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巨流河 2022-12-18

淡江x台大 舞樂返照被遺忘的礦工路
文/林育珊
空氣彌漫寒冬裡氤氳的雨氣,耳邊傳來水潺潺敘述故事的景聲,舞台燈光落下,聚焦故事情節的節拍裡,反射淚光裡動人的容顏。一場傳承與跨領域的演出,在淡江通識核心課程中心助理教授吳文琪和台大創新設計學院兼任助理教授蔡佳芬帶領非舞蹈、音樂科系學生,將猴硐文史館裡的礦工記憶抽絲後,不斷反芻礦坑裡的血淚史,共織共編共舞出這場〈返照〉——以礦工生命、舞蹈與音樂之間的對話。 這是淡江通識舞蹈藝術知能服務學習「身體語言與環境探索」課程,聯合台大創新設計學院「音樂合作的藝術與實踐」課程,首度跨校跨域合作,透過自我生命與礦工生命、舞蹈與音樂之間的對話,作集體創作藝術展演,展現本校八大素養「美學涵養」的教育內涵。課程設計旨在讓擁有不同生命經驗的人們,集體創作出的一場由外而內、由內而發的藝術展演。除傳達對猴硐礦工生命故事的反思,也表明對於藝術離不開自身生命作為創作主體的主張。 淡江與台大學生將礦工的故事展演在淡江文錙音樂廳和猴硐文史館的舞台,投影到觀眾心中,也照亮這條被遺忘的路。
#### 五組舞樂共創 演繹礦工心聲 第一幕的表演者用柔和的嘻哈音樂,扮演著說書人的角色,敘述〈在路上挖〉的生命,藍紅光點亮舞台的故事,說書人翻開這歷史長河,璀璨卻心酸的故事,是沒日沒夜工作,好在有一起挖礦的夥伴,還能相信日子有天會好起來,沒沒無名的人有天也會被看見。這樣的生命就如同熱愛藝術的青年,共鳴彼此的靈魂。 下一幕是〈過往雲煙〉的回首,在沒有陽光的礦坑裡,水聲潺潺的歲月,旋轉穿越到過往歲月,拉回到當時的時光,來到那些年的日子,在節拍重落的時刻,用盡全力一步步工作,疲憊的身軀顯現出工作的辛勞。突然,危險的紅光,普照在舞台的每一處,一席白布,沉默敘述受傷的日常。再次旋轉之後,輕快的舞步與溫柔的旋律,回到此時,過去的種種是談笑風生,是璀璨的篇章 。 再下一幕〈邊線〉,高張情緒的闡述礦坑裡危機四伏的環境,蔡老師更逗趣的說:「請觀眾繫好安全帶。」礦車行駛,礦坑裡的回音,忽明忽暗敘述煤礦產業的輝煌史,也時時警惕著危險伴隨著工作,「努力生產,安全為先」。累積光陰的故事,一層層堆疊故事的高潮,在高壓工作環境,吶喊「安全為先」。提高警覺,防範未然,互相拉扯的動作,展現安全與經濟的衝突,也如實呈現這份工作的艱困,團隊間相互扶持提醒,更是展現危險就在邊線的畫面。最後以紅光為主景轉為白光,彷彿從警惕不工作環境下來後,釋然放鬆的心境,也是大家對安全下工的追求與渴望。在面對意外發生時,也能學會放下,這課題。 倒數第二幕,由該堂課的助教帶來〈魂離合〉的現代舞,創作音樂的同學戴上聖誕帽,以女性的元素,藉著柔和音樂說故事,緩緩鋪陳,慢慢向前,從礦坑外走到礦坑內,辛勤的工作,生死離別,散去又再次相契合,釋然。純音樂的歌頌身體與心靈轉折,歲月推著往前的記憶,撫慰著傷,「現在過的好不好」,對天上的魂說,也對地下的人慰問。 壓軸演出由吳文琪老師跳出抽象的礦工情緒〈掘覺〉,在挖掘的生命歷程所有的感覺。和煦的黃光,聚焦於情緒,從地板而生的舞蹈,定格的挖掘動作,是勤奮工作的展現,在時光的流淌裡打轉旋轉,有淚有笑,彷彿能看到礦工生命裡的累與淚,到惜與喜,終於的圓滿的情緒絮語。
