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2008-10-13

建築界國際新星方菀莉 呂欣侃 融合自然與數位 設計人性建築

【記者陳貝宇專訪】由中國《風景園林》雜誌主辦的「五.一二地震紀念景觀概念設計國際競賽」於8月揭曉。打敗來自世界各地276位建築設計好手,以作品「Healing the Wounds」奪得首獎的兩位建築界國際新星──方菀莉、呂欣侃,雜誌稱其為「美國選手」,其實是道道地地「made in Taiwan」,本校建築系第31屆畢業系友。

方菀莉曾參與九二一博物館競圖,這次豔冠群芳的作品「Healing the Wounds」,除參考了九二一博物館競圖經驗,並設身處地以受難者家屬的角度出發,從建材、地形、建築物到與未來參觀者的互動都再三思索,追本溯源,互相辯證,最後,別出心裁地運用再生建築廢料融合環保概念,以迎向旭日的建築方向代表新希望,以六萬坑洞象徵受難人數,並延伸出由參觀者將坑洞「回填」種植新生命,用以象徵人心凝聚的患難真情,及參觀者與紀念園地的情感鏈結。他們發現,傷痛唯有面對才會走過,「紀念空間對人的意義,會隨著時間轉變成一種力量與希望。」方菀莉回憶,他們曾因於截稿前四天仍未劃出實際設計圖而萌生退意,但一股想把心中的聲音告訴世人,並讓「思考劃下句點」的力量,支撐他們走過挫折,最後終於不負眾望拿下大獎。

方菀莉、呂欣侃自本校畢業後,受師長的鼓勵赴美深造,目前定居美國專事建築設計。方菀莉,哈佛大學地景(landscape)建築碩士,建築理念強調與自然互動,表達出對大地脈動的重視與堅持。她回想填大學志願時,看到建築兩字,直覺「它能給我無限的想像」,因為這個直覺,讓她一頭栽入建築世界。就讀淡江建築系期間,她深深被老師的教學熱忱所感染,在國內普遍資源不足的環境下,師資成為學生瞭解國際間建築知識的唯一窗口,大一時期建築系副教授王俊雄對於基本功要求嚴格,為她紮下堅實的建築設計基礎;大三下助理教授龔書章引導她感受從事建築應有的態度,曾旭正老師則開啟她與自然人文結合的建築視角,方菀莉感激的說:「在老師的帶領下,才使我出國後能快速熟悉國際間的建築環境。」

呂欣侃鍾情於電腦繪圖,卻愛上藝術的美感與不理性,選填大學志願時僅填五所大學,目標全部都是建築系;如果說,建築需要用時間與知識的等待,以求「上手」,那麼呂欣侃就是很好的例子,大學時期,呂欣侃曾因抓不到建築的感覺而喪失信心,直到大二下最後一個設計圖,評圖老師張基義一句:「你對圖的操作,已超過二年級的能力。」給了他一劑強心針。畢業之後遠赴哈佛學習,善用哈佛與MIT姐妹校的關係,積極汲取哈佛的建築知識與MIT的數位新知;並順利取得哈佛與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雙碩士,他在哈佛擴展了想法的廣度,在哥大則增加了深度,印證了畢業時張基義對於他的勉勵:「學什麼是一回事,重要的是增廣見聞。」看似老實的呂欣侃,在設計上一點也不溫吞,他曾經打破曼哈頓傳統大樓的設計模式,運用燈光等建築元素,設計出上下顛倒的大樓。近年更參與韓國555公尺的Lotte super tower等設計,預計打破目前世界最高樓台北101的448公尺。而未來,他想要將數位運用於建築上,「讓數位不再只是建築材料,更能與生活緊密結合,進而改變人的生活型態」。

方菀莉言談感性,呂欣侃穩重和緩。方菀莉暢所欲言時,呂欣侃總在一旁靜靜聆聽,偶爾作上最適當的註解,當呂欣侃詞窮時,方菀莉總能接上、恰到好處的補充。她要融合自然以設計人性建築,他夢想用數位結合建築,方便人類需求;截然不同的個性,卻擦出最耀眼的火花,「就是歧見太多,所以才能發現盲點」,兩人相輔相成,已經培養出絕佳的默契,「我習慣從視覺下手,她習慣從精神層面思考。」呂欣侃的結論,點出他們儘管建築路上,各有想法,但是每個設計動機都是為了對「人」的關懷;他們總能在互相討論、琢磨下,截長補短,本次比賽一鳴驚人,便是最好的例證。

建築或許不總靠天份,還需要不停地吸收成長。他們的建築設計作品並非單純靈感,而是一次一次生命經驗的累積。每一次的新作,像是一個出口,輸出盤旋已久的夢想,也同時吸收新的能量,並且構築著自己的建築態度。設計圖上的一條線,對他們而言,不僅是一個二度空間,而是一個建築態度的展現,這兩個建築新秀,將順著自己的建築態度,持續為屬於「人」的建築空間,建構出美好未來的藍圖。

NO.727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72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8 10:02:14
  • 線上人數:6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