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9-06-01

外卡效應在淡江─公行系:兼容法政知識基礎 樹立公法行政專才典範

公行系國內外優秀校友請點選右下角”檔案下載”處

文�黃雅雯、陳依萱、江啟義、陳頤華

引言

本校公行系成立於民國53年,至今逾40年,除行政等相關學科外,特別重視法律(尤其是公法方面)的課程,以培育有正確法治觀的行政專才,自創系以來,於公部門服務人數已突破600人,顯見公行系累積40餘年的校友,皆積極為國效力,貢獻所學。

系主任黃一峰

在國家發展中,除企業管理人才外,公共行政人才之培養也相當重要,民國50年初期,政府為培育優秀公共行政人才,特別推動設立公共行政學系,除政治大學外,本校亦於同時間設立此系。有別於他校相關科系以企業管理做結合,本校公行系強調「公法」的培養及訓練(公法是指規範國家和人民之間關係的法律)。

十幾年來對企業的觀察,公行系知悉政府未來走向及企業走向,在課程安排上,以其經驗進行調整,為學生未來就業注入一劑強心針,如:在必修或選修課程,增設法律、行政及政治等相關選修課程供同學選擇。教學方式上,除傳統授課外,另使用「模擬教學」,將立法院或地方機關的組織及體系帶到課堂上,以輕鬆活潑的方式授課。就業方面,擬開設各種學程如人力資源管理學程、政策分析學程等,針對未來就業的方向供同學選擇,如:考取公職、企業管理及擔任非營利組織(NPO)管理人員。研討會及期刊論文部分,每學期固定舉辦國內學術研討會;每學年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公行系創立迄今逾40年,在國內之公共行政學門占有一席之地,未來除積極參與公行領域各項活動外,期望能成為國內相關科系的引領者。

課程規劃兼具理論訓練與實務應用

有別於他校公共行政學門,本校除「行政」、「政治與政策」外,尚兼顧「法律」,並負責本校通識課程「憲法學門」的教學內容。在當代公共行政「依法行政」的前提之下,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法律知識能力,塑造出以公共行政為中心,兼具法律學與政治學專長的特色系所。此外,在國際化、未來化、資訊化等三化政策指引下,公行系在藝術、科技、未來與其他學科整合,培育學生具多元視野。

課程設計上,公行系關注於「理論訓練」、「實務應用」與「科際整合」三層面,致力於「公共行政專業趨勢」、「學生就業出路」兩者平衡,從學術基礎、專業所需、學生需求及職涯發展等面向,為大一至大四的同學規劃一系列專業課程,藉以培養學生具備公益、民主與倫理理念的公民特質,強化法律及政治整合分析能力,最終目標是培訓兼具理論與實務並重的專業行政管理、政策分析、跨部門領域等人才,成功立足於社會。

理論訓練方面,公行系在一、二年級設有「行政學」、「政治學」、「法學緒論」、「憲法」、「社會學」、「邏輯學」等課程,為學術理論扎下根基,並協助學生構建對公共事務的了解。實務應用上,大三、大四設有非營利與實習課程,如「民營化政策與實務」、「非營利組織」,給予欲發展社會公益事務、法律專長的學生有深入研習之機會,並養成跨界合作的知識能力。而「科際整合」則關係公行系與其他領域結合之課程,如「永續發展」、「政策與法律」等,提供學生由多元角度關心公共事務,拓展對公共事務分析的知識與技能。

師資跨法律行政政治

公行系現有專任教師14人,兼任教師40人,堅強的師資陣容,除滿足學生多元專長的選修外,尚支援憲法通識課程。助理教授以上的師資100%具博士學位,有8位具美、英、德、日本等國博士學歷,如具美國密蘇里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的教授陳恆鈞、具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政治學博士學位的教授陳銘祥,對公共政策、政治均有深入研究;具日本神戶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的副教授林麗香、具德國馬堡大學法律博士學位的助理教授劉如慧,皆專精於法律。多元及多國學術特色,不但提升公行系在學術研究上之質量,且頂尖而廣大的師資陣容更滿足公行系對行政、政治與法律三領域兼顧的特質。

學術活動強化學生知識研究力

公行系加強與國內、外學者專家進行學術交流,如:邀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忠華分享社會議題,並參與國內各大學院,公私部門所舉辦之研討會,如:邀請政大、台大、世新等校之教授參與「永續發展與制度變革學術研討會」;與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合辦之「政府部門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研討會」等。此外,亦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使教學與研究得以與時俱進,平均3年內學生出席學術會議54人次,透過積極參與各類會議,汲取新知。同時教師們亦參與國際學術研討會,平均3年內參與會議計80人次,會後則提供心得與師生共同分享,以提升師生之學術專業能力、拓展國際視野。

