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不動,你還是你。你若想改變,AI可以幫你。」李宗翰在以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為主角的AI生成元宇宙影片之後,從哲學思考的角度作為開場,藉此強調運用AI工具的強大力量,極大的豐富了人類在各領域運用的展現。他列舉多項AI應用的範疇及技術,當中包括智慧生成、資料處理、角色轉移及融入教學等功能,進一步展示了AI在各方面的無限潛力。藉此,人類可以在多重元宇宙之間任意轉換身分,可以與不同元宇宙的自己協作,也可以與相同或不同元宇宙的群體合作。
2024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得主的研究都相當程度的運用了AI技術,彰顯AI正永久改變人類生活的各個面向。未來掌握AI技術的教育者將培養出具備強大AI技能的新一代,亦必將加劇人與人之間的成就層次與差距。
「AI一直都在,從未離開」李宗翰說,自1956年人工智慧的誕生,專家系統的出現、機器學習的突破、深度學習與大數據時代來臨,以及生成式AI與大語言模型的崛起迄今,生成式AI的出現等同是人類的已知用火時刻,代表任何人無須具備AI學理知識,即可擁有隨意使用AI工具來創造獨具自身特色作品的能力。
「AI如何融入教學?」李宗翰認為,AI的融入應以學習者為核心,首先要設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再者推行團隊學習,使學習者能在數位科技的環境中成長,把 AI工具轉化為多功能的專家諮詢團隊。他接著談及當前人們對於「AI是否會取代人類」的疑慮,指出人們不應僅是學習使用AI,還須具備引導科技、做出選擇方向的能力,藉此才可適當地發揮AI的正向潛力。
在人才培育方面,李宗翰強調「Liberal Arts & AI The humanities」、「AI+人文科學」及「AI+八大素養貫穿課程-素養導向融入ESG」的理念組合是關鍵,要讓所有人從有AI到會用AI,自「AI+」的AI賦能到「+AI」的具備AI素養。他主張,學生面對AI的浪潮,不僅須掌握AI的應用,更應培養批判性思考、溝通協調和解決問題能力,這種全方位的素養導向,能使學生在未來環境下更具適應性,也同時具備永續發展及社會責任意識。
李宗翰最後鼓勵大家「讓我們一起攜手在AI多重元宇宙中不斷學習、組合、創新。」期許淡江在可見的未來是一個全智慧且有溫度的AI國度。
關鍵字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7夥伴關係
NO.1199
| 更新時間:2024-12-03
| 點閱:30
| 下載: