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2025-05-22

【校園話題人物】強運完賽世界馬拉松大滿貫 會計系教授孔繁華靠一支手錶跑出堅持找到健康

【記者王薇婷專訪】「跑步就像人生,不是每一步都順風,但只要我不放棄,終究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會計系教授、策略價值管理與ESG研究中心主任孔繁華,4月21日甫成功完賽波士頓馬拉松,連同近2年完成的5個國際馬拉松,正式達成「世界馬拉松大滿貫」(World Marathon Majors)的壯舉。

這段馬拉松之旅的起點,來自10年前的一份生日禮物。當時孔繁華忙於教學與研究,生活缺乏運動,妻子送他一支Apple Watch作為鼓勵。他笑說:「本來只是想測試手錶的運動功能,沒想到那一跑,從臺北跑到全世界,也開啟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從2023年開始,孔繁華陸續完成東京、柏林、芝加哥馬拉松,2024年再接再厲,參加倫敦與紐約賽事,最終在2025年挑戰門檻最高、歷史最悠久的波士頓馬拉松,為自己的六大滿貫畫下完美句點。波士頓馬拉松的報名門檻極高,參賽成績需達到BQ(Boston Qualifier),為此,他投入大量訓練,並在倫敦馬拉松跑出3小時25分的佳績,順利取得參賽資格。

談及印象最深的賽事,孔繁華表示,每一場都有獨特的意義與回憶。波士頓的「心碎坡」對身心都是巨大的挑戰,是他心目中最硬的一仗;紐約馬拉松則帶給他很大的震撼,「全城就像嘉年華,沿途觀眾如海嘯般的歡呼聲不斷湧來,那種氣氛既震撼又感人,最令我動容。」

儘管最終順利完成六大馬,但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國際馬拉松多採抽籤報名制度,即便具備實力,也可能因中籤機率低而未能參賽。此外,身體傷病更是跑者難以避免的考驗,孔繁華坦言,跑步初期常因肌力不足導致足底筋膜炎反覆發作,後期又面臨過度使用造成運動傷害。2022年底,他甚至因單車訓練不慎,造成膝蓋積水,長期無法痊癒,幸好在參加體育處舉辦「運動疲勞恢復理論與實作」講座,向講者傅思凱請益,逐步調整訓練模式與生活節奏,才慢慢走出低潮,重返賽道。

除了突破身體極限,孔繁華也將跑步融入日常與學術生活。他每週訓練超過5小時,有時在校園內練習,有時沿著河濱奔跑,他時常邊跑邊聽線上課程、備課,甚至構思研究題目與期刊審查的回應。他認為,「跑步可以是真正沉澱心靈的時刻,在這個節奏快速的社會,它讓我重新與自己對話,找到平衡。」

回顧這段跑步旅程,孔繁華特別提到2016年由本校舉辦的「優九聯盟路跑賽」,當年他奪下教職校友男子組冠軍,「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站上頒獎臺,那一刻的喜悅仍深深刻在心中,成為我持續前行的動力。」除了自我挑戰,他也鼓勵學生參與運動,更身體力行投入鐵人三項賽事。下一個目標,他將挑戰全程226公里的超級鐵人三項,結合游泳、單車與跑步,這不僅是體能上的極限突破,更是一場意志力的考驗。

「不是因為厲害了才開始,而是因為開始了,才會變得厲害。」孔繁華時常對學生說,真正能走得遠、站得穩的人,是那些願意從零開始、勇敢面對挑戰,並在過程中持續進步的人。他勉勵學生勇敢嘗試,並為自己找到「人生的配速員」,以穩健的節奏前行,不必急於與他人比較,更無需渴望立刻脫穎而出,只要堅信每一次的努力都不會白費,期盼每位學生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寫下屬於自己的故事。

關鍵字 #獲獎榮譽 #話題人物 #會計系 #孔繁華 #馬拉松大滿貫

本報導連結 #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

NO.1216 | 更新時間:2025-05-22 | 點閱:182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5-22 11:37:38
  • 線上人數: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