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凱婷淺談在臺出版的日本推理小說
【記者楊成勤淡水校園報導】圖書館、外語學院、日文系共同舉辦的「2024世界閱讀日」活動,文學沙龍系列講座首場於4月30日中午12時30分,在圖書館2樓閱活區舉行,邀請獨步文化編輯詹凱婷,以「除了宮部美幸、松本清張、東野圭吾,還有這些日本推理作家可以讀!淺談近年日本推理小說的在台出版」為題分享,逾50位師生參與。主持人日文系系主任蔡佩青表示,希望透過業界講者的分享,除幫助學生們探討台日推理小說的差異,促成文化交流外,還能享受閱讀趣味的薰陶,以及更多學習突破的空間。
詹凱婷從「大家還記得第一次讀到的推理小說」問起,導引大家反思自身與推理的距離,她提到早年「推理」二字是出版社的「毒藥」,在時代更迭下換成「科幻」;其次說到推理小說不一定要有「偵探情節」,以至於推理和偵探小說之間,仍有許多模糊空間,可確認的是,推理小說係因偵探小說而發跡。至於推理小說的分類,則以「有謎團的故事」為定義,如「殺人的遊戲化」屬本格派推理小說、「罪與個人與社會」則屬社會派推理小說。詹凱婷強調「我除了引用學者、研究者和評論家爬梳的部分,一切都是個人想法」,提醒聽眾閱讀應以「讀者自身感受」為定位基礎。
詹凱婷分享,讀多了推理小說,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想像和理解,若再融合專門知識、歷史情境與自身經驗,相信會創造別有一番的閱讀樂趣。她引用作家島田莊司的話 「詭計就是誘發讀者驚奇的人為裝置,勾起幻想與理性的雙面性。」推理就是要吸引大家興趣且掌握快速步調,以怪奇、幻想的妝點達成精緻的衝擊性與滿點的結局。最後以「選一個喜歡的文本,閱讀它、享受它、研究它與評論它,都是開啟另一個世界的新途徑。」作結,勉勵大家探索文本的價值。
公行一劉倖羽分享,很開心能夠參與本次講座,過程中讓她認識到更多不一樣的推理小說作者以及作品,同時更加豐富自己的書單。
#### 茶道專家廖育卿解謎雪月花殺人遊戲
【記者李作皊淡水校園報導】覺生紀念圖書館、外語學院和日文系共同舉辧的「2024世界閱讀日」活動講座第二場,5月1日中午12時30分在圖書館2樓閱活區舉行,演講主題為「解謎東野圭吾《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主講人為日文系副教授廖育卿,近70名教職員生參與。
主持人英文系副教授涂銘宏,提到自己平時有在關注推理作品,認為不僅能結合SDGs議題,更在近年成為大量戲劇作品使用之題材,鼓勵大家可從閱讀或戲劇進行涉獵,享受推理及解謎的樂趣。
廖育卿首先講解《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故事大綱及角色關係圖,帶入故事中最重要的茶室場景,同時介紹日本的茶道文化。她指出日本茶室入室禮儀是一種傳統禮節,旨在尊重茶道精神和文化價值,從穿著、姿勢、步伐等都有所講究,細微到連茶席座位都有分配規則,皆反映出日本文化的尊重和謙虛價值觀,而其中的「雪月花遊戲」,更為貫穿故事中謎題的部分。
擁有日本茶道裏千家準教授資格的廖育卿進一步說明,小說中的「雪月花遊戲」分為花月之式與雪月花之式。花月之式係茶道中以花為主題的儀式,通常在春季舉行,藉以表達對生命的讚美和對自然的感激;雪月花之式則是以雪、月、花為主題的儀式,代表著冬、秋、春三季,通常在茶道中以手勢或口訣的形式呈現,象徵季節的變化和生命的轉換。她從日本茶道的角度切入東野圭吾的作品場景,帶領聽眾身歷其境,一步步剖析東野圭吾透過茶道的雪月花遊戲點出所隱含的殺人圈套與事件成因,並且藉由故事主角加賀恭ㄧ郎的角色塑造,進一步分析東野圭吾《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的定位。
