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視界 2019-10-06

歷史再造 深耕大淡水

前言

中法戰爭,又名清法戰爭,於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戰場延伸至臺灣,其中,1884年10月發生滬尾(淡水)戰役,3小時內,法軍潰敗,使得清廷開始重視孤懸海外臺灣的戰略價值,並開啟臺灣的現代化建設。本校屹立五虎崗,以深耕大淡水的大學社會責任精神,發展淡水學、學習服務在地場域、報導地方人事物;在文化部推動「歷史場景再造」計畫中,歷史系、大傳系與淡江時報,攜手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參與歷史場景再造計畫。近期,淡水環境藝術節與相關裝置藝術、史詩劇一系列活動展開,本校同學參與其中,實踐本校在地的文化深耕。(文/李羿璇、歐陽子洵、圖/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提供)

淡水港的開埠

淡水,位於臺灣西北沿海的淡水河出海口,古稱滬尾的港口,因著16世紀海權強國的擴張,讓這港口開始受到注意;1858年英法聯軍清朝重挫,簽訂天津條約開放臺灣港口,讓淡水和基隆成了北臺灣對外重要門戶,滬尾為開埠地點,而從事貿易活動的洋商,也相繼前往滬尾設置據點,進口貨品以鴉片為大宗,其餘包含鉛、瓦、洋布、土布、雜貨、銀幣等;出口貨品則是以樟腦為最大宗,其他包括米、茶葉、靛青、糖、煤、木材、雜貨等。

當時淡水人口共有6,148人、1,013戶,是個相當熱鬧的地區,而因為鄰近山谷的溪流不斷流經,占有地理環境的優勢,所以衛生環境良好。滬尾開埠之後,市場對茶和樟腦的供應有大量需求,促使北臺山區的大舉開發,且由於茶和樟腦的生產提供了許多的就業機會。此外當地有許多叫賣的小販,也有米店、鴉片館、寺廟、藥店、醫館,店家都相爭做生意,還有木匠、鐵匠、理髮師、轎夫等也都忙著為顧客服務,街市熱鬧,且因為該地為通商港口之一,外國人可以在此擁有房地產,於是這個地區更加顯得重要。

淡水港經濟的繁榮

淡水港之黃金時代約在1865年至1905年之間。滬尾港的貿易額自1870年代以後,進入加速成長的階段,其黃金歲月長達25年,進出口淨值呈現顯著的成長,1869年為74萬海關兩、1870年96萬海關兩、1871年121萬海關兩,逐年遞增,且在1872年時,基隆和滬尾兩港進出口淨值首度由入超轉為出超,自1876年後,就一路出超到1894年,至1894年總值高達830萬海關兩。據清法戰爭期間擔任海軍上尉的羅亞爾(Loir)對於臺灣的煤礦與商業所蒐集的資料顯示,於1879年基隆和滬尾兩港的資料中,煤礦產量為8萬8,000噸、商船294艘及帆船1937隻,對外貿易的價值上,1880年達2686萬8000法郎,兩港海關的稅收於1881年合計222萬5000法郎、1882年為213萬9000法郎、1883年則為205萬3000法郎。

此外,淡水是茶葉的主要輸出港,茶葉的輸出逐年增加,從1868年的29萬2500公斤,到了1880年已經變成了585萬公斤,輸出量非常可觀,顯示美洲需求量大,貿易利潤頗為豐厚。

海防位置與滬尾戰役

清朝戰事頻繁,尤其是鴉片戰爭發生後使得臺灣海防地位日漸顯著,從1883年清法戰爭可見一斑,由於海防的重要性,使得原先在中越戰場的戰事,延伸至北臺灣、澎湖。1884年,清法戰爭中,法軍企圖攻佔基隆和淡水作為重要的防禦點和補給點,因著劉銘傳的判斷和孫開華的領軍,當年10月,雙方激戰淡水沙崙區,清軍取得勝利;但法軍卻實行封鎖北臺灣政策,防止清廷軍隊及軍需品運送到臺灣;而兩國間並未真正的宣戰,故法國總理事後補充此為「和平封鎖」(blocuspacifique),其主要目的為逼迫清廷賠償,而臺、澎、金、馬地區因為四面環海,所有物資進出口均仰賴海上航運,故海上交通線對於臺灣來說是生命線。

