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作皊淡水校園報導】攝影社11月13日晚上7時,在B428舉辦「紀實攝影」講座,邀請紀錄片工作者王河洛以自身經歷與作品,來分享對攝影的熱愛與探索,不僅讓大家看見影像背後的故事,更感受到他在鏡頭下凝視生命與人情的溫度,講座吸引近70人參與。
王河洛首先分享一段記錄自己童年生活的影片,並表示自己從小就在父親的鏡頭下成長,父親長期透過影像來紀錄家人生活,這樣的影響深植在他心中;大學時期,他前往蘭州大學交換時,常帶著露營裝備四處遊歷,在對未來徬徨之際,他萌生騎腳踏車從蘭州返回台灣的念頭,儘管路途充滿挑戰,他還是決心踏上這段冒險旅程,並記錄下這段旅程中的點滴,體會人生中真誠的相遇與祝福。
「成為紀錄片攝影師的過程並不容易」,王河洛提到在籌拍紀錄片《九槍》時,常面臨資金不足等挑戰,儘管最終得獎,但回到現實生活,卻發現喜愛的攝影工作,依然無法讓生活穩定下來,他心中一度迷惘;直到面對父親驟然離世,讓他深刻反思紀錄與攝影的意義,他在父親病床旁播放過往的影像,讓父親在最後的時光中,不只聽到醫療儀器的聲響,更能聽見家人熟悉的聲音、回憶起生活中的點滴。這段經歷讓他理解,紀實攝影的真諦在於凝視與珍惜,拍下的不僅僅是畫面,更是時間與情感的永恆紀錄。
最後,王河洛勉勵在場的攝影愛好者,無論面對多少困難或迷惘,都應秉持真誠,以鏡頭作為與世界溝通的橋樑;透過鏡頭,他們能將所愛之人、所見之景化為影像,即使時光流逝依然得以珍存,這是紀實攝影的價值與魅力。
企管二陳欣妤分享自己是因為《九槍》而認識王河洛,「很喜歡王河洛老師的作品,真實又有溫度,很榮幸能聽到他的心路歷程,我彷彿也參與到他的故事中!」
關鍵字
#活動報導
#社團
#攝影社
#王河洛
#紀實攝影
#九槍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
NO.1197
| 更新時間:2024-11-18
| 點閱:227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