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如「2008年文官改革與政府績效國際學術研討會」,協助學生了解公共事務,並實際體會理論與實務的關係。同時規劃設置獎助金及與其他單位辦理學術研討會,期經由多元化研討會,鼓勵學生參與及提出論文發表,從而營造更濃厚的學術研究風氣。

教師們的研究案,除以碩士班的學生為研究助理外,亦在能力允許範圍招募大學部學生成為研究案的一員,使學生更貼近研究,以強化大學部學生的相關知識與研究能力。在期刊論文方面,每年固定推出《法政學報》,至今已有6年歷史,出刊逾20期,集結師生之傑出論文並出刊,成為學術研究方面有利的資料。並成立系友會,讓系友可藉此凝聚向心力,傳承職場經驗或提拔學弟妹。

此外,公行系亦提供非營利組織實習機會,與國內政府機關合作如:考試院、行政院研考會、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等合作,並輔導學生接觸NPO(非營利組織)、NGO(非政府組織)機構,使利用暑期至非營利組織實習,有助於學生對社會非營利等公共組織的了解,並提供參與及絕佳的接觸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職涯生活。

校友憶當年

第一手實務教學受益無窮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主任秘書劉昊洲

對於求學時期老師的印象,以「大師風範」方能形容。當年授課的教授,大多為德高望重的師長或公部門官員,如:國民大會代表葉祖灝、考試院考選部部長林嘉誠等。尤其是教導我們西洋政治思想史的葉祖灝教授的教學方法,使我受益無窮,當時教學方式是以課本為基礎,課堂上另分享國民大會開會情形為實例教材,將國會的開會情形、黨派現象以中立的角度進行分析,成為第一手實務教學,對於我在學習方面有了強而有利的資訊,而不限於課本上呆板的條文,或是媒體渲染的二手訊息。葉教授的經驗分享,使我在立法院工作時,對於相關程序及待人接物方面,更能得心應手,也讓我更能深刻地了解到:「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此一道理。

此外,雖參與社團占去我部分時間,但我仍善用空檔,將課業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也獲得課業獎學金。也因我不斷地進修、增進自我能力,才得以在高普考、甲等特考中脫穎而出。分享個人善用時間的心得,如:通車時適時的休息打盹、閒暇時間預習功課等。此外,做事時要有方法,事前擬定計畫及備案,對於處理各項事務方面必能更有效率。

政治理論分析精闢學術風氣盛

彰化師大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劉兆隆

淡江是個令人驚豔的學校!原先就讀淡江中文系,但本身對於法政議題有極大的興趣,因而轉至公行系。當時系上政治領域的師資陣容十分堅強,大幅提升我們對於政治研究的理論分析。回想當時有不少同學選擇考公職,而我則是因系上研究學術風氣盛行,決定繼續致力於政治學的專業研究。除了學術資源,系上很多留學歸國的教授,例如施正鋒老師的美國留學經驗及許志雄老師的日本留學談,讓我們對後來的人生規劃,有了不同的方向,並開拓視野,使我們與國際接軌。

學術自由是對公行系的第一印象,第一屆畢業的我們,跟系上教授感情相當好,當時系主任林麗香,常在課餘時間給予課程及研究指導,更一同參與系上活動。她講究自主學習,給予我們很大的學習空間,在民法的專業上,教學態度嚴謹,同時展現出自由學風及包容性。這些教學特質及對於師生間的互動,深深影響我,成為我現在為人師表的典範。

淡江豐沛的資源,使我能善用學理,亦能從實質的經驗中,看到管理模式的最佳應用。淡江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十分聰明,發展彈性很大,現在系上的師資完備,在行政與政治上都有專才,要相信自己把握學習機會,拓展自己的影響力。

公職教師分享經驗結合理論實務

外交部總務司司長李芳成

很懷念在淡江求學時期,對於老師課堂上不斷的要求,有助於扎下深厚的根基,如行政法及民法概要等,使我們具有未來考公職的優勢。淡江校友眾多,我目前任職之公家機關,就經常與校友相遇,無形中彼此幫助提攜。另外,在淡江求學的過程中,對於公共行政體系的公職有新的體認。回想早期的公行系,有許多教授同時任職政府部門,擁有許多實務經驗。例如前內政部民政司司長居伯均,當時是系上老師,經過幾個學期的薰陶,強化我們對公務人員第一線的實質了解,讓法律不再只是規章,人事行政不只是抽象的文獻。這對於我後來在公職服務時,懂得將理論與實務結合,比別人早一步在公務上進入狀況。