#### 夜滿滿感動 站著看完表演 在猴硐演出當天,外頭狂風暴雨,原本搭建在戶外的舞台,早已宣告骨折,在老師和礦工爺爺奶奶努力爭取之下,最終順利把表演帶進了礦工文史館的三樓。只是文史館的場地無法容納太多座位和觀眾,表演的當下不少民眾站著看完表演,當下也都紛紛拿起手機,紀錄這場演出,收藏這份感動與音舞交織的生命力。專注的眼神,盯著舞台上流動的生命故事,潸然淚下,偷偷地拭淚。 區長致詞時說道「今天來到現場時,車位已滿,非常感動,這棟文史館是由煤礦跟木頭,沒有釘子,搭建起來的,這之間的關係就像舞蹈音樂結合,沒有隔閡。看到學生能把礦工歷史文化發揚,在瑞三礦坑的原遺址,別具深遠的意義。」阿城是在地人,這天也來到現場看表演,他說:「覺得很棒,可以再發揚光大,去更多地方演出。」觀眾郭鍾慧女士則說:「看到學生的創意無窮,很有生命力,呈現厲害。」 落幕之後,掌聲雷動,外頭的雨聲顯得格外小,淋漓盡致地演出不僅獲得礦工的肯定,也拾獲滿是感動的淚水,溫暖了在場的觀眾。
#### 音樂創作跨刀 舞樂磨合中成長 創造音樂的台大學生談起這次合作都頗有感想。外文三楊博文分享:「這次跨領域的合作是第一次嘗試,在現代舞跟嘻哈之間磨合給了團隊不少挑戰,雖然講師給了範例,但在柔和的古典感與偏節奏感且注重歌詞的嘻哈音樂間,仍難以找到平衡,舞者與音樂創作者對拍點的理解也不相同,過程頗為曲折,但感受到新奇。雖然相比在淡江的演出,猴硐因為場地因素,容易被回音干擾,但過程是難忘的體驗。」生傳四許理淨:「第一次因為生病沒能出席,但這次跟之前上課感覺很不同,感覺像場有在跳舞的音樂會,過程中感覺到新奇,也面臨溝通的障礙,或許是之前街舞的經驗,有習慣的固定模式,反而在心態上難以放開,因此成了障礙。在音樂與舞蹈的語言上,也出現了不適應的溝通,音樂的人用節拍敘述拍點,但跳舞的人用第幾秒來表達,彼此間相互磨合了許久,是特別的體驗。」 談到過程,蔡佳芬表示,這次合作過程最困難的點是音樂與舞蹈的結合,同一段旋律對不同人而言是不一樣的理解,對於舞蹈者容易被音樂的旋律牽引,但是做音樂的夥伴要的是旋律上的拍點,這樣理解的歧異是可以被理解的,後來是由音樂創作者講述自己的想法,讓舞蹈能慢慢與音樂融合,這樣的發現是難處但也是新奇之處。另外,音樂習慣以歌詞描述故事,而這次的舞蹈是抽象的感受,因此把歌詞拿掉後,對於做音樂的學生是一大挑戰,最後的演出能聽見不少的聲景,去營造環境,用不一樣的方式去呈現。對此,有不少學生也一再回訪,對於某些關鍵詞頗有感觸,也從中在感動中創作。這次的演出真的不容易,回憶起過程中的磨合與相容是有笑有累,舞蹈者不希望有歌詞,「唱嘻哈的同學認為沒歌詞的嘻哈怎麼是嘻哈?」最後在不斷調整之下,唱歌的同學像扮演旁白的角色,也隨著舞蹈與旋律的流動融合在一起。除此之外,音樂創作者在舞台上的肢體也是教學的一部份,如何讓舞台畫面和諧,也是這過程中發現的小課題。
#### 【專訪】一堂超過100小時的通識課 吳文琪開發學生舞蹈創作 文/賴映秀
一門通識課在兩個月之內,上了超過100小時,除了每週課程,還包括五個週末與台大跨校跨域舞樂創作及兩場校內校外成果展演,修課學生從23位一路滑落,最後只剩下15人修完。吳文琪在最後一堂課忍不住問學生:「如果我們還有下一次,你們還願意來修嗎?」 她回憶那天在整煤場成果展臨時搭架的燈光下,第一組學生們步入臨時舞台,微弱的燈光打在他們臉上,幾乎都沒有舞蹈底子的他們,在舞台微笑互動的表情,「那樣的笑容是我沒有看過的。」