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 2005-08-08

【特別企劃:淡江,唸過的都說讚!】

想起我的大學生活,那可真是多采多姿,令人回味無窮啊!

在4年的淡江生涯中,學習得最多的是社團,包括做事的能力、與外界接觸對談的能力,都是那時培養的。不過,在課業上我也不敢馬虎,像會計老師很嚴格,給我們打下很好的基礎,還有電腦課,對我們就業有很大幫助。

當年我大一時,已是民歌手的學姊楊祖珺(現為文化大學助理教授),在校園內舉辦演唱會,為了紀念當年的李雙澤,所發起的「唱自己的歌」,她那自彈自唱的精神吸引了我,大一暑假我就參加「金韻獎」歌唱比賽,同時參加合唱團,大三擔任「江聲合唱團」團長,出了〈龍的傳人〉專輯,大四擔任指揮……當年的我,和一群朋友們,為民歌也為台灣流行樂壇,注入了新觀念和新做法。

相隔25年,重聽以前的歌,驚喜的是,當年有那麼大的勇氣去嘗試,而現在擁有的人生體驗,更讓我明瞭,當年的勇氣是多麼的珍貴。所以,要珍惜年輕時的夢想,趁早去做,回憶起來是一種享受。

那時,淡江有許多不錯的社團,我大一參加新生盃辯論比賽,曾拿過「最佳風度獎」,在健言社(大二到台北校園上課改稱慎言社)認識許多高手,他們分屬不同科系,有現任中國時報旅行社總經理李家德、嘉惠集團總裁喬培偉、IBM大中國區金融服務事業部副總裁秦尚民,成就都很不錯,他們一直是我學習的好對象。

尤其商學院畢業的學生,未來職場遇見機會很多,許多人成為彼此事業上的好夥伴,老師們的身教,以及各系同學們不同的思考角度,讓同學間的每一次互動,都是一種學習的歷程。可以說,我所看到的淡江人是「努力而頭腦靈活的」,因為淡江是個重視「自由」的學府,學校主張適情適性的通才教育,就算在圖書館吹冷氣睡覺,也沒人會干涉,當然,這麼做似乎太浪費了點兒。

我一直很感恩,在淡江的學習,創造了我後來多元的人生歷練,即使我從事各種不同的工作,當年在社團中所受的訓練、所交過的好朋友,至今仍深深影響著我。今年七月民歌三十嘉年華會,與許多老朋友相聚,又讓我回顧了這生命中重要的一頁。

上月14日,因著當年在校時健言社的好朋友、現任校長室秘書黃文智的邀請,我又回到了母校淡水校園,參觀了文錙藝術中心和音樂廳、海事博物館,深深慶幸現在的淡江學生,學校提供了那麼好的環境和設備,在專業領域之外,培養同學們的多元學習,同學更應該藉此機會,拓展眼界,發掘個人特質,將來會收穫更多。

NO.614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283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3 15:19:38
  • 線上人數: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