公行系的最大出路之一,就是報考公職。在系上老師鼓勵之下,順利於在學階段考上高考,擁有公務員資格,但真正幫助我發揮長才的,是創辦人張建邦。當時張創辦人時任台北市議會議長,特別引薦我進入議會殿堂,成為台北市議會組員。這段經歷讓我成長許多並感激在心,而也因此開闊了視野,也使我後來在31歲能升任中央部會科長一職,完全是因張創辦人當時的推薦。身為淡江的一員,學弟妹們一定要不斷進修及提升自我素質,才能不斷突破自我極限。

教師勤教嚴管引導學生學習

總統府第二局局長陳烯堅

公行系歷史悠久,40多年來在公行界造就不少人才,記得就讀研究所那兩年,每天寫作業、趕論文,假日也沉浸在書海中,時間彷彿永遠不夠用,過得非常充實。公行系老師教學態度嚴謹,但上課方式卻生動活潑,不會讓人感到枯燥, 陳恆鈞教授「嚴格教學才有璀璨明天」這句至理名言我至今難以忘懷,而韓釗教授也讓我印象深刻,在他所教授的「組織理論與行為」課堂裡,同學們非常規矩,不敢缺席,當時雖承受不少課業壓力,但畢業後回想起來,才發覺那些穩扎穩打的理論與實務基礎,在工作上十分受用,使我感到大學教育應與興趣結合,除了選對科系外,尚得全心投入,同學不應把課業當作應付,而是一種知識的追求,在追求的過程中,會清楚了解職場的變化,同時改變內在氣質。淡江公行系課程注重理想與實務的結合,也是我們追求學問的最高目標。

當時我也跨系選修教程,楊朝祥教授的「技職教育專題」讓我深深體會到「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培育好自己的技能,未來才會走得踏實,如就學期間參加社團、強化第二外語實力,若有打工或實習的機會也不放過,都是提早適應社會的好方法。

法律行政政治三領域多元接觸

人事行政局人力處專門委員許文壽

公行系師資滿足法律、行政、政治三者並行的條件,經過這樣的歷練,同學對學術將有多元了解與發展,除了專業知識的培育,校內也有許多選修課程,滿足個人興趣,對將來投入職場相當有用,我從許多老師的身上都學到做事認真負責,主動積極的態度,如陳恆鈞教授。學習這態度,不僅針對工作,而是任何領域皆適用。淡江公行系結構完整,除了大學日間部、進學部外尚有碩士專班,師資經營也十分用心,由於品質管理的機制,使淡江每年在環境、品質上有長足進步,如公行系師資許多都有外國學歷,學校的圖書館與資訊教室有豐富的資源,加上Cheers雜誌調查,淡江為企業最愛私校第一,使外界樂於重用淡江畢業的人才。

在學期間得廣泛交友,將別人的智慧、經驗當作自己的借鏡,一經消化就會成長得更快。大學期間也要釐清自己的性向與優勢,由性向為自己的將來做規劃,思考可能碰上的困境,有了想法後開始加強第二、第三專長,朝自己最熟悉的舞台發展,但人有時候不是只有單一方向,而是有轉捩點,像我一開始從事會計工作,之後轉到人事行政管理,必須思考自己感興趣的,工作要與興趣結合,才能保持愉快。

課程深入分析社會有助職場發展

台北市政府人事處處長韓英俊

當初選擇就讀淡江公行系,除了能再度實踐理想,也期望能從中體驗大師風範,學得淵博的知識。原先在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現世新大學)就讀,畢業後考取高普考,並任職於人事行政局,不過看到同僚皆具大學學歷,決定再度進修,選擇夜間部,半工半讀。就讀期間,印象最深刻的科目有統計學及心理學,這兩個科目幫助我在工作上得以突破,如統計學可以深入分析社會並發現問題;心理學則可以了解人與人的關係,並學會溝通與了解他人的想法。

剛進公行系就讀時,公行系最大的特色就是師資陣容堅強,如教導行政學的張金鑑老師、教導經濟學的梁啟源老師,及當時指導如何準備研究所的林克昌老師,對於我在未來職場上發展有很大的助益。此外,「我認為讀書重在求學問,用心學習並發現問題,每個老師都有長處可以挖寶」,只要上課用心聽講,努力複習,可以得到的收穫一定超乎想像。至於在學習風氣上,雖然是夜間部,但是大家都很勤奮向學。胡適曾說:「為學要如金字塔,要博大且精深」,求學正如金字塔,要不斷地往上涉獵。對於同學未來就業,「一定要讓興趣輔佐工作」,做任何事情都要全力以赴,並發揮所長。

"附加檔案:"

NO.754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248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27 19:35:39
  • 線上人數:1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