這組的曲目是〈在路上挖〉,平時練習時,她感覺他們似乎好努力也挖不到,但那天他們居然「很輕鬆挖到了」,完全融入那個場景。「無形的力量,那裡有礦工的文物、工具,有生命有故事有歷史,在那個氛圍下,彷彿同學本身就是礦工。」 還有另一組學生突破自我極限,忘我地向後翻轉,變成另一個人似的。覺得難以置信,眼淚已飆下臉頰,她看到幾個觀眾在拭淚。 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採礦現場的聲景融入音樂,「主唱的聲音從很高往下降,整個身體跟著下去,那種帶入感,一直鑽到地底下,又再拔起來⋯⋯」彷彿深埋在地底幾千年的煤礦,連同它(礦工議題)一同挖掘出來,呈現在人們眼前。 猴硐場當天,一早看到刮颱風般的風雨無法在廣場已搭好的舞台上演出,就不斷協商、尋找場地,最後協議在整煤場三樓,只能承重60人的木板上演出,當時距離下午4點半開演只剩不到5小時。不只技術人員、工作人員,所有的人在時間緊迫的壓力下馬上到位,開始打造舞台,完成不可能的任務,甚至連最後撤場都比原定約定交還場地的時間早了40分鐘。她又看到的是兩校同學們,主動、不分彼此的團結共事,這也是她不曾看過的。 「有波折並不是不好的事情」,即使原本安排最好的黑膠地板變成硬木板,有一流燈光、豪華帝王帳的舞台只剩幾盞側燈及面燈,「這些都不是問題,我們有很好的結果。」「感謝那天的風雨,把我們推到整煤場,帶給大家感動。」吳文琪說,就像在她決定要以猴硐礦工主題,帶學生創作的那一天,她才從母親的口中得知父親也曾經在礦坑內做過測量工作,母親的娘家也曾經營礦業,她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包括這次課程的助教、燈光設計、平面設計、紀錄片拍攝、剪輯、行政、舞台工作人員都是本校學生,她也覺得「修課的這些小孩不是偶然來的,他們的想法與一般的孩子不同,他們抓住了這一個極為難得的機會。」吳文琪說兩個月以來,探索自己的可能性,與台大合作產生火花,這些學生因為各種奇怪的原因來選了這門課,留下難忘的交會,一場與礦工生命的奇遇,將影響他們一輩子。 這位擁有舞蹈藝術、舞蹈教育雙學位的舞蹈博士,本著在大學推廣藝術通識教育的初衷及對舞蹈教學的渴望和期許,2020年開始帶領通識學生投入舞蹈訓練及創作排練,在臺北文山劇場舉辦獨舞及創作展《根》,這次成果展是吳文琪再次帶領學生登上舞台。為了讓成果展更加圓滿,她擔任壓軸獨舞,與台大學生音樂創作搭配,甚至是在成果展38小時才拿到學生的音樂,精神和體力上的壓力都超乎想像,也再次創下師生舞樂創作紀錄。 對於學生們的創作表現,不僅讓所有人驚艷,也讓她更肯定「舞蹈的可能性是可以被開發的,這點在通識的學生身上特別明顯」,因為「專業的舞者追求到完美才上舞台,而我們的學生們多數沒接觸過舞蹈就進入創作」,短短兩個月之內,吳老師帶他們肢體放鬆,從陌生害怕,到能夠進入不同情境去感受,作即興演出,一步一步放開自己。「開發每個人的特質,探索可能性,在時間壓力下完成創作,在舞台上是很大的成長。」這也將是會影響他們一輩子的事。
