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視界 2023-02-19

化學系陳志欣師生論文登分析化學領域影響因子最高國際期刊

【記者麥嘉儀淡水校園報導】化學系教授陳志欣與其實驗團隊化學系博六黃致為、理學院應科博三何宗洋及系友徐佳葦,共同撰寫兩篇論文成功發表在國際期刊,第一篇為2022年發表在《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期刊,論文名為「液晶化學暨生化感測器:以化學感測機制討論可能的分析物Liquid crystal-based chemical sensors and biosensors: From sensing mechanisms to the variety of analytical targets」,其影響因子為14.908(2022-2023)。

第二篇於今(2023)年發表在《Microchemical Journal》,名為「以N-十二烷基-乙烷-1,2-二胺為兩親性分子探針建立可即時檢測鋁離子的液晶感測器N-Dodecyl-ethane-1,2-diamine as amphiphilic molecular probes in liquid crystal-based sensors for detecting aluminum ions」,其影響因子為5.304(2021)。

陳志欣表示,第一篇論文是以化學感測器為中心,結合以往的論文加上其他相關研究,共整理了近200篇文章內容,討論液晶感測系統中,可行的化學反應機制,列舉出每一種機制可行的分析物,最後討論目前液晶感測器面臨的挑戰及未來機會。

陳志欣解釋道:「液晶感測器被認為是一種新型的快速檢測技術,有機會用於環境保護、食品安全、醫療照護等需要快篩的領域。」另外,該實驗室過去也以此技術,得到許多專利和發明獎項。此次所刊登的期刊是分析化學領域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有很高的能見度,預計可開啟許多國際研究合作機會。

第二篇論文則延續過去對水中金屬離子的檢測方法研究。陳志欣指出:「我們設計了可與鋁離子選擇性結合的化學分子探針,用於開發可檢測飲用水中鋁離子的液晶感測器,結合先前研究的其他金屬離子檢測技術,可開發出同時檢測多種金屬離子的感測晶片,對水質的快速分析很有幫助。」

雖然初期收集數據不太順利,陳志欣說,得到的數據常常無法解釋,但後來學生一起仔細分析數據的科學意義,加強研究理論基礎,並改良實驗設計,使感測器性能提升,才能順利發表,說明「基礎科學對應用科學的重要性」。

第一作者何宗洋表示:「論文成功刊登是值得開心的事,對我來說這代表一個研究題目的結束,同時也是另一個題目的開始,期許自己能繼續前進,完成新的研究,並挑戰更高點數的期刊。」何宗洋感謝老師很有耐心,每週需要針對論文內容,和老師逐字討論。過程中讓何宗洋難忘的是:「其中一次討論,聯想到可能的化學反應機制,並設計實驗來驗證它,最後一起得出合理的結論,過程中讓我學習到許多。」

陳志欣表示,感謝學校提供的實驗室資源,讓這兩篇論文都可由本校獨立發表,同時希望能繼續提升研究環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資源,「現在招生不易,要讓學生覺得在這兒唸書有價值,才可以吸引更多學生。」陳志欣未來將以化學感測器,研究不同的化學元素,包括結合本校SDGs計畫的二氧化碳等。

關鍵字 #化學系 #陳志欣 #何宗洋 #液晶感測器 #國際期刊 #分析化學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

NO.1158 A | 更新時間:2023-02-20 | 點閱:112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08:19:20
  • 線上人數:3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