在被封臺後,民生及經濟有了相當大的轉變,在陶德《北台封鎖記》中提到:「在淡水戰區,據說彈片可賣到好價錢,農夫一邊躲炸彈,一邊撿拾彈片。有人為了滿足一顆砲彈為何沒爆炸的好奇心,東敲西打的,卻引爆了炸彈,也敲掉小命。」「許多住在滬尾菜市場的窮人,因封港關係,無法出海捕魚或當搬貨裝船苦力,收入頓時無助;但或許可藉由替軍隊築砲臺、修路稍作彌補吧?開商店的人,再也無法迎接往年此時趁東北季風來的大批戎克船,市況、景氣真差呀!但總比基隆人好,據說他們被法軍趕出居屋,流浪四處,不知道是真是假?」此外居住在戰區的居民,冒著生命危險,四處挖掘砲彈,整顆的要價2元。

臺灣在戰後被封島的狀況下,淡水經濟盛況不復以往,百姓的生計嚴重受到影響,生活品質也隨之變調,港口的經濟貿易活動被迫停歇,導致各地物資供應短缺,日常生活品與物價隨之高漲,百姓的生計更受到影響。

1885年3月28日法軍在越南北諒山戰敗後,事件傳回法國,法國反對派的人員對法國總理茹費理提出了辭職要求,認為其未經國會同意,而擅自向中國開戰是違憲行動,茹費理也因此而下臺。中國方面也因朝鮮事件爆發,中日之間危機升高,且朝鮮之地與越南相比更為重要,所以清廷和法國在1885年4月4日簽訂兩國停戰議定書;法國同意立即解除臺灣封鎖;1885年4月13日光緒皇帝批准「中法天津條約」,法國於4月15日解除了臺灣的封鎖,6月法軍撤離基隆,7月撤離澎湖,至此清法戰爭宣告全部結束。

戰爭遺跡 多元再現與豐富體驗

戰爭結束了,如今的淡水風景依舊,當年沙崙外海法軍登陸處已不復蹤跡,淡江大學歷史系關懷淡水歷史文化,進而發展淡水學研究並協助當地保存文化史料。文化部為建構文化資產以帶動文化參與,推動「歷史再造」計畫,希望能秉持著清法戰爭滬尾之役的「場所精神」(Spirit of Place),以及「在地認同」為理念,將規劃古戰場紀念碑、礮臺復砲,及重要清法戰爭遺址重現,並串連前後歷史脈絡。

本校歷史系副教授李其霖以清法戰爭為背景,與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合作,進行清法戰爭的歷史文獻資料蒐集、清法戰爭GIS系統的運作,以及相關系列活動。

李其霖說明,清法戰爭是淡水重要的記憶之一,為了讓淡水人能夠了解這段歷史,本校和淡水古蹟博物館合作,進行清法戰爭的歷史再造。他認為,歷史再造就是讓歷史上原來的狀況再次呈現出來,再造當時的現場,還原當時的狀況,讓觀眾可以從再造的建築物或是場域,體會當時候的時空環境跟背景,若沒有歷史再造,只是在圖片上或是文字上觀看,可能難以去體會或是理解當時候的情景,「我們的生活與歷史文化是相互連結,知悉歷史其實就是了解祖先們在這個地方過去的生活型態、在這片土地上所發生的事件;我認為只有認識自己的歷史和了解先人的情形,承先啟後,對下一代教育會有啟發性的效果。」

