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聞 2023-10-01

水下探測技術課程結業式 17學員獲頒證書

【記者陳楷威淡水校園報導】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中心接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舉辦水下文化資產專業人才「水下探測技術」培育課程,9月23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南海路會議室舉辦結業典禮,頒發合格證書予17位學員。

文資局古物遺址組組長周彥汝首先恭喜合格的學員,這段期間的努力有所回報,同時對他們犧牲週末修習課程的毅力感到佩服;其次感謝海下中心及講師群,協助開設課程培育相關人才,也希望能讓更多社會大眾認識水下文化資產。古物遺址組水下文化資產科科長林宏隆則強調,國家重大建設的水域開發與水下文化資產調查都是很專業的學問,除鼓勵學員們不斷精進自身實力,也期許臺灣相關技術能夠持續進步,進而提升保護水下文化資產的目標。

海下中心主任,電機系特聘講座教授劉金源說明,由於「水域開發利用前水下文化資產調查及處理辦法」之設立,且國內積極發展離岸風電能源政策,促使水域開發案件急遽增加,「水下文化資產判釋人員」及「水下探測技術人員」需求迫切,文化部文資局爰鼓勵大專校院開設相關培育課程,提供業界人士、在學學生修習,藉此提升我國水下文化資產調查能力與水準,符合國內水域開發所衍生水下文化資產調查需求。「本課程不論在課程規劃、教學品質、學習成效考核等各方面都相當嚴謹,是一個高水準且精實的『水下探測技術』實務課程,期望可以建構水下文化資產人才培育的雛形。」

修習該課程的學員,須完成54小時的理論課程、與16小時的海上實習實務課程,並經文資局審核評量合格者,依據「水下文化資產專業人才培育辦法」第六條授予合格證書。理論課程皆於本校臺北校園舉行,由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所長黃千芬、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郭振華、海洋中心執行長劉家瑄、清華大學特聘講座教授臧振華、及本校劉金源、歷史系教授李其霖等多位講師進行授課。內容涵蓋水下文化資產相關法規、海洋地質環境介紹、水生系統與聲納應用,並介紹多種儀器與工具的使用;海上實習實務課程則前往基隆望海巷潮境海灣實習,與進行側掃聲納、地層剖面儀、多音束回聲測繪系統、海洋磁力儀、水下遙控潛器等探測儀器的實務操作。

學員洪志偉感謝文資局舉辦相關課程,認為水下文資探測對自己來說是一項新的挑戰,受過課程的培訓後,也讓自己的文化素養也會著提升,更增加了一份使命感,「未來將積極爭取相關的探測工作,也希望能找到更多的水下文資來達成自己的成就。」學員饒芳如分享,很高興從這門課了解水下文資的重要性,「水下探測技術除了可以運用在文資方面,對於其它水下探測任務成果,也能做出更好的判釋。」

關鍵字 #海下中心 #文資局 # 水下探測技術課程 #劉金源 #李其霖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5性別平等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4水下生命 #SDG16和平正義與有力的制度

NO.1170 A | 更新時間:2023-10-01 | 點閱:78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9-13 17:51:28
  • 線上人數: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