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大代誌 2025-11-21

李麥克解析商業攝影核心思維與技巧

【記者詹妤璇淡水校園報導】攝影社11月20日晚上7時在B428舉辦「商業動態攝影」講座,邀請動態攝影師李麥克透過實例與經典理論,從拍攝手法、構圖美學到後製剪輯,全面解析商業影片的製作流程與核心技巧,吸引約70名學生參與。

李麥克以「影片是素材的排列組合」開場,強調影片製作的本質在於透過剪輯賦予畫面意義。他引用電影蒙太奇(Montage)理論中的「庫里肖夫效應」(Kuleshov effect),說明同個老人的臉部特寫,若分別搭配小孩玩耍或比基尼女郎的畫面,會使觀眾產生截然不同的解讀。「單個鏡頭沒有固定意義,意義來自於組合。」他認為藉由前後畫面的安排,創造特定情緒與故事張力,正是剪輯的核心價值。

在拍攝技巧方面,李麥克將運鏡比喻為「相機的走位」,並播放韓國團體MV逐一拆解其專業手法,例如推鏡能聚焦主體、營造專注或緊張感;拉鏡能呈現全貌或抽離效果;仰拍則能賦予角色偉大氣勢。他特別提醒,「每一種運鏡都有其目的,不是為了炫技,而是為了說故事。」此外,他也提及幀數(FPS)的運用,說明60或120 FPS是拍攝慢動作的關鍵,能強化畫面戲劇效果。

講座中也涵蓋影像美學與製作細節,包括三分法構圖與引導線的運用技巧、解析剪輯節奏對影片氛圍的影響,以及色彩校正如何傳達情緒等。他同時提醒,收音品質決定影片的專業度,從前期企劃到後期製作,每個環節都需細心處理。

講座尾聲,李麥克分享支撐他持續創作的動力——「心流」,勉勵學生尋找讓自己全神貫注、甚至忘記時間與疲憊的事物,「當你在創作過程中感受到快樂與忘我,那便是心流。」他認為唯有找到這份熱情,才能在攝影這條路上走得更長遠且幸福。

社員、日文三周雅玟表示,「老師在講座開始時有詢問大家的意見,並針對大家感興趣的部分分享,非常喜歡這種互動方式。」歐語法文三林庭儀則分享,「自身有接觸影片剪輯,今天學到很多知識,也認識到不同運鏡方式,對未來的創作很有幫助。」

關鍵字 #活動報導 #攝影社 #李麥克 #商業動態攝影 #社團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

NO.1231 | 更新時間:2025-11-21 | 點閱: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1-21 16:02:48
  • 線上人數:8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