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之窗 2022-05-15

【賽博之窗】常青堅實棟梁材 驅蟲薰香人人愛 賽博頻道帶您見識臺灣寶樟

您必然熟悉濃蔭蔽日、山鳥群集的巨大樟樹。早在 2千年前,中國就有栽培樟樹的記載,古稱之「豫章」,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上林賦》即有「豫章、女貞,長千仞,大連抱……被山緣谷,循阪下隰,視之無端,究之無窮」的賦句。樟樹因能避蟲蛀,直到唐代仍是皇家獨享的建築用材,漢代《述異記》:「武帝寶鼎二年,立豫章宮於昆明池,中做豫章殿」。

樟樹四時不凋,垂蔭數畝,是常綠性大喬木,自然引得文人雅士以之感慨舒懷!隨手翻閱全唐詩,李白就曾「揮手杭越間,樟亭望潮還」、「掛席淩蓬丘,觀濤憩樟樓」;白居易則在「富陽山底樟亭畔,立馬停舟飛酒盂」;而敬括歌詠樟樹而寫就《豫章賦》讚其為棟樑之才。

實則,常綠的樟樹並非不落葉,其老葉於冬日仍留在樹梢,是為了行光合作用,俟春天時節新葉長成後,老葉會轉成橘紅至深紅色,才開始脫落。所以樟樹四季都呈現綠意盎然的景象。

此樹名之為「樟」,李時珍認為是指樹皮有著厚硬的深溝縱裂紋路,如同印刻般,故在木部首旁加個「章」字。另一說則認為「香獐」有麝香,而此樹香味特別,取名「樟」,與「獐」有同樣涵義。

全株皆具香味的樟樹,長在哪處,哪處必然潔淨清爽且無蟲,樟腦相關製品更是臺灣在清朝至民初重要的出口貨品。自康熙56年出書的《諸羅縣志》,以迄光緒年間臺灣各縣縣志中都提及樟樹。臺灣諺語「一樟、二瓊、三埔姜、四苦楝」,樟樹被列為第一;樟腦又與茶葉、糖被譽為「臺灣三寶」。

「伐樟取腦」在清領與日治時期是重大事業,由政府成立獨占機構負責專賣制度。當時,閩、客、漳、原住民等常為了樟腦大動干戈。清代《臺灣詩抄》竹枝詞詩句︰「統領揚兵夜渡河,大嵙崁內逞干戈;教郎莫去收樟腦,聞說生番出草多」。賽博頻道「花現靚校園」專輯,將為您娓娓道來這有著粗幹縱溝,實葉葰茂、氣勢幽貴的王者之樹,歡迎點選連結觀賞:https://youtu.be/OoCOOL2e-hY 。(文/遠距教學發展中心)

關鍵字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5陸域生命

NO.1143 A | 更新時間:2022-09-25 | 點閱:1090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10 15:11:50
  • 線上人數: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