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方健霖專訪】「不知不覺就教了30年,我還是不要接受採訪了啦,這樣人家才會以為我18歲。」和日文系教授曾秋桂聊天,隨時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老師的幽默風趣,也因為這份幽默感,讓她總是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需要,實際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需求。
「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從本質上一直沒變。」曾秋桂分享,30年來見證着教育時代的變遷,雖然現在科技進步,還有線上課程,但她着重於能和學生實體互動,因為老師的責任不只在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學會「面對」,畢竟「讀書容易,做人難」,所以每一位和她談過後,離開辦公室的學生都是帶著笑容的,讓曾秋桂知道,她所堅持的教育精神是對的,而這份堅持也為她贏來無數的敬重。
「考卷自己改,不假手他人。」曾秋桂在淡江教書,一路走來到現在傳承的段階,一向以身作則,讓學生從老師的行為上思考其意義,以此和學生表達親力親為的重要性,更能向學生傳達「言教不如身教」的道理,充分表現出一個老師該有的模範。
相信大家都知道「村上春樹研究中心」的創辦人就是曾秋桂,而往往成功的背後,都有着看不見的努力,值得令人學習的地方,而曾教授的成功就是兩個字ー「堅持」。學術界有一套「蓋棺論定」,就是活人不能研究。但她發現每個從日本留學回來的學生都愛看村上春樹的作品,到後來基本上流行着一股村上春樹風,她就想「大家想看夏目漱石,有人為他們做研究,那誰為這群新生代研究村上春樹呢?」
得學校賞識支持她的計畫,做她背後的強盾,她以學校跟學生的支持作為養分,就算收到恐嚇信她也不怕,毋忘初心,一眨眼就11年了,而「堅持」兩字,為她帶來了「人脈」,認識了和村上春樹研究相關的各種各樣的人,她很感謝自己的堅持。
「學習就像船,不進則退。」曾秋桂身體力行,現在是注重AI的時代,她就去學AI,再將AI帶到日文教學裡面,她表示:「老師不能一直停留在過往,一定要學習新的知識,甚至是學一些學生也不知道的,他們才會更願意來聽。」
曾秋桂最後分享了教育家謝孟雄的一句話:「科技是引擎,人文是方向盤。」她直言現在是AI的時代,許多讀語言的學生擔心被取代,她卻希望大家換一個角度去想,「AI萬歲,但AI加上HI就是萬萬歲」,它們不是一個對立關係,她相信學生善用AI,幫助自己學習會更上一層樓,她希望大家記住「語言是翅膀,能帶我們飛越國度。」
關鍵字
#日文系
#曾秋桂
#資深優良教師
#村上春樹
#研究中心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169 B
| 更新時間:2023-09-26
| 點閱:13412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