日文二楊采軒表示,自己因為老師分享得知講座資訊,雖然平時沒有關注東野圭吾的作品,但在聽完講座後覺得很有趣,未來也不排除多去接觸懸疑推理作品。對於講座中多次提到的茶道文化,她認為這項傳統文化相當新奇,「以遊戲方式進行傳統茶道儀式,感覺有種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碰撞,很新奇!」。
#### 新聞小辭典:日本茶道七事式
基於「茶禪一味」精神,且為了精進自我修煉,日本茶道發展出了「七事式」,其中的「花月」又細分為平花月之式與雪月花之式。兩者皆為五人(或以上)以抽選「花月札」分配遊戲的角色,抽到「雪」可以享用和菓子,「花」則是亭主負責點茶,「月」則是唯一可以享用抹茶的客人。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27272C9390A2FF001562FC51A67F23D6C3DA3B11C18C81091B09407A66A4C6D91A60E4FBD896C6082A4361E35107C1B4AFBC58A25266F7EB)
世界閱讀日文學沙龍系列講座第二場,邀請日文系副教授廖育卿主講「解謎東野圭吾《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攝影/李作皊)
#### 眼見未必為真 彭春陽解讀芥川龍之介
【記者林芸丞淡水校園報導】由圖書館、外語學院、日文系共同舉辦的「2024世界閱讀日」文學沙龍系列講座第三場,5月2日下午12時30分在圖書館二樓閱活區舉辦,邀請日文系教授彭春陽,主講「芥川龍之介《竹藪中》—類・推理小說、非・推理小說」,逾50名師生到場聆聽。
彭春陽首先以日本的「守、破、離」開場,「守」是守護傳統;「破」是打破框架;「離」則是開創新局。其實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竹藪中》類似推理小說,發生了命案,但芥川打破框架,讓三位當事人都說自己是兇手,而且一直到最後都沒有交代什麼是「真相」,完全脫離了推理小說的範疇。
其次彭春陽分享自己在日本求學的經驗,以及翻譯上遇到的困難,尤其「小說通常在透過翻譯之後,面相可能會改變」,因為語言認知的落差,翻譯時遇到最大的困擾,就是「如何確切呈現作者用詞的背後意涵」。他舉了實際的例子,告訴大家眼見未必為真的親身體驗。此外,也提到富士山山頂實際上是鈍角,不過在日本浮世繪裡,都是畫成銳角,「這是因為富士山是日本人心目中最高的山」;又如彩虹由7種顏色組成的認知,是牛頓可能因為「LUCKY 7」「一周是7天」的概念設定了7種顏色,後來傳到東方,我們至今還抱守著彩虹有7種顏色的教學,但若問現在的西方人,他們會認為「看到幾種顏色就是幾種」,所以「每個人看到的真相都會不一樣」,他更以表演撲克牌魔術來說明這個論點。
彭春陽最後提到,《竹藪中》、《羅生門》等作品,提到的多是階級之間的掙扎,或是善惡之間的灰色地帶,作者芥川龍之介,想告訴讀者的是,社會之中確實有模糊的地帶,需要大眾去深思。兇手是誰需要找出證據去證明,閱讀《竹藪中》時,讀者可以盡情發揮想像力,勾勒出自己心中的「真相」。
主持人,日文系副教授廖育卿總結時表示,彭春陽很喜歡問問題跟推理,讓她想起以前念書時期,老師上課中的幽默問答及回憶,同時再次提醒「物語」兩個字其實是從別人的角度去看,而不是自己的想法。「眼見未必為真,需要更多思考與體會。」
關鍵字
#教學前線
#世界閱讀日
#文學沙龍講座
#日本推理小說
#獨步文化
#詹凱婷
#廖育卿
#東野圭吾
#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
#彭春陽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NO.1182 B
| 更新時間:2024-05-13
| 點閱:728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