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邀請擁有舞蹈藝術、舞蹈教育雙學位的舞蹈博士,通識課程中心副教授吳文琪於9月3日至13日在淡江大學臉書專頁接受淡江人提問,問答內容集結如下,以饗讀者。同時並由達人自提問中選出「大哉問」3名,贈送小獎品,由林育珊 、Fu-tzu Kuo、劉又瑄獲選。
#### 【本期主題】素人舞蹈創作
#### 為什麼要跳舞?
#### 舞蹈創作需要哪些特質或潛力?
#### 完全不會跳舞可以來修課嗎?
#### 選擇礦工主題用意為何?
#### 【達人簡介】吳文琪
淡江通識核心課程中心副教授吳文琪111學年度起於通識課程開設「身體語言與環境探索」,兩度與台大創新設計學院「音樂合作的藝術與實踐」課程跨校跨域合作,透過「舞蹈藝術知能服務學習」計畫的協同安排,到猴硐探索礦工生命,再以舞蹈與台大學生的音樂進行創作交流,以期末演出作為學習成果驗收。
這位擁有舞蹈藝術、舞蹈教育雙學位的舞蹈博士,本著在大學推廣藝術通識教育的初衷及對舞蹈教學的渴望和期許,2020年開始帶領通識學生投入舞蹈創作及排練,曾在臺北文山劇場舉辦獨舞及創作展《根》。本學期是吳文琪第四度帶領學生進行素人舞蹈創作及校外成果展演。
儘管本校沒有藝術相關科系,過去課程從助教、燈光設計、平面設計、紀錄片拍攝、剪輯、行政、舞台工作人員都不假外求,全部是淡江學生。從9月份第一次課程到12月初演出,在不到三個月的課程中,吳文琪讓學生從探索自己的肢體,從內在出發,透過對於主題的接觸與感動,與台大學生進行舞樂共創。
吳文琪從多年教授通識課程的學生身上肯定「舞蹈的可能性是可以被開發的」,因為「專業的舞者追求到完美才上舞台,而我們的學生們多數沒接觸過舞蹈就進入創作」。「開發每個人的特質,探索可能性,在時間壓力下完成創作,在舞台上是很大的成長。」她認為這也將會是影響他們一輩子的事。
#### 【主題導讀】歌之詠之舞之蹈之 一同來透過身體舞蹈及創作認識自己
#### 文/吳文琪
「舞蹈」二字源自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大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當情感鼓盪於心中,而言語文字、聲音感嘆、歌唱音樂都不足以表達時,情不自禁地便會手舞足蹈起來了。
本質上,舞蹈來自於人內在情感自然而然的表達,主要並非在外在技巧上下功夫。而這「不知」手舞足蹈背後的舞蹈動機,更讓我帶領學生回歸身體,向身內探尋舞蹈除了情感及美感的表達,其內在更深層次的意義。因此,我引領通識同學們以舞蹈本來的功能是為了表達、與觀眾交流為依歸,不重在以舞蹈動作技巧來表達美感,而是直探並深入舞蹈表達的身心靈層次,由內而發。
同樣地,我所引領的舞蹈創作,並不是為了創作而創作,也不是為了表演而創作,而是為了探索生命而創作。在創作中,我自然而然開發了一種由內帶動的方式,引領同學探索自身生命及其與萬事萬物的聯繫,不斷在未知的探索中,挖掘出更深入的生命聯繫及意義。於此舞蹈創作的目的,不僅在於表演,更重要的是透過身體舞蹈及創作認識自己,讓自我生命得以提昇。所以修我的課,有沒有舞蹈基礎並無關緊要,因為我所引領的舞蹈主要不是用肢體跳的,而是用心體會來的;擁有開放的心胸、投入課程的參與更來得重要。
2022年初,在因緣際會下參訪了猴硐礦工文史館,感受到老礦工們為國家社會貢獻一生卻默默無聞背負多年的重擔,也被礦工們朝不保夕、彼此生死之交的情感,以及不遺餘力地傳承煤礦業文化的熱情及精神所感染。尤其是礦工們豁達與強韌的生命力讓我備受感動,決定帶領學生一起感受這種極致的生命力,在服務學習的過程中挖掘出生命的各種可能性。
透過對礦工生命的體會,同學們在創作過程中,隨著礦工的腳步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同時也是在探索自我,往內挖掘出意想不到的自己。過去礦工們每日在不見天日的坑內工作,但他們所挖掘出的「黑金」煤礦,卻可以燃燒生光生熱、照亮人間,把溫暖帶給世人。我們也希望藉由舞蹈創作,透過礦工的生命故事,將此溫情及精神繼續傳承。
註:淡江X台大X猴硐礦工文史館 跨校跨域暨服務學習合作紀錄片(2022,2023)
https://youtu.be/NDPMis4bnn8?si=W4hjqdLpv-c9XTOS
https://youtu.be/BPojai3zVDQ?si=DZIb7f9qhNw4CPeJ
#### 【網友提問】
#### Q1_曾晨維:
您好,請問這學期有開這個課程嗎?
