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做,做中學」是我在建築系五年來培養出最重要的能力,當初不顧家人反對選擇就讀,是因為我認為建築不只有技術,還橫跨了美學、文化等,更可以與人接觸,另外也受建築師貝聿銘的影響,他把華人的文化、精神融入到當代建築設計裡,這讓我想朝這方面去努力,現代人可能會希望追求新潮的技術,而遺忘本身。但實際修課後發現不簡單,要創作出好的作品,需要有龐大知識系統支撐,五年來,天天熬夜竟也成了生活的必須,可是當設計出喜愛的作品,就會很有動力撐下去,特別喜歡在評圖被肯定時的成就感。
就學期間我積極參加校外比賽,希望不被侷限,想透過比賽了解到其他人的想法,也逼自己把圖畫得很美,呈現最好的狀態。透過校外比賽我了解到在淡江所學的東西非常多元也很有深度,並能學以致用。很幸運在2017年獲王紀鯤建築設計獎第二名,同年獲「遠東建築新人獎 入選」以及台北建築師公會「創意共居聚落 佳作」,這些獎項讓我更篤定往這條路是適合自己的。
雖然在大二時家庭突遭變故,但我覺得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不可預期的事,若放棄真得太早,於是想辦法繼續唸完,當我下定決心後發現,原來身邊很多貴人可以幫助我。
畢業後,想先進入適合自己的事務所工作,多接觸不同面向的案子,累積實戰經歷,再去念建築研究所。我想鼓勵學弟妹,要有個性但是主觀意識不要太強,要懂得與團隊維持平衡,不要排斥、不要怕吃苦,要走出自己的系館,多受外界刺激,將設計落實生活,當沒有靈感時可以出去散步、多看資訊、還有多做夢,才能內心深處的想像,知道自己在想什麼。(文/鄭詠之整理,攝影/陳嘉妤)
NO.1089 B
| 更新時間:2020-04-04
| 點閱:1532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