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宜萍專訪】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范素玲原為研究發展處工程法律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及工學院BIM(建築資訊模型)中心主任,自2月1日起兼任土木系代理主任,范素玲認為最大的目標是,如何讓同學明瞭,學習土木已經不只是在工地曬太陽,而是運用很多的資訊科技,包括管理、財務、法律及環保等知識,均須有所涉獵,才能讓人生更加值。
范素玲曾任臺大學生報社社長,大二大三活躍於多個社團,她強調:「土木系數理能力本是工學院學生專長,但包括資訊科技等完整能力的培養更重要。」
現在管理完善的公司,在工地現場也可以做到環境整齊不髒亂,粗重工作以適當的器械來搬運,在工地戴的是新型智慧安全帽,以人臉辨識來保障進出安全,甚至挖土機運用高階儀表板,要學習的是如何操控,現在大地測量也利用無人機來執行,以前是在工地現場的藍領,現在已改為運用資訊的白領。
她舉自己為例,當年一個女孩念土木,曾遭受許多異樣眼光,聽到很多反對意見,但她一路走來,大四下也曾在捷運工地全職實習,有了實務經驗之後,感到非常嚮往。之前曾因工期展延的分析進入仲裁或訴訟,接觸到法律問題,「其實不同的知識之間是相關聯的,也是相積累的。」她認為要把事情做好,「興趣與性格比性別更值得重視。」
她鼓勵土木系同學們,如大地結構組,專業的力學計算仍然很重要,也可以多多學習各項跨領域專業,或提早適應未來生活需求,。
現在土木系要推動AI菁英專案,5月份將邀請的熊貓講座,即是這方面的專長,希望為土木系學生加持,即使世界經濟可能衰退,仍然非常缺乏土木專長的人才,如台積電蓋新廠房,或生技園區、醫院等,規劃工期、施工技術、對品質要求更高,需要專才來規劃。
工學院成立的BIM(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簡稱BIM)工程資訊模擬與管理研究中心,應用AR、VR、混合實境MR(Mixed Reality)資訊科技等技術,不僅可以支援新建案(或產品)的開發管理,還可以藉由電腦技術,直接模擬建築工程資訊模型,也是趨勢、營建產業的新工具,期盼透過企業與學校之合作,共同培育BIM、VR、AR及MR之專業能力、人格特質、工作態度符合企業需求,且對企業文化也有充分認識之優質穩定之人才。
對於招生,她預備主動出擊,已經聯繫到好幾所高中,將前往說明土木系未來發展,可以更多元、更廣闊,希望吸引到更多優秀的同學就讀,預計5月也要舉辦土木資訊科技展,展出學生學習成果,讓大家認識不一樣的土木系。
關鍵字
#范素玲
#土木系
#工程法律研究發展中心
#BIM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7夥伴關係
NO.1157
| 更新時間:2023-02-13
| 點閱:710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