**Ans1:**「身體語言與環境探索」課程這學期有開課,和過去兩年一樣開在星期四34節。這次將會第三度和台大創新設計學院合作,加退選會再增加5個名額,歡迎同學加選。
#### Q2_林育珊:
好好奇,在2023 的影片最後有提到「 許我一個礦工博物館,讓末代成為另一個開始」,背後有什麼故事?
**Ans2:**感謝您的問題!
猴硐礦工文史館,是我們服務學習的一群老礦工們,用他們自己的年金所成立的。去年12月在猴硐整煤廠舉辦成果展演的期間,老礦工們正面臨隔年六月租約即將到期的困境。因此,學生不僅透過舞樂創作來表達他們希望由政府接管文史館以延續礦業文化的願望,也透過紀錄片傳遞這一共同的心願。很高興經老礦工們的努力、協調及眾多人民的祝願,最後這一切有了很好的結果,今年7月猴硐礦工文史館已由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接手經營,並朝向國家級地質礦業文物館的目標邁進。
#### Q3_吳岳軒:
有!我在第一年有修過這堂課,應該說課程的精彩、豐富是之前完全想不到ㄉ!
台大創新的同學和我們後來變好朋友~到現在還有聯絡
淡江朋友們絕對推的充實讚課😍
#### Q4_ En-Tzu Wu:
請問老師,對現代舞的印象都是看不太懂在跳甚麼,如果只是想要去欣賞演出是不是需要先了解或準備甚麼?
**Ans3:**恰恰相反,建議不用準備太多知識性的內容,準備好自己,讓身心放鬆、放下,用心去感受就好。
舞蹈的內涵有如人人都具有的潛能,往往超越理性的思維,也因人而異。先放下看得懂不懂這一上意識的思考,直接讓身體去感受、去享受,用心去體會,也許能心領神會,那種直入人心的內心觸動,抑或是欣賞者與創作之間的微妙聯繫,更勝過千言萬語。
歡迎來修我的《表演藝術》或《身體語言與舞蹈藝術》課程,有了舞蹈體驗實作,欣賞表演時較能感同身受,也較容易與欣賞的創作產生聯繫與對話。
#### Q4_劉又瑄:
我之前也有修過這堂課,除了和自己班上的同學一起討論創作,還有和台大的同學認識、交流,最後共同創作演出,中間的過程很有趣且收穫滿滿,很推薦同學一起加入這個神奇的探索之旅,最後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 Q5_Fu-tzu Kuo:
很佩服老師的熱忱,讓跨校學習能真的落實跨域互動,還帶到猴硐去!相信過程一定非常辛苦,也充滿挑戰!請問是怎樣的契機讓老師走進這特別的議題?又是怎麼樣的驅力讓您不辭辛勞、堅持去完成這樣的課程呢?
**Ans5:**非常感謝您的支持、鼓勵及提問!
以礦工為議題的契機,來自學校希望通識課程加入專業知能服務學習,當我到瑞芳猴硐礦工文史館參訪時深受感動,因而決定帶領學生去感受礦工們在艱苦環境中展現出的極致生命力、學習其豁達的人生,並在此服務學習中挖掘出生命的各種可能性。
而會堅持下去,主要是看到學生在短短三個月內於課程、跨校跨域及服務學習的創作歷程中,從無到有的成長、喜悅及收穫,以及對礦工們具有文化傳承意義所善盡的社會責任。
#### Q6_張淑暖:
請問老師對於零舞蹈經驗的人,舞蹈創作的起步應該怎麼做?是否有簡單的步驟或日常練習可以幫助提升肢體表現?
**Ans6:**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來我的課堂直接體驗,上過我課的同學常常會提到我的舞蹈教學方式很不一樣,放下原本對舞蹈既定的觀念,以全新開放的心態重新學習及感受舞蹈,創作亦同。
關鍵字
#教學前線
#吳文琪
#素人舞蹈創作
#身體語言與環境探索
#通識教育
#礦工
#猴硐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0減少不平等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188
| 更新時間:2024-09-18
| 點閱:233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