#### 【反思】20歲生命串聯80歲的靈魂 文/李茹婷
20歲出頭的我們以及還未20歲的我們深入探索那些早已高齡近似乎70、80歲的靈魂,將鼓譟的情緒投進如同深海般令人窒息的空間,將繁雜的事物停留在黑暗外的光明處,將舞動的生命置身於深淵當中,難以逃脫,不管是情緒、事務,又或是生命。 所謂生命的流動也許就是這些礦工們代表的意思,有生有死,但不管如何用生命賭上一切是最偉大的事。我們的創作是來向大眾表達他們的所有,用音樂、用舞蹈,但最重要的大概是用心吧,倘若我們沒有也以生命賭上一切的投入創作,那呈現出來的只會是人們隨風而消逝的記憶罷了。 20歲的我們要來呈現出70、80歲走來的心路歷程,我認為是非常困難的,用音樂用舞蹈表達好像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但礦工們一路上走來,各個生死交錯、種種的悲傷離別以及黑暗就是一切的一切,我們要如何自我感受到 ? 我們要怎麼讓自己真正的將靈魂貫串所有呢 ? 這是我在這創作的旅途上面臨到最捉摸不透的事了。 感受,是我開始跳舞以來一直在努力學習的事,感受舞蹈、音樂、身體、情緒、夥伴之間的能量、四周空氣的流動、貫串我全身的能量運行,這也就是表示我在跳舞時會根據你、我、他之間的流動感受來做出表達,在編舞時也是如此,會想貫穿整篇故事的主軸到底是什麼、他們彼此生命的交錯又是什麼,而因為這樣的感受,我在表演當中到最後是真的感覺到我們5人,我們5個不同的生命體,這之間的能量隨著我們互相看彼此、舞動彼此以及感受彼此後而貫串我們5人全身,跳舞這麼久以來我是第一次感受到,也是第一次跳到差點哭出來,覺得獲得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事。 文/吳岳軒
從接觸到礦工的文化、了解這段故事,讓我體會到很多情感。在我的印象中礦工並不是在台灣的產業,因為早在我出生前就被政府下令停止了,這也讓他們曾經辛苦的奮鬥,讓台灣電氣化工業化的故事漸漸被忘記,關於他們每天出生入死的故事。 藉由他們分享的故事和實地參訪,我們開始做舞蹈的創作。 最後在猴硐的表演,我們比起在淡江有了更多的進化和昇華。像我們的老師說的, 我們似乎看起來跟淡江表演已經不一樣,我們受到當地的環境啟發,使我們自己身體動了起來,並不只是記住舞蹈的動作,還是用現代舞體會這一段故事,並且傳達給別人, 這也是我對這堂課學到一種新的表現方式和創作思考。 1.很感謝老師助教和班級的所有同學一路上的支持與陪伴。 2.本校沒有專門的藝術科系,但在這堂課我學習到了很多關於藝術領域知識和實作的方法,也開啟了很多自己未來想學習的方向並被自己感動。 3.希望未來這樣的服務學習結合藝術的課程能夠有更多,讓更多未來的同學有機會有這樣的學習,並和社會結合。 文/馬玉珊
繼上一次參訪猴硐礦坑的舊址以及聆聽礦工爺爺奶奶們的生命故事,我們在兩個月的時間裡結合台大的音樂創作,將我們的體悟與認識以身體舞蹈的形式再次回到瑞三整煤場呈現。一切只有感動與感謝能訴說,今天老天爺不賞臉,狂風驟雨籠罩整個猴硐,把早先搭建的舞台淋濕,看上去似是搖搖欲墜。歷經波折,決定把表演場地移至整煤場,在裡面演出意義非凡,因為那是過去礦工們辛勤為國家孕育煤炭的地方。在舞台上,我們搖身成為一個個小礦工,感受每一刻的重量,我們身上似乎也有了礦工的印記,在那個當下我們也重回過去的光景。 我覺得整個活動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體驗,也是生命裡面很難得的體悟。我想坦白的是,當初會毅然決然地選了這門課,純粹就是因為我想嘗試從沒經驗過的事,而且看到老師的課程安排相當豐富,所以二話不說便決定挑戰看看。