歷史再造 蒐集文獻史料

關於清法戰爭的文獻資料蒐集,主要是蒐集當代海內外的相關資訊,例如清朝文獻、法國文件、英國領事館領事報告書、英國報紙報導等都有記載著清法戰爭情形,李其霖介紹,文獻資料蒐集作為所有活動的前置作業,是所有計畫案的基礎,如果前面沒有打好基礎,後面就很難去推行,蒐集完文獻就能對整個清法戰爭作比較完整的闡述,之後再做其他的媒體設計,或是場館佈置就有依據可以進行相關設計、繪畫,是整個清法戰爭歷史再造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從種種史料發現到,大日本帝國元帥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曾率領相關人員在清法戰爭時到臺灣觀察戰場情況,他表示,雖然日本跟清法戰爭之臺灣戰場沒有關係,但從他們將戰事過程寫成報告書,可推論當時日本對臺灣覬覦已久,該報告書現蒐藏在日本海軍省檔案館的資料中,從這些資料裡可以了解當時日本人所觀察、記錄的有關清法戰爭的內容。

清法戰爭之淡水戰場是重要的戰場之一,李其霖指出,因為淡水只有3個小時的戰爭時間,留下的圖片資料很少,會透過法國的檔案資料或是中國的檔案資料,或是畫報、報紙,經過想像把淡水的情況繪畫下來外,結合古地圖和GIS定位方式,對照現今的地圖來判定戰爭的場域。從16世紀荷蘭、西班牙時期開始,一直收集到近代,約有2、3百張的照片,未來將以時間軸的方式呈現,配合文字說明,幫助大家了解歷史。

李其霖表達,從史料研究中得知,清法戰爭的淡水場域應是從現今沙崙到淡水高爾夫球場的位置,現存淡水古蹟的滬尾礮臺、海關碼頭、紅毛城、得忌利士洋行等建築也與清法戰爭有關,淡水古蹟博物館目前規劃與清法戰爭之淡水戰場相關活動,今年10月起會陸續推出,敬請密切注意。

歷史再造 在地文化推動

此外,為使民眾更了解清法戰爭的淡水故事,9月25日後在觀潮廣場設置裝置藝術;10月1日則有五大展館,分別為滬尾砲臺、紅毛城、小白宮、海關碼頭、得忌利士洋行,將會不定時舉辦與清法戰爭有關的展覽,;而淡水古蹟博物館自10月份開始,設計滬尾戰爭的路線作為文化路徑,帶領遊客一同重回歷史現場,另外淡大學生也參與社區活動,將穿著古裝現身記者會;10月9日晚間18時,在老街的三角公園,將由新北市長侯友宜跟淡江同學進行直播活動,10月10日至13日將由本校的學生穿著清法戰爭古裝的衣服,在老街、輕軌等地,與遊客進行互動,藉此宣傳十月份淡水將舉辦一系列的活動;而10月26、27日晚間七點,在滬尾礮臺公園參與「史詩劇——戰祭1881」的演出,重現滬尾之役的狀況。

歷史再造的意義

清法戰爭對於清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戰爭事件,經過此戰役後,讓清廷開始積極加強臺灣海防建設,如增加臺灣軍費、設立臺灣省等,劉銘傳成為臺灣第一任巡撫,發展現代化交通等設施,並增建臺灣沿海十個現代化砲臺,淡水有兩座,一為北門鎖鑰,一為保固東瀛,來作為淡水沿海的防禦。

清法戰爭是淡水重要的記憶之一,不僅是戰場發生在淡水,淡水居民更深受影響。李其霖表示:「期望這一系列的相關活動,能述說清法戰爭之淡水戰況的經過與結果,讓民眾能夠理解到滬尾之役對淡水所造成的影響和文化發展,藉此以豐富整個淡水的文史內容。」

資料來源:

‧周宗賢著。《淡水─輝煌的歲月》。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馬偕博士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臺北市:前衛出版。

‧黃繁光著。淡水第一期口述歷史研究調查案。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陶德著、陳政三譯。《北台封鎖記─茶商陶德筆下的清法戰爭》。臺北市:原民文化。

‧林志雄著。〈圖說中法戰爭期間臺灣軍事籌防與其時空分析研究〉。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NO.1093 B | 更新時間:2019-10-07 | 點閱:1411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18 13:34:22
  • 線上人數: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