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聞 2024-11-15

如何辨別假消息 黃兆徽談AI應用與媒體素養

【記者黃音然淡水校園報導】覺生紀念圖書館參考服務組11月13日下午2時30分,在圖書館3樓學習共享區舉辦「AI時代學習新攻略」系列講座,首場邀請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黃兆徽,以「新聞真假掰-AI、假訊息與媒體素養」為題,分享AI科技現況,如何因應AI的發展,培養識別假新聞的能力。

黃兆徽首先說明,於2018年創立的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成立初衷是因傳統新聞媒體資源有限,無法做好消息來源的把關;為了更好的完成查證假消息、新聞的目的,該組織拒絕政治人物及任何政黨、政府的捐款與合作,保持中立客觀的立場,讓民眾能夠信任事實查核報告的結果,目前已完成3,000多個假消息的查證。

黃兆徽接著表示,生成式AI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由於AI能快速生成流暢且極具說服力的內容,許多虛假訊息可以被快速製造並流傳,如近年的烏俄戰爭,假消息在1分鐘內就能以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流傳,顯示AI在資訊戰的力量不可小覷。在學術倫理方面,AI生成的文本或更難辨真偽,即便目前有ChatGPT偵測器,但AI「自我學習」的特性讓偵測工作更具挑戰性。

黃兆徽也提到,臺灣的Taiwan AI Labs致力推動本土AI技術,希望臺灣在AI應用上能自主發展,避免過度依賴跨國科技公司,並降低被中國及俄羅斯等國家蒐集數據的疑慮;她進一步分享AI Labs與天下雜誌合作的「SKY朗讀系統」,有別於一般的文字轉語音服務,藉由加入專業主播的聲音訓練,讓聲音變得更自然人性化;以及與著名民歌手、本校校友李建復合作的「AI愛播」,使用AI Voice技術,加上邀請四位歌手授權聲音並訓練AI,讓大家能以歌手的聲音生成歌曲。

然而使用人聲訓練會有聲音真偽的疑慮,黃兆徽提到目前已有技術,可在AI生成的人聲中,添加人耳無法接收的低頻聲音作為浮水印,可透過特定設備判別。最後她表示,假消息在AI的協助下更快傳播並造成危害,特別是前幾年的疫情假訊息及各式詐騙手法,大家需培養追求真相的問題意識,對消息多做查證,才能夠保護自己免受假消息的危害。

資圖三吳鈞承說明,因為自己對假新聞如何辨識並防範,以及AI目前的應用感興趣,故前來聆聽,這場講座令他收穫滿滿;並表示新聞是得知身邊事件發生的管道,大家應多培養媒體識讀的能力。

關鍵字 #活動報導 #圖書館 #參考組 #黃兆徽 #講座 #AI假消息 #假新聞 #媒體素養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7夥伴關係

NO.1197 | 更新時間:2024-11-17 | 點閱:51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4-03 17:21:24
  • 線上人數: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