殊不知在接下來的幾堂課被告知期末會在大舞台上成果發表,那時我真的膽怯了,完全沒有舞蹈基礎的我,更別提上台表演的一天。但是後來我漸漸發現,這堂課要讓我學習的不只有參與礦工記憶故事,不只是讓我經驗從沒做過的事,我想更多的是讓我在舞台上找回我自己,透過身體語言舞出我自己。我是一個沒有自信的人,每每站上台就會很不自在,尤其在沒有經驗的項目上,就會變得很彆扭,我甚至會因為這一切感到自卑,我知道這一切都源自於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才會放不開,才會肢體動作總是很僵硬,沒有真正的去享受跳舞帶給我的樂趣與重量,所以到後來排練舞蹈的過程中,我總會充滿很多不確定性。直到老師跟我說,才讓我意識到我需要很大的調整與改變。除了老師的指點,我還想要感謝陪伴我一路走來的組員,他們真的幫了我很大的忙,在鏡子前面練習的過程中,讓我慢慢培養出敢於正視鏡中自我。我還想要感謝我的好朋友,他在我第一次表演前一晚鼓勵我的一句話,現在還深深烙印在我心底:「有點自信,相信自己會發光。」雖然我不敢說自己在舞台上跳得多好了,但我敢說,至少我在面對自己方面有所突破了。 文/劉柳燕
在這次的服務過程裡,我深刻地感受到創作,更何況是來自不同領域、不同性格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創作的不容易。從我們跨越時空地去瞭解礦工的一生,再到跨校的合作,還有音樂與舞蹈的共創,以至於有這些不同成長背景與性格專長的組員,這次的服務過程可以說是一個不斷對話、碰撞、打破又建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我們會對自己的創作有許多的未知以及不安全感,組員們的摩擦,音樂與舞蹈之間的摩擦,期程的緊迫⋯⋯等等,但離奇的是,在最後,我們竟然懵懵懂懂地克服了這些難關,在無形之中成形,完成了兩場成果展演。 猴硐整煤場的表演過後,周朝南周爺爺來到我們的慶功宴,對我們表示了無數次的稱讚以及感激,他說道,他十分感動,在表演過程中幾度落淚,感嘆為什麼明明我們沒有經歷過礦工的人生,卻能有如親歷其境似的把他/她們的故事呈現了出來。我想這應該是對我們來說,最榮譽的一個稱讚,也體現了《返照》以表演者作為創作主體,以自我的人生重新融合礦工故事創作的主張,就好像礦工們在時代的洪流下即使不是自覺地選擇了這份工作,但回過頭來,卻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閃光點以及人生成就,並為此感到自豪。 經過這樣的一個服務學習的歷程,回顧從剛開始選擇這門課程的自己,當中充滿的許多不確定以及對自己缺乏自信心的時刻,不過當自己回看整個過程後,就如同礦工們對自己人生的定位,我也開始相信我們所作的必定能呈現它的意義。

關鍵字 #淡江 #台灣大學 #返照 #礦工 #通識教育 #舞樂創作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156 A | 更新時間:2023-07-24 | 點閱:1385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16 16:09:41
  • 線上人數:10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