/經濟學系陳笙瑋(中國同濟大學交換生)

看完這篇文章,你肯定迫不及待要搭上前往上海的飛機了,出發前可以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想要寫下什麼樣的故事?一個陳舊的問題,能否被新世代的人們所解答,答案會在旅途中浮現,走出宿舍,去交流、去聽去看,並非要一切都好,只需要充滿深刻的回憶。

雖然身旁的交換生很多,我傾向多與當地人交流,有人玩遍中國大陸20幾個地方,也有交換生埋入專業領域與當地學子一拚高下。這是一個沒有對錯的半年,你可以頹廢、探索、調整步調、準備漂亮履歷,不會有人指責你,總感覺這是真正意義的大學。離家越遠,越看得清楚自己。

旅行,是一種很好認識這塊土地的方式,在這半年內我曾在馬背上看過內蒙的草原與風雪,去了泰州看了市弄風情、台州的國清寺與天台山,蘇州水鄉的傳統美食、紹興的賽艇比賽、香港的浪漫、南京的沉重過往。我嘗試以各種方式去了解這片我選擇生活半年的地方,當然還有橫跨兩個校區之間的上海哈囉單車騎行。

最深刻的是內蒙的旅行,在9月底的初秋,我們搭上飛往呼和浩特的飛機,不想,剛進到內蒙就下起了雨,一連兩天,這在草原並不是件常見的事情,我想,可能我們將台灣的溼氣帶進了內蒙吧!雨滴打落在枯黃色的草地上,黑色的土壤在一整片枯黃中探出地面,讓我的視野中多了些色彩加入,公路旁的樹也非以往所見,多了些紫色、黃色、各種程度的綠。那時還未曾想過在草原的第三天,遇見了白色。

當大雪降臨,9月的草原被白雪所覆蓋,冷冽的風肆無忌憚地從各方擊打著車;結起了冰,如困獸,於是我們選擇原始的步行前往滑草景點。不想,僅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內,初雪已經變成暴風雪規模,北方似乎說這是冒煙雪,不是由天而降的雪,如利刃。返途,受困在車內19個小時後,車輪才終於有了向前的機會,我寫下許多給家人朋友的信,那時並不如往常的怨天尤人,而是享受這難得。這是我旅行的回憶。難能可貴。

有關校園生活,我還是時常想起凌晨天未亮之前,為了起床練賽艇看見的星空月光。同濟大學賽艇隊是知名的高校賽艇隊,數次海內外比賽都有極佳的成績。「風里雨里530等你」,進同濟之前,賽艇長怎樣都不知道,卻在交換一開始就加入賽艇隊,划完25公里的里程後,還需要每周固定出席三次才能算得上賽艇隊的隊員。賽艇練習不輕鬆,上海的空氣乾燥,時常在熱身就已經喘不上氣,整個呼吸系統像在沙漠中般難耐,卻在一次次訓練的專注以及吶喊下,愛上了這個關於毅力與團結的運動,我想賽艇隊也是最能體現同舟共濟的回憶了。那時驅車前往紹興比賽時,跟其他組的大爺大媽搶賽艇,雨中跟同伴拿著螺絲起子調整船槳、踏板,划到手破皮也沒有人喊停,一聽到插入水中能止滑,沒有人猶豫地整理好狀態插入水中,直到划到雙腿沒有再多蹬一次的力量,喊出聲的拚勁,是熱血的我們最好的和聲。也遇見了一群很好很好的戰友。

交換的旅程發生很多故事,不想匆匆帶過,回想起來,充滿滋味。當我走過自己的路,看過古人看過的山水,我似乎更懂自己,更喜歡自己,更願意接受自己,大學做的最對的決定,或許我多年後會忘記課堂內的同學、知識,但幸好我有一段我很喜歡的故事——同濟大學交換。

關鍵字 #教學前線 #陳笙瑋 #經濟學系 #同濟大學 #交換生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220 | 更新時間:2025-07-09 | 點閱:2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7-09 22:06:53
  